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飞看着张小嘉给他的小本子后,整个人像被雷劈过一样,这里都是很多公式。
白砂糖的制作
细盐的制作
味精的制作
利用牛痘治疗天花
……
贺飞看到了制作玻璃这一项,窑炉温度制作普通玻璃只要1200度——1600度。
贺飞看完,看到仓库中材料有很多,全部已经制作完成。
二氧化硅(Sio2):也称硅砂或石英,70%
碳酸钠(Na2co3)或纯碱,一般占比在10%-20%左右。
石灰石(caco3),占比可能在5%-15%之间。氧化镁(mgo)、氧化铝(Al2o3)等,有时也作为辅助原料加入,以改善玻璃的性能,如提高耐热性、化学稳定性等,这些成分占比相对较少。
pS:烧四个时辰。
pS:烧玻璃的窑炉只要开烧就不能停下。
贺飞心中暗自思量,既然已经走到了这一步,不妨放手一搏,即便失败,大不了重新开窑,多花些银两罢了。
经过一番精心调试,贺飞终于确定了制作玻璃所需材料的比例。
他一声令下,窑火熊熊燃起,瞬间照亮了整个工坊。
为了确保这次制作万无一失,贺飞特意从工部调来了一批经验丰富的玻璃工匠。他们各司其职,所需的器材也早已被他准备得一应俱全。
为了防止制作过程中的秘密泄露,贺飞这一次特地安排了禁军把守。他下令,方圆十里之内,任何人不得随意进出,唯有王妃例外。
转眼间三个时辰已过。
贺飞紧盯着窑炉,只见里面的材料已经完全液化,散发出耀眼的光芒。他立刻吩咐工匠们按照他的要求,小心翼翼地将液态材料制作成一片片精美的玻璃。
制作完成后,这些玻璃被迅速放置在特殊的冷却室内,通过暴露在室温下的空气中进行缓慢而均匀的冷却。
看着工匠们忙碌的身影,贺飞心中充满了期待。他再次下令工匠继续烧制下一批玻璃,同时自己则径直走向门口,高声呼唤道:“暗二!”
“属下在此。”暗二应声而出,神情肃穆。
“你速去皇宫,请皇上亲临此地。本王有要事相商,实在无法抽身离开,只能劳烦皇上亲自前来了。”贺飞语气坚定,不容置疑。
“属下遵命。”暗二领命而去,身影迅速消失在夜色中。
此时,皇宫内的大臣们也纷纷下堂回家,忙碌一天的皇上终于结束了繁重的工作。
他打算去后宫探望贤妃,就在这时,武德司使带着璟文的暗卫匆匆走了进来。
暗二上前一步,恭敬地禀报道:“启禀陛下,璟王爷请您即刻前往皇庄一趟,说有重要事情需要与您商量。他因故不能离开此地,只能请您亲自过去了。”
皇上闻言不禁叹了口气,心中暗自惋惜,他好不容易才安排好去见贤妃的时间,现在看来又要食言了,他只能无奈地带着侍卫和暗卫一起快马加鞭地赶往皇庄。
与此同时,张小嘉也回到了皇庄。她一眼就看到了禁卫军把守的严密景象,心中顿时明白了七八分。张运承想要进入却被拦在了外面,只能无奈地离开。
张小嘉心中暗自揣测,贺飞定然已经成功制作出了玻璃。
她隐约听到了远处阵阵急促而有力的马蹄声,不由得心生好奇,轻轻地转过头去。只见皇上骑着一匹雄壮的高头大马,身姿挺拔,威风凛凛,身后跟随着一批侍卫,浩浩荡荡地狂奔而来,扬起一阵阵尘土,气势恢宏。
张小嘉望着这突如其来的阵仗,面上故意惊讶不已。
待皇上等人靠近,她赶忙行礼,道:“哥,您这么急匆匆地来,有什么事吗?”
皇上勒住缰绳,目光锐利地扫视了一圈周围,然后看向张小嘉,问道:“璟文呢?他没告诉你,是他叫朕前来的吗?”
张小嘉轻轻摇了摇头,说道:“王爷这段时间每日下午都泡在小工坊里,说是要给我准备生辰礼物,却一直没告诉我他具体在做什么。我可以跟您一起去看看吗?”
