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万历年间,江南有个叫清溪镇的地方,这儿山清水秀,百姓安居乐业。镇西头有户人家,男的叫周强,是个猎户,女的叫秀娘,生得眉目如画,性子又温柔。两人成婚后,周强常上山打猎,秀娘就在家操持家务,日子虽不富裕,倒也和美。
这年秋天,周强跟着几个猎户进深山追一头野猪,说好去三日,结果过了五天还没回来。秀娘心里着急,夜里总睡不踏实。第六天晚上,秀娘对着镜子梳头,准备歇下,忽听得窗外一阵风过,烛火“噗”地晃了几晃。秀娘没在意,正梳着,就见镜子里自己的脸旁,似有个黑影一闪而过。她浑身一僵,猛回头,身后却只有空荡荡的墙。
“想必是眼花了。”秀娘自言自语,可心跳却快了几分。她吹熄烛火,躺到床上,刚要合眼,就听见外头传来“沙沙”声,像是有人拿树枝划着墙。秀娘想喊,又怕自己吓自己,咬着被角熬到天亮。
次日,秀娘跟隔壁王婶说起这事。王婶一听,脸就白了:“我的傻妹子,你莫不是夜里梳过头?”秀娘点头,王婶直拍大腿:“哎呀呀,这民间有讲究,夜间梳头招阴邪!老辈儿说,夜里是阴时,梳子招阴,梳头就像给鬼梳头,那脏东西能不找来?”秀娘虽有些怕,可心里也嘀咕,觉得王婶说得玄乎。
又过了两日,周强还没回来。秀娘心里发慌,夜里又坐在镜前,手不自觉地拿起梳子。刚梳了两下,就见镜子里的自己突然笑了笑,那笑僵硬又诡异。秀娘“啊”地扔了梳子,后退几步,再看镜子,又恢复如常。这晚,她用被子蒙着头,听见那“沙沙”声更近了,似在窗下打转。
第三日,镇上的李伯来找秀娘。李伯懂些风水,常给人看宅基、解邪祟。他一进门就皱眉:“秀娘啊,你家这气儿不对,莫不是招了啥?”秀娘忙把夜间梳头的事说了。李伯脸色凝重:“这事可不妙,你切莫再梳头,等周强回来再说。”可秀娘哪敢再梳,只盼着丈夫赶紧归。
哪晓得当夜,秀娘刚吹熄烛火,就觉床边多了股凉气。她眯着眼偷看,就见个黑影立在床前,那黑影没有脸,白花花一片,正慢慢朝她靠过来。秀娘想喊,喉咙像塞了棉絮,想动,身子却僵了。那黑影越靠越近,秀娘能听见自己“咚咚”的心跳声。就在黑影要扑上来时,窗外突然传来一声狗叫,黑影顿了顿,“嗖”地不见了。
秀娘哭了半宿,熬到天亮,直奔李伯家。李伯叹着气,给了她一小包朱砂:“夜里撒在床边,再把剪刀放枕头下,且熬着。”秀娘千恩万谢回了家。到了晚上,她照李伯说的做了,可那黑影还是来了,在窗外抓挠,指甲划过木板“吱呀”作响。秀娘闭着眼念着阿弥陀佛,直到鸡鸣时分,那动静才停。
第八日晌午,周强终于回了家。他一进门,就见秀娘眼窝深陷,脸色煞白,吓了一跳。秀娘扑进他怀里,哭着把事说了。周强浓眉一竖:“怕他作甚!我打猎时也遇过邪乎事,且看我治他。”可到了夜里,周强刚睡下,就觉屋里冷得厉害。他睁眼一瞧,那没脸的黑影正立在屋中央,朝秀娘那边去。
周强抄起猎刀就砍,可刀从黑影身上穿了过去。黑影转头朝他扑来,周强只觉浑身一寒,动弹不得。黑影凑到他脸前,那白花花的一片似要把他吸进去。就在这时,周强腰间的玉佩突然发热,黑影“嗷”地叫了声,退了几步。周强这才想起,这玉佩是他小时候在山里救过一个老道,老道送他防身的。
黑影不甘心,又扑上来,周强把玉佩举在胸前,那黑影竟近不了身。可玉佩的热劲渐渐弱了,周强急中生智,大喊:“秀娘,快把灯点上!”秀娘哆嗦着点了灯,那黑影似是怕光,又退了退。周强趁机喊:“你是哪路冤魂,为何缠着我家娘子?”那黑影在空中晃了晃,发出尖细的声音:“她夜里梳头,引我前来,我要她作伴!”
周强忙道:“我娘子不懂规矩,冒犯了您,您且饶她这遭。明日我去庙里给您烧香磕头,超度您往生,如何?”黑影停了停,又道:“她既引我来,哪有说放就放?”周强一咬牙:“您若放了我娘子,我把这玉佩给您,也算个法器,助您修行。”那黑影似是心动,可还没说话,就听外头鸡叫了。黑影“嗖”地没了踪影。
次日,周强果然去庙里请了和尚,在家做法事,又给那黑影烧了纸钱、纸梳子。到了晚上,那黑影又来了,周强把玉佩给了它,好说歹说:“您拿了这玉佩,就莫再缠着我娘子。”黑影拿了玉佩,在空中晃了晃:“罢了,看在这玉佩份上,且饶你们。”说罢,渐渐消失了。
打这以后,秀娘夜里再没见过那黑影。周强也跟她讲:“老辈儿的规矩,还是得信。这夜间梳头的事儿,以后可千万别再做了。”秀娘忙点头。这事在清溪镇传开,老辈儿们直叹:“你看,这规矩可不是瞎传的。”小一辈儿的,也都把这当教训,再不敢夜间梳头。
日子一长,秀娘心里总犯嘀咕,那黑影为何单找她?问了李伯,李伯掐指一算:“你命里带阴,又犯了夜间梳头的忌,那东西才寻来。”秀娘后怕不已。周强更是疼她,打猎回来总给她带些小玩意儿,逗她开心。
说来也怪,自打那黑影走后,秀娘家渐渐顺了。周强打猎总遇着肥的猎物,秀娘养的鸡也多下蛋。秀娘常跟周强说:“看来那黑影走时,也没留坏心。”周强就笑:“不管怎样,咱以后守着规矩,总没错。”
这年冬天,清溪镇来了个游方道士。那道士路过秀娘家,突然停住脚,皱眉道:“你家先前可是遭了邪祟?”秀娘吃了一惊,忙把事说了。道士点头:“那黑影本是山中精怪,因你夜间梳头引了它的念力,才生了纠缠。好在你家汉子讲义气,拿玉佩解了。”秀娘忙问:“那玉佩给了它,可会害了别人?”道士笑道:“那玉佩经了和尚法事,精怪拿了,反能助它修行,不会再害人。”秀娘这才放心。
又过了几年,秀娘生了个大胖小子。孩子夜里哭闹,秀娘哄着他,常跟他讲:“儿啊,以后可记住了,夜里别梳头,这是规矩。”孩子似懂非懂地笑,秀娘就把那故事讲给他听。
清溪镇的老老少少,也都把这故事传来传去。每到夜里,母亲们哄孩子睡觉,总说:“快睡,别乱跑,小心那夜间梳头招的邪祟。”孩子们就乖乖闭眼。这规矩,就这么一代一代传了下来,成了清溪镇人人皆知的禁忌。
后来啊,有人问秀娘:“你说这夜间梳头,咋就这么邪乎?”秀娘就叹着气说:“老辈儿留下的规矩,都是拿教训换的。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咱守着规矩,日子才能平平安安。”这话,倒也在理。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