“剧院是什么?”
宣帝有些莫名,他还是第一次听到如此场所。
“回陛下,这所谓的剧院,最早是在庆州城内所办,简而言之,即是戏剧与话本的结合,配以服装和舞台让人观看的娱乐场所。”
“根据庆州城的密谍司来信时介绍,庆州城那座剧院名叫明月院,剧院里常常爆满,每日都极为火爆。”
“原来如此,能够在长安再次开设剧院,还请得老牛家的管事亲自寻地,想来这剧院倒是赚钱不少。”
“再加上那明月露和香皂,即便是宫中也使用不少,还有那庆州清冽果酒“醉江湖”,怪不得,这戴卿想把他召去户部呢,细细想来,这王平倒也是个敛财高手啊。”
“可方才戴卿说,这王平算学功底极高,又是何出此言,你这老家伙且给我仔细道来。”
宣帝想起戴昼刚才所言神情玩味,思无量想了想,便开口问道:
“陛下可还记得司马术?”
“司马术....朕略微有些印象,可是算学大家刘志的弟子?”
“没错,司马术师从算学大家刘志,也算是算学一道高手,几年前曾任于庆州州学担任算学夫子一职,后来不知怎得,便在雪夜之中求问王平两道算学问题,在王平解答以后,激动的双目赤红在雪夜里伏地一天,后来言及王平必称前辈。”
“不久前,司马术曾返回长安,特意带来那两道算学题交于其师刘志,刘志看后,当即就言王平乃算学大才,这才应当有了戴大人方才那句。”
对于这些事,本就不是什么秘密,作为密谍司的首领,思无量知晓并不算难事。
“算学大家?朕记得这王平才十七岁吧?”
宣帝有些诧异,随即看着思无量有些疑惑的确认道。
见思无量回答,宣帝这才挑了挑眉,有些讶异的道:
“这王平待给朕的震惊不断,朕还是小觑了他啊,农家出身,连中四元,算学大家,格物大才,被工部户部两部尚书抢着要,兵部欠着一个人情,吏部和礼部因为他改变科举制度。”
“这小子……”
宣帝摇头失笑,就听思无量在一旁继续说道:
“陛下,这次庆州传来的消息里,虽与朝廷大事无关紧要,可还有一件关于王平的事。”
“哦?什么事?”宣帝好奇的打量着思无量,就听对方继续道:
“八月十五庆州中秋词会,王平曾作出一首首词名曰《水调歌头》,被庆州那位学政老大人,称为千年第一中秋词,王平也被他称为大宣第一才子。”
“大宣第一才子?”
宣帝怔了怔,他知道那位老学政,那位的脾气可算不得好,能得到那位如此评价,这王平当真越来越有趣了。
对于王平,宣帝是越发满意。
一旁,思无量看着宣帝眼中泛着精光,不知道在想着什么,也没有多猜,转而继续站在宣帝身侧,闭上嘴当起了透明人。
片刻后,宣帝重新恢复那副古井无波的神态,一遍批着奏折,一片开口道:
“无量啊,那《神雕侠侣》朕听过一些,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说的端是不错,既然王家子想要在长安开设剧院,那就让他开好了,你就按长平王府的身份,划给他几亩地给与他一些帮助,不过朕要占四成股份。”
“才情无双,文武双全,正是发奋图强报国为民的好年纪,整日想着赚钱算怎么回事。”
“你去带句话给老牛,让他告诉王平,明年二月的春闱,朕要看到他王平一份令朕满意的答卷。”
“若不然.....就去南淮道在张治手下当河工,治水灾去吧。”
宣帝面色淡然,仿佛说了一件再稀松平常不过的事,可听在侍候宣帝多年的思无量耳中,却听出来陛下对这位年轻人不一样的看重与期望。
长安。
琅琊郡公府。
牛达看着马管家找来的一些地皮信息,不由得皱起了眉头,倒不是地皮不好,位置不行,实在是这价格却让他有些咂舌。
王平想办一个产业没啥问题,毕竟朝堂上所有大臣,谁敢说自己家没一二产业。
可王平毕竟农家子出身,又是亲自写信给他这位世伯,让他帮忙考量一下地皮,若是在地皮上花费银钱过多,那等这什么剧院办起来,若是这生意不红火,这孩子岂不是会赔的亵裤都没了。
既然人家叫一句世叔,那肯定得做出世叔的样子,这地皮还得考虑考虑才行。
而就在牛虎危难之时,一道急促的脚步声,却突然从屋外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