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全跟着乐呵,接过话茬:“长发哥,你这话可就说错了,长业兄弟折不折腾,你咋就知道得这么清楚?”
几个汉子听了,顿时哄堂大笑起来。
姜长业平日里大大咧咧,对这些荤话倒也不觉得害臊,毕竟男人之间开开玩笑是常有的事儿。
可一抬眼,瞧见岳母和闺女正尴尬地站在房门口,脸上瞬间烧得通红,结结巴巴地说:“娘……娘,如意,你们啥……啥时候回来的?”
那几个汉子听到这话,也看到了刘外婆和如意,赶忙闭上嘴巴,加快脚步往主屋走去。
在厨房忙活着的大体格子的张桂枝,才是被忽略个完全,只听她在厨房“哈哈大笑”,笑声传得老远。
刚走到门槛的姜长业,冷不丁被这笑声一惊,脚下一绊,差点摔个狗啃泥。
好在身后的李大全眼疾手快,赶忙伸手稳住,这才没让那张拔步床砸下来,闹出个 “床压人” 的灾祸。
要说起来,也怪不得姜长业没留意到这些人。他爹昨晚回老宅时,只说今儿个早上不用给他备早饭,他自个儿解决,压根没提天没亮就去了县城。
还有那张桂枝,前两日都在后院待着,午休时,都是带着清子回刘家村吃的。这后院通往前院的那道门,这两日也一直关着。
谁能想到院子里还有三个人呢,所以兄弟几个说些荤话时,他也没来得及阻拦,这下就闹了个尴尬。
姜长业在心里暗自调整了一番,摆好大床后,便走到房门口,再次向岳母问好。
李大全几人见状,赶忙告辞离去,只留他一人,独自承受刘外婆那打量的目光。
乡下老太太没那么弯弯绕,刘外婆犹豫了好一会儿,终究还是开了口:“虽说你们年轻,可也得注意着些身子,翠娥白日里忙得很呢。”
姜长业一听,脸瞬间涨得通红,嗫嚅着应道:“知道了,娘。”
一时间,两人都陷入了沉默。
“娘,我去瞅瞅田里的情况。眼瞅着庄稼要抽穗了,稻田里闹虫子呢。”
话一说完,姜长业便像一阵风似的,一溜烟跑出了门口。
可没跑多远,又折了回来,走到门旁,拿起一个竹篓,挠了挠头,说道:“娘,我带个篓子。”
这边,如意正在厨房盘算着中午做啥饭,隐隐约约听到自家爹说稻田里闹虫子,心急火燎地冲出厨房,就想问问清楚。
于是,在如意家门口到村里稻田的那条小路上,便出现了这样一幕:她在后面追,他在前面跑。
如意的腿脚功夫,那可是顾惜惜亲自教的,姜长业终究还是被追上了。如意一把拉住姜长业的胳膊,满脸疑惑地问:“爹,你跑啥呀?”
姜长业气喘吁吁地回:“没啥,你找爹干啥?”
“你还没回答我呢,到底为啥跑?”
“我…… 我这不是锻炼身体嘛。” 话一出口,他的脸立马变得黑红黑红的。他总不能说,是怕自家闺女出来追问自己房事的事儿吧!
如意又不是真的九岁小娃,瞧了瞧自家爹的脸色,心里便明白了个大概。
“爹,我出来是想问你稻田里闹的啥虫害?” 如意无奈地说道。
“田里最近冒出好多剌蛄,也不知道咋回事,往年也就偶尔能在溪水里瞧见一两只。”
“走,爹,你带我去看看。”
父女俩一块儿来到自家那两亩水田边。姜长业挽起裤腿,一脚踩进田里,扭头对身后的如意说:“闺女,你在这儿等着,爹抓几只上来。”
没一会儿,姜长业的竹篓里就装了七八只,他转身朝着地头走去。
如意一看到篓子里的东西,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道道美食:“麻辣小龙虾、蒜蓉小龙虾、十三香小龙虾……”
姜长业见如意伸手就要往篓子里抓,赶忙提醒:“闺女,你小心点儿,这害虫的钳子夹人可疼了。”
“好嘞爹,我心里有数,肯定小心着。” 如意应道,边说边伸出手,从篓中捏起一只小龙虾的后背。
她仔仔细细瞧了瞧,确认这就是小龙虾,可不是爹说的蝲蛄。
说起这蝲蛄和小龙虾,区别可不小。蝲蛄隶属正螯虾科,外壳透着青绿色,摸起来滑溜溜的,副足又细又长,尾巴长得挺大,对水质要求苛刻,不过吃起来那叫一个鲜美,还带着丝丝甜味。
小龙虾呢,属于螯虾科,外壳是褐红色的,上头坑坑洼洼,满是甲刺留下的痕迹,副足短粗短粗的,脑袋大得很,适应能力超强,繁殖快。
如意心里也犯嘀咕,这小龙虾是外来物种,在这古代,交通又不方便,它咋就跑到这儿来了呢?
可再一琢磨,这地方虽说文化和自己原来世界的古代挺像,到底不是同一个世界。自己都能莫名其妙穿越过来,小龙虾发生物种迁徙,好像也说得通。
如意捏着手里的小龙虾,扭头问姜长业:“爹,您以前见的蝲蛄是啥颜色的呀?”
“青色的呗。” 姜长业不假思索地回答。
“爹,您瞅瞅这些,跟您以前见的有不一样的地儿不?”
姜长业眯着眼,盯着小龙虾瞧了一会儿,嘟囔道:“这不就是蝲蛄嘛。”
如意嘴角一扬,笑着解释:“爹,这可不是蝲蛄,它叫小……” 话到嘴边,如意突然想起,在这个朝代,龙那可是天子的象征,可不能随便提,赶紧改口,“叫红螯虾。您瞅瞅,它这外壳是褐红色的,和蝲蛄不一样吧。”
姜长业又凑近了些,仔细打量一番,一拍大腿,说道:“嘿,闺女,还真像你说的那样。对了,你咋知道这么多?”
如意赶忙把食指竖在嘴边,“嘘” 了一声,又悄悄指了指旁边稻田里,那些正抬着头往这边瞧的村民,随后压低声音说:“爹,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