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广阔的空间之中,数百人在地面忙碌着,数十辆叉车等载具不断调动着。
“天空”之上,更是有着无数不知名的小型飞行器在穿梭,这是最超出他们理解的景象。
甚至还看到,有些飞行器小钳子上挂着东西,似乎在运送.....
这......
脚步声、呼吸声、不知哪里发出的金属撞击声、不知何人的呼和声。
忙碌,又井然有序。
写实,又带着科幻。
他们从没设想过,进来后会看到这样的景象。
还有那......
他们的目标.....
小车车一直贴边行驶,被各种物料、柱体挡着,鲲鹏恐怖的身形一直若隐若现。
浮光掠影之间,无法窥得全貌......
因为它实在太大了.....
陈国荣回头看了一眼,笑的更灿烂了。
这时一架向导仿生飞行器飞了过来,直接跟着行驶中的小车同步跟随,白溪的声音从其上传来。
“林主任,您怎么来了,有什么情况?”
陈国荣已经习惯了这些小东西,笑着说道:“试飞员终于到了,我带他们来看看。”
向导仿生飞行器:“行,您先带他们看,我这边离不开。”
“没事,白总忙去吧。”
向导仿生飞行器似乎做了一个“点头”的动作,就飞走了。
两个试飞员揉了揉眼睛
刚才是眼花了么?
“唰”的一下,视线豁然开朗,小车车终于驶入了“云房”的核心部分。
陈国荣指着,那几乎已经拥有“飞机”全貌的钢铁巨兽....
“那,就是鲲鹏!”
庞大体型带来的压迫感,直达人心。
很突然的,本应该以“胆大沉着”为强项的两位试飞员,心底居然冒出了一种忐忑感......
陈国荣又指着远处十几米高空上,那个钢制平台,现在被称之为“指挥平台”的地方,对两位试飞员说道:
“那位就是我们的总工程师,鲲鹏之母,白溪,你们可能听说过她的名字。”
李刚和谷波一阵迷糊,国内飞行器设计大师.....
好像没有姓白的....
更别说是女性....
他们视力极好,小车车行驶之间,能感受到那位年轻过分的“总工程师”的目光,一直在关注着他们。
等等这些仿生飞行器......
白溪?!
白泽通明的cEo?!!
大概两小时后,白溪得以空闲,从指挥平台上下来。
此时两个试飞员,已经在陈国荣的带领下,围着鲲鹏转了十七八圈了。
他们除了要知道如何驾驶,也需要系统的了解很多工程问题,才能在试飞的时候,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虽然航空领域的工学硕士,对于611研究所来说不算什么,但他们也不需要搞研发和制造,只是需要理解。
白溪和两个试飞员握了握手:“你们好。”
李刚和谷波赶紧上前握手。
哪怕已经消化了两个小时,还是对于“白泽通明cEo”,是沈飞总工程师这件事情感到震惊。
这瓜太大了,很难消化!
白溪道:“二位之前有开过玄鸟么?”
李刚和谷波尴尬的摇了摇头
虽然“玄鸟”的产量在逐渐增加,但确实没到“普及”的程度,能开上玄鸟,一方面看实力,另一方面也看机遇。
他们的大队长倒是开过,不过也没什么交流,大队长已经很久没归队了。
二人被调配过来,主要是有过丰富的“双座机”驾驶经验,轰六、伊尔-76、以及一些民航客机。
“没事,鲲鹏的驾驶舱布局逻辑,和玄鸟类似,而玄鸟的驾驶舱则是沈飞自己的沿袭,歼10总开过吧,你们应该适应的很快。”
两人赶紧点头,歼10没开过,他们也就可以直接打道回府了。
“你们有自己的学习安排,驾驶舱系统、油料-动力系统、翼身外形的气动特点时间紧任务重,我会安排伱们在各组轮岗。”
“鲲鹏项目组”和其他飞行器开发项目最大的不同,就是一个字“快”!
两个试飞员,恐怕要赶紧适应一下才行。
简单的交流了两句,白溪就让他们先跟组熟悉情况了,试飞员的学习工作他不会全程跟进,自会有人传授和考核。
安排走两人,白溪和陈国荣聊了一会儿。
“今天来看,进度又提前了?”
白溪摇摇头:“算不上提前吧,维持着一个稳定的速度,计划六月底、七月初完工,进行最终调试,大概需要两个星期。”
“试飞时间......暂定在七月中吧,如果试飞员比较慢,往后延一延也可以。”
陈国荣望着鲲鹏,点点头道:“您是总师,我们跟着您的步调来,这速度已经超出我们想象了,万一遇到什么情况拖延了,也别有压力,计划计划,哪有不推迟的哈哈。”
两人就这么站在地面上,仰着头看“鲲鹏”。
好久之后,陈国荣突然说道:“真漂亮,比设计图还漂亮。”
白溪也很认可:“是的。”
陈国荣有些出神.....
“我记得刚加入沈飞的时候......那时条件非常艰难,绝大部分飞行器,都得按照毛熊的固有设计进行改造.....说白了,就是仿,当时国家工业基础底子太薄.....”
“但即便是仿,我们也力有不逮......经费、人员、技术都不足,所以只能选择一个方向前进。”
“轰炸机和战斗机相比,是纯粹的“进攻”用途,我们当时放弃了轰炸机,将所有精力和费用,都用在了‘战斗机’方向上。因为当时领导认为,我们首要的任务是‘防御’,而不是‘进攻’。是‘自保’,而不是‘威慑’”
白溪点点头,比起“战斗机”一直没放弃追赶,轰炸机确实已经停滞很多年了。
连试飞员都没专业对口的。
以当年的眼光看,那么判断其实也没错,轰炸机是100%进攻机型,战斗机则可攻可守。
这个选择,一定程度上隐射出了当时的时代背景。
“被封锁”,“被敌视”是常态,内部发展百废待兴,外部环境群狼环绕。
武力的使用和规划,都极为克制和低调,只在万不得已的时候,才会被逼无奈,打到人家首都去。
哎......说多了都是泪.....
很多人说:轰炸机已经不适应时代了,其实却没考虑过,时代在变,共和国的角色也在变。
如果只是求自保,做一个默默发展的“蛰伏者”,轰炸机自然没有意义.而如果被迫坐在棋盘之上,成为棋手之一,那么轰炸机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