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城,皇宫大殿。
嬴政正在召见刚从南方回来的王武。
“陛下,南方情况不容乐观。”王武神色凝重,“江南豪族盘根错节,明面上俯首称臣,暗地里却勾结地方官员,欺压百姓,鱼肉乡里。臣率巡查使团前往彻查,竟遭到多处阻挠,甚至有人暗中设伏,意图刺杀臣等。”
嬴政眉头紧锁:“竟敢如此猖狂!那些官员可查出来了?”
王武取出一份名单:“陛下,这是臣查实的贪官名单,共计六十三人,其中不乏朝中重臣的亲信。”
嬴政接过名单,仔细查看,目光越发冰冷。
“好一个盘根错节!这些人平日在朝中道貌岸然,私下里却如此龌龊!”
他猛地将名单拍在案几上:“传旨,着刑部立即拘捕这些人,严加审讯,绝不姑息!”
王武神色犹豫:“陛下,这些人背后多有靠山,恐怕……”
嬴政冷笑一声:“怕什么?不管他们背后是谁,只要证据确凿,朕必严惩不贷!大秦律法面前,不容任何人凌驾其上!”
王武见嬴政态度坚决,也不再犹豫,躬身领命而去。
殿内只剩下嬴政一人,他沉思片刻,命内侍唤来春辉。
春辉匆匆赶来,行礼道:“臣参见陛下。”
嬴政示意他坐下:“近来朝政如何?”
春辉坦言道:“陛下,自您和武王大人回归后,朝中已有很大改观。贪官污吏被清除,冗官被裁撤,百姓生活也有所改善。”
“但是,”他话锋一转,“臣感觉朝中仍有一股暗流,对陛下的改革多有阻挠。尤其是一些元老重臣,表面恭顺,实则消极怠工,使得许多政令难以下达基层。”
嬴政若有所思:“你可知这些元老重臣的真实意图?”
春辉犹豫片刻,最终还是直言道:“陛下,根据臣的观察,这些人不满的根源有二:其一,陛下和武王大人的回归,打乱了他们的既得利益;其二,他们对陛下的改革心存疑虑,担心自身权力受损。”
嬴政点点头:“说得很对。这些人习惯了无人监督的日子,如今朕回来了,自然不舒服。”
他看向春辉:“如此说来,朝中暗流涌动,不知会不会与南方叛乱有所关联?”
春辉神色一凛:“陛下明察秋毫!臣正要禀报,据密探回报,南方叛乱的主谋似与朝中某些重臣有所勾连。他们暗中资助叛军,意图借外力来对抗陛下的改革。”
嬴政面色阴沉:“果然如此!这些忘恩负义之徒,枉食大秦俸禄,却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他冷声道:“春辉,朕命你即刻组建特别调查组,秘密彻查这些人的罪证。务必证据确凿,不容有失!”
春辉领命而去,嬴政独自一人在殿中踱步,心中思绪万千。
他本以为回归后最大的挑战是外部威胁,没想到内部隐患如此之深。这些年来,大秦朝政已被蛀空,要想彻底整顿,恐怕比征伐四方还要艰难。
正思索间,一名内侍匆匆进来:“陛下,北疆捷报!武王大人已全歼匈奴主力,生擒匈奴首领,北疆已定!”
嬴政大喜:“好!传捷报示众,举国同庆!”
他展开战报,仔细阅读恶夫的详细战况,不禁赞叹不已:“老兄弟啊老兄弟,你的军事才能果然丝毫未减!”
然而,战报最后的内容却让嬴政眉头紧锁。恶夫已得知南方叛乱的消息,正率军火速南下,准备平定叛乱。
“这老兄弟,真是心系大秦啊。”嬴政感慨万分,“不过,南方之乱恐怕没那么简单……”
就在此时,又一名侍卫匆匆而入:“陛下,大事不好!刑部尚书马林在前往逮捕那些贪官时,遭人伏击,身受重伤!”
