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一贝见他有些紧张,宽慰道:道:“放心吧,陛下既然安然无恙,娘娘也不会怪罪你,你且先担心下眼前之事吧。不管怎么说,突厥可汗的死与我朝皇帝都有直接关系。那突厥失了可汗,定会有人以此为理,再次对大汉刀兵相向,这次你可要想办法劝阻皇帝留在汉境啊!”
云霄子忙不迭点头,“师叔说的是,那我们神霄派是否也要有所准备?”
江一贝:“你才是神霄派的掌教,这种事情可不能问我,关系神霄派发展的事情,我一律不闻不问。”
云霄子嘿嘿一笑,说道:“嘿嘿,师叔,您这么说可就不对了。师尊他老人家曾说过,今后江师叔可算是神霄派的人,身为神霄派的长老,您又岂能坐视不管。虽说云霄是掌教,可也要尊师重道呀!”
江一贝:“嘿,你这是尊师重道吗?我看你怎么像是在用掌教的身份压我?”
云霄子面露苦涩的说道:“我的亲师叔诶,您这些年游历四方,那可是历经无数风雨、见识过万般景象啊。这世间的种种奇闻异事,没有您不知道的。这江湖中的各路英雄豪杰,也没有您没打过交道的。您吃过的盐可比云霄这辈子吃过的饭还要多得多!您老人家发发慈悲,给云霄指点迷津吧!”
江一贝微微一笑,捋着胡须说道:“哼,你这小子。在皇帝身边待得久了,这溜须拍马的本事倒是日益见长啊!不过看你今天态度还算诚恳,倒也让人不忍心拒绝。罢了罢了,谁叫我是你的师叔呢?念及你师父与我的情分,我就提点你一二吧!”
云霄子赶忙作揖,恭敬的说道:“多谢师叔!云霄定当洗耳恭听,恳请师叔不吝赐教。”
江一贝微微眯起眼睛,目光如炬地盯着云霄子,缓声问道:“我且问你,皇帝大力支持你创建这神霄派,他到底所图为何?他如此推崇咱们道教,其背后真正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你可曾仔细思量过这些问题?”
面对江一贝连珠炮似的发问,云霄子却表现得异常镇定自若。只见他微微一笑,坦然说道:“当今之世,天下局势可谓错综复杂,各方势力如同蛛网一般交织在一起,相互纠缠,彼此抗衡。皇帝之所以选择扶持我们神霄派,其实是想要借助宗教之力来安抚民心。陛下曾亲口说过,在这动荡不安的时局之下,百姓们急需一种精神寄托和心灵慰藉,而我们道教所倡导的那些理念正好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
“我道教向来主张顺应自然、清静无为,这种思想观念与陛下心中所想不谋而合,所以陛下才会下定决心大力推举我们道教,并希望它能够在这天下广泛传播开来,以稳定人心,巩固统治。”
江一贝听完后轻轻点头,眼中却仍有疑虑之色,“话虽如此,但皇帝此举,难道就没有其他更深层次的谋划?你莫要太过天真,皇家之事,向来复杂难测。”
云霄子沉思片刻,回道:“师叔所言极是。但云霄以为,陛下目前心思大多放在对抗北方蛮夷之上。北方战事吃紧,军队士气低落,陛下期望通过弘扬道教,让民众相信君权神授,同时也鼓舞士兵斗志。”
江一贝手抚长须,缓缓道:“此乃一方面。但你也要小心朝中佞臣利用神霄派之事大做文章,若教派发展过快,难免引起一些人的嫉妒与猜忌。所以目前之举,应以安抚民心为主,不可有追求且壮大门派之念。”
云霄子脸色变得凝重起来,“师叔提醒的是,这一点云霄倒是没想到。若非没有师叔提醒,只怕云霄定会将弘扬道教放在第一位。”
江一贝叹了口气,叮嘱道:“神霄派的发展不仅要顺其自然,更要顺应陛下之意。你如今身处权力中心附近,犹如在虎狼之间行走,一步踏错便万劫不复。今后如有任何风吹草动,定要以皇权为中心。必要时为了维护皇权,可舍弃神霄派,只有这样,才能让陛下知道我道教存在的意义。”
云霄子郑重点头,“师叔教诲,云霄铭记于心。只是若真面临那样的抉择,云霄实在于心不忍。神霄派上下一心,皆致力于弘扬道法,救助苍生。”
江一贝拍了拍他的肩膀,“你有此仁心是好事,但切不可因小失大。切记一点,有舍才有得。如今局势风云变幻,不仅仅是突厥那边局势紧张,就连契丹最近也不太平,西方诸国那边也战火不断,吐蕃那边的战况皇帝还不知道吧?”
“吐蕃?皇帝离开京都之时不是曾派兵前往吐蕃驰援吗?难道那边的战事失利了?”
江一贝摇了摇头,“并非失利,而是陷入僵局。吐蕃地势险峻,风沙极大。我军虽英勇,但难以速战速决。听说西方的许多国家调兵遣将,意图暂时不明。长期僵持下去,想必是于我大汉不利。”
云霄子皱眉,“怎么会是这样,师叔可有良策?”
江一贝面露凝重,叮嘱道:“这种事情并非是你我有权过问,而是朝廷应该担心的事情。没有陛下的允许询问,不可干政,这才是神霄派的存活之道。对了,时芮娘娘的事情陛下知道了吗?”
“时芮娘娘?”云霄子稍有困惑,很快便再次说道:“师叔说的是娘娘诞下公主的事情吧,半年前陛下已经收到了京都来信,这件事情陛下早已知道了!”
“怎么?只是如此吗?”
面对他的反问,云霄子眉头挑动,追问道:“怎么,难道还发生了别的什么事情?”
这么一问,江一贝便知道皇帝还并不知情,面对云霄子的询问,他压低声音道:“时芮娘娘生产之时,因难产导致血崩,已经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