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剧院的收益可是长期的,以庆州城剧院的收益来看,虽说长安城的地皮价格可能会很贵,但远不至于王平用四成干股作为交换。
可既然牛叔已经答应了,王平即是不情愿也只好应下此事,毕竟从信中来看,从某种意义来说,这长平王能带个王字,至少王平不用考虑有人刻意针对了。
毕竟你钱都收了,不能看着别人针对剧院,坐视不理吧。
打定主意,王平就将林芷若和孙老请了过来,将长安剧院选址确定的事,跟两人说了一遍。
孙老头闻言,长长舒了口气,满面红光,还记得当初,因为说书说不下去,他差点就带着虎子离开了。
如今时过境迁,没想到这剧院一下子都能开到长安去了,他也不知这一辈子还有没有希望去到长安,可小虎子却是绝对有可能的。
“长安好啊,长安好啊,辛苦公子了。”
孙老头笑呵呵的,林芷若双眼焕发着光彩,立马就与王平商议起了剧院去长安的时间。
如今已经九月了,还剩几个月就得冬天了,到时天寒地冻的,想要施工是不可能的,等来年春,又赶上春耕,想要招募一些农人,想必也不容易。
所以就得趁着今年入冬之前,趁早把剧院大体框架整出来,等来年再好好整修整修,就可以正式营业了。
林芷若笑着说完了自己的打算,就在一旁期待的看着王平。
王平想了想,芷若姑娘说的不错,若是今年工期够快的话,等来年他到长安参加春闱殿试结束以后,他也可以在一旁审查审查,不合适的到时候还能改改。
“那就按芷若姑娘你所说的,就这么办吧。”
王平笑着点头,估算了一下日子,继续开口道:
“孙老芷若,另外还有一件事,这是咱们第一次开分院,而且还是在长安开设分院,长安毕竟不比别处,可能会有许多苦难等着,你们好好与大家商议商议。”
“与大家说清楚,这一次去长安,可能就会很长时间回不了庆州,家在庆州的,以后团聚可能也难了,当然,剧院也不会强迫大家,有想去的能坚持的,我们会给大家银钱上的额外补偿。”
林芷若点点头,表示知道了,这一次剧院里的大多人暂时还不用去长安,等长安的剧院建好了再去也不迟,但有些事需要提前说清楚。
是去是留,全凭自己,王平可不愿成为前世那些丧良心的黑心老板。
等这些敲定,王平又跟两人说了股份的事,至于长平王占的四成干股,王平也只说是一位大人物。
而占去的干股,王平也打算只从自己股份中抽走,可孙老头死活不同意,非要重新分配股份,最后好说歹说,王平实在拗不过,也只好同意孙老头的提议。
这么一来,这长安的剧院里,按股份大小,便依次是王平,长平王,孙老头和林芷若了。
又过了几日,庆州府秋意渐浓起来,在一片金黄之中,王平招手告别,目送着林芷若一行人的车队,渐渐离开庆州城朝着长安而去。
日升月落,星夜更替。
又是一个月过去,长安的回信也如期而至,林芷若的信中跟王平说了分院的建设情况,还兴奋的介绍那处地方占地不小,秋日的风景极为优美,让王平别操心,说是工匠们都是琅琊郡公府的牛公子找来的,工期很快质量很高,让王平别担心。
而另一封信,则依旧是牛叔的,写中没有别的,除了让王平别操心那剧院以外,就是让王平刻苦读书,若是明年春闱考不出好名次,便有他好受的。
王平看着和一个月前语气一模一样的劝学信,不由得摇头一笑,将信收好,又提笔写起了回信。
十月已至,庆州府逐渐冷了起来,明月阁里的生意也差了不少,王有发敲了敲门,走进来看了眼王平屋中铁炉碳火,见王平在写字,又悄悄退了出去,回到主屋,与王老头等人商议起了明年春闱去长安的事。
王平的科举,在王家向来都是头等大事马虎不得,庆州城离长安比较远,王有发几人也没曾去过长安,若是待天寒日冷,路上更不好走,那就会难上加难。
几人商议间,就将目光投向了王老头,作为一家之主,这事还得王老头拿主意,这路途遥远,人去多了也没用,他与赵氏年纪不小了,马车颠簸是受不了的,王老头想了想,看向张氏和王有发开口道:
“这次春闱,就有发和平儿他娘去吧。”
“我们年纪大了,也帮不上什么忙,平儿有主见也不用咱们操心,当时候你俩到了长安,把平儿的日常起居照顾好就行了,可千万不得让平儿吃到什么不干净的,有发多上上心,防着有人用下作手段。”
“是啊,你爹说的没错,你们可要千般万般的小心啊,平儿科举这次就考你们俩了,咱们王家的日后,可都系在平儿身上了。”
赵氏看着张氏和王有发,眉毛颤颤的开口嘱咐道。
“爹,娘,哥嫂....你们都放心吧,我们会注意的。”
张氏看了王有发一眼,认真的点了点头,何氏看着张氏能去长安,眼中虽有些羡慕,可心里却同样有些期待与紧张,作为伯母她同样盼望着平儿科举逢考必过,越走越远。
一旁,白沫儿与白掌柜对视一眼,白掌柜看着王家人满眼感慨,白沫儿笑了笑,摸着一旁小宗翰的脑袋,眼中同样有着期待。
“那爹,我们什么时候出发才好啊?”
王有发估算了下时间,也说不准今年什么时候下雪。
“听柳夫子的吧。”
王老头淡淡的回了一句,背着手便走出了屋子。
又过了几日,庆州城内逐渐冷风四起,城中大树上几片干枯又倔强的叶子,被冷风吹的片刻未歇。
柳家书舍,柳夫子看了眼天色,缓缓关上窗户,看着写完最后一篇策论停笔的王平,眼中满是满意,抚须开口道:
“平儿,时间差不多了,该去长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