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也一直没有放弃轰炸机方向的研究,直到白溪重生前,还在大举推进新世代“b21”的面世。
某种意义上来说。
从单一机型,到多点开花。
从自保防御,到对外威慑。
变的不只是航空工业的发展,变的.....也是祖国的发展需求.....
嗯....一个和平主义者的需求.....
————————
七月初,随着众人的努力,“云房计划”,终于接近了尾声。
自四月下旬开始,自七月结束,历经七十三天。
这台创下多个全球第一,也理应是多个人类有史以来“第一”的钢铁巨兽,终于完成了全部建造任务。
它的名字,来自于2300年前的作品,道家经典《庄子》的首篇——逍遥游。
自“逍遥游”问世以来,无数文人墨客寄情怀于此,寄心胸于此,寄向往于此。
但从没有任何华夏造物,可以当得起“鲲鹏”二字,一切都只存在于华夏人的想象里。
如今,一架以“鲲鹏”为名的工程造物,顺利竣工在“云房”之中。
当数百名参与人员,抬头仰望的时候,无不冒出一个想法。
此物当得起“鲲鹏”二字。
自此“云房”计划,完成度100%。
鲲鹏总进度......
80%。
接下来的几日里,他们会对“鲲鹏”进行无数的检测检查,确保各系统的正常运转。
这是一项永远“做不够”的工作,因为再小心也不为过。
但总工程师依旧给出了一个明确的目标时间。
七月二十日之前,进行试飞。
作为鲲鹏项目组最后一个计划,被命名为。
北冥计划!
取自“北冥有鱼”之意。
然而就像老人们说的那样.....
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快。
在试飞前几天,又一个突发情况出现。
试飞员谷波......
可能是南方人摸不透北方的气候,这位被寄以厚望的试飞员.....
感冒了.....
是的,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病。
但试飞,是生死考验,是安全大事,要求试飞员从身体到精神,都必须在最完美的状态。
既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安全,也是为了“鲲鹏”的安全。
重新选择试飞员显然更麻烦。
在“要不我上?”的提议,被全体人员上上下下一致反对后.....
白溪无奈,只能选择往后推迟。
最后白溪在日历上驻足许久.....
略微思索。
目光先是放在了8月1日.....
有些意动,反正已经延后了.....
但随即往前,看到了另一个数字。
想了想,白溪拿笔画了一个圈。
7月.....31日......
属于8月1日的荣誉、纪念,已经很多了。
如果,这一充满传奇色彩的工程奇迹,有幸能出现在教科书,出现在历史书,出现在人们吹牛打屁之中....
也许能够让大家联想到,一些不该被忘记的东西呢?
......
7月31日。
阴。
浓重的云层,在空中漂浮,如同压下来的铁幕一般.
对于外行人来说,可能觉得试飞应该挑一个晴空万里的时间,但恰恰相反,今天老天非常给面子。
因为“鲲鹏”.....
实在太大了......
厚重的云层,可以保护其在起飞前,不被卫星拍到。
而起飞后,开启了两仪隐身模式,卫星很难追踪。
“云房”内,那些构建钢铁巨兽的工具、设施,大部分都被清理干净,给“鲲鹏”留下了出库的空间。
只有一些必要的检修设备保留,众人在进行不知道重复了多少次的检查。
而这一次,是白溪亲自带队。
一项项内容,被打勾,一个个问题,被排查。
距离试飞预定时间还有半小时的时候,白溪完成了所有检测。
两个试飞员,穿戴整齐,齐齐对白溪敬了一个礼。
“白总师!我们已整装待发!保证完成任务!”
白溪拍了拍二人的肩膀,试飞员都是在拿命赌数据,甚至大部分试飞员,在紧急情况下都不会使用弹射座椅。
只是为了能够尽最大努力,确保坐下的飞机能够保存下来。
白溪点点头,转身对所有人道:“全体人员,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无关人员撤离,10点准时开始。”
“北冥计划”.进度≈99%。
鲲鹏总进度:≈99%.....
——————
控制塔台内,聚集了大量人员。
杨儒、陈国荣、特派观察员、空军J领......
所有人都在紧张的等待着。
“白总师呢?”
“白总师说....她想站在地面看着飞机起飞,和团队们站在一起。”
杨儒朝着“云房”的方向望去,不过只看到了紧闭的大门。
默默吐出一口浊气。
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整个鲲鹏的诞生过程,都像是一连串的奇迹。
“云房计划”、“北冥计划”......
他之前目睹了太多的神奇,但归根结底,最后这一下试飞,才是一切的句点。
奇迹要有句点,才能流芳百世。
10点整。
所有人精神一震。
“云房”的大门准时的,缓缓开启。
10点01分。
一架庞然大物,被专门改造的重型牵引车拉了出来。
高度6.1米,翼展63.2米,长度37.1米.....
具有六个毕方涡扇发动机,全身两仪-mp3隐身蒙皮,铁灰色的巨兽出现在众人眼前。
一些今天才看到“鲲鹏”全貌的人员,暗自倒吸了一口凉气。
那巨大的身躯,使得堪比足球场一般的厂房,视觉上都感觉有了一种“拥挤”感。
甚至令人担心,巨大的翼展会不会撞击厂房边缘。
即便是杨儒都是一阵恍惚。
在机库里无法窥得全貌,和在远处凝视鲲鹏,是完全不同的体验.....
通讯声响起。
“塔台,这里是鲲鹏......已进入指定位置,即将进行冷启动.....”
“鲲鹏鲲鹏,这里是塔台,跑道已确保安全.”
一来一往的电波,在塔台和鲲鹏间传递,一切的障碍都被扫除。
首先.....
一声低沉的吟啸,翼身两侧的六台“毕方”发动机,齐齐启动。
一丁点黑烟也无,燃料转化为嗡鸣和火焰,发动机内的涡扇带着灼热的火光,不断旋转。
其次.....
随着试飞员按下“两仪隐身模式”按钮,整个鲲鹏铁灰色的表面,瞬间一阵波纹涌动,转化为了亮丽的镜面色。
如果刚才,鲲鹏给人的感觉是“震撼”。
那么此时,鲲鹏给人的感觉就是“梦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