嬴政腾地站起:“什么?竟敢公然行刺朝廷命官?可抓到凶手了?”
侍卫摇头:“凶手逃走了,不过留下了一封信,说是送给陛下的。”
嬴政接过信函,展开一看,脸色顿时变得铁青。
信中只有简短的一句话:“秦皇已死,闹剧该停了。”
“放肆!”嬴政将信函狠狠摔在地上,“这些人竟敢挑战朕的权威!好,很好!既然他们不见棺材不落泪,朕就让他们看看,什么叫真正的雷霆手段!”
他立即召集禁军将领牛强前来,命其严加排查,务必找出刺客的下落。
同时,下令加强皇宫防卫,任何形迹可疑者,格杀勿论。
牛强领命而去,嬴政却心事重重。这些暗中作乱的人,究竟是谁?他们的真实目的又是什么?若真像春辉所言,与朝中重臣有关,那情况就更加复杂了。
次日早朝,嬴政一反常态,并未直接谈及刑部尚书被刺一事,而是先听取了各部门的日常汇报。
期间,他仔细观察着每位重臣的面部表情和细微动作,试图从中找出蛛丝马迹。
当所有汇报结束后,嬴政才冷冷地说:“昨日刑部尚书马林奉朕之命,前往逮捕一批贪官,途中遭人伏击,身受重伤。不知诸位爱卿,有何看法?”
殿内一片哗然,大臣们纷纷表示震惊和愤慨。
“陛下,此事性质恶劣,必须彻查!”
“这是对朝廷威严的挑战,绝不能姑息!”
“定是那些贪官污吏,知道自己罪行败露,恼羞成怒才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
嬴政静静地听着,目光扫过每一位发言的大臣。忽然,他注意到角落里一位姓赵的尚书神色异样,似乎有些紧张。
嬴政心中一动,却不露声色,只是淡淡道:“诸位爱卿所言极是。朕已命禁军严查此事,相信很快会有结果。”
他话锋一转:“不过,朕更关心的是,为何这些贪官知道刑部要来抓他们?这消息是如何走漏的?”
殿内顿时鸦雀无声,不少大臣面露惊惶之色。
嬴政冷笑道:“看来朝中有人与这些贪官内外勾结,故意泄露消息。如此行径,实乃大秦的蛀虫,朕定要彻查到底!”
朝会结束后,嬴政命人秘密监视那位神色异样的赵尚书。
果然,不出所料,当天晚上,赵尚书便秘密会见了几位朝中重臣,随后连夜离开了咸阳。
嬴政得知此事,立即下令追捕。但为时已晚,赵尚书已经逃之夭夭。
不过,这倒也证实了嬴政的猜测——朝中确实有人在暗中作乱。
接下来的日子里,嬴政采取了更为强硬的措施。一方面,加强了对重臣的监视;另一方面,命春辉加快特别调查组的工作,尽快找出那些与南方叛乱勾结的朝臣。
与此同时,南方的叛乱愈演愈烈。
起初只是楚地的几支小股叛军,如今已发展成为声势浩大的叛乱,连江南豪强也公开宣布响应。他们打着“讨伐伪帝,还政于民”的旗号,煽动百姓起义。
更令人担忧的是,东海扶桑也借机叛乱,拒不朝贡,甚至袭击了大秦的沿海城镇。
一时间,大秦南部和东部两线告急,形势危急。
正当嬴政为此忧心忡忡时,春辉带来了一个重大发现。
“陛下,臣查实了!”春辉神色激动,“那些与南方叛军勾结的朝臣,果然不简单!”
嬴政正襟危坐:“说!”
春辉取出一份名单:“陛下请看,这些人皆是朝中重臣,有的甚至是位高权重的元老。他们暗中组织了一个叫‘复楚会’的秘密组织,意图推翻大秦统治,恢复楚国旧制。”
嬴政接过名单,越看脸色越是阴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