皇上闻言,神色中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威严与宠溺:“你且在此稍等片刻,朕先去处理一些事情。待朕忙完,再带你一同前去。”
张小嘉撇了撇嘴,轻声“切”了一下,不带就不带。她只能目送皇上带着侍卫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朝着东边的小工坊疾驰而去。
到了小工坊门前,贺飞一眼便瞧见了下马步入的陛下,他赶忙迎上前去,脸上堆满了笑意,开门见山地说道:“哥,这次的买卖,我可是要拿三成的利润。”
皇上闻言,眉头不禁微微皱起,目光中透露出几分不解与严肃:“什么买卖?你又背着我做了什么?”
贺飞似乎早已料到皇上会有此一问,他嘻嘻一笑,企图用往日的亲近化解皇上的疑虑:“哥,你到底答不答应嘛?”
皇上神色一凛,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威严:“璟文,你可不是嘉嘉,别跟我来这套撒娇的把戏,恶心懂吗?”
皇上不再理会贺飞的纠缠,径直走进了小工坊。贺飞见状,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他迅速转身,拦下了试图跟随的侍卫们,只留下皇上身后的一个暗卫和一个武德司使作为陪同。
小工坊内,光线透过窗户洒在一块块整齐排列的琉璃上,折射出璀璨的光芒。皇上走近一看,顿时目瞪口呆。眼前的琉璃,透明度惊人,仿佛能一眼望穿其内,清澈得令人难以置信。
他伸手轻轻触摸着一块琉璃,感受着其表面的光滑与冰凉,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惊叹。要知道,琉璃的制作工艺极为复杂,想要达到如此高的透明度,更是难上加难。而眼前这些琉璃,不仅透明度极高,而且色泽均匀,毫无瑕疵,实在是难得一见的精品。
皇上转头看向贺飞,眼中带着几分询问与好奇:“这些琉璃,是你做的?”
贺飞得意地笑了笑,点了点头:“没错,这些都是我亲手制作的。我研究了许久,终于找到了提高琉璃透明度的秘方,而且制作玻璃的配方也换了,成本只有原来的一成,还是常见。”
皇上闻言,脸上露出了赞许的神色:“这些琉璃,朕很喜欢。”
贺飞深知皇上的心思,于是趁机说道:“哥,这次这个配方是谁也不知道的,只有我一个人知道,我要三成利润?”
贺飞领着皇上步入玻璃冷却屋,只有他们两兄弟的身影在昏黄的灯光下若隐若现。
皇上环顾四周,目光最终落在贺飞身上,带着几分不解与好奇:“璟文,你要这么多银子干嘛?还是给临安放烟花?”
贺飞语气中带着几分委屈与无奈:“哼!如果不是你的前皇后,嘉嘉一直以为那个是梦,不当一回事,可是自从知道前皇后的奇遇后,嘉嘉每天算账省钱,她说她最穷的时候,是你我她三个库房一个铜板都没有,她把嫁妆银子,在打仗打完了,有时候连打仗的经费都凑不齐。”
皇上闻言,眉头微皱,疑惑地问道:“难道这玻璃的制作方法,也是嘉嘉从梦中得知的?”
贺飞不禁翻了个白眼,他回答:“水泥的制作方法才是嘉嘉从梦中知晓的呢。至于这玻璃,是有一次我无意间烧沙子时发现的,沙子居然熔化成了液态。我当然知道水泥要用石灰石作为主要原料才能成型,但沙子加上石膏会变成什么呢?我就去了工部的窑炉,突然看到这样的流动好像琉璃,我就叫做琉璃的工人,过来给我干活。”他不是不给嘉嘉功劳,是帝王多疑。
皇上在脑海中迅速计算着成本,心中暗自思量:若是以石灰石和沙子作为这种名为玻璃的主要原料,那么其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然而,这种玻璃却能广泛应用于屏风、窗户,甚至能打造出华丽的花房,如此一来,其价值便大大提升了。只要朝廷能将这项技术牢牢掌握在手中,十年之内,打仗所需的银子便无需发愁。
想到这里,皇上开口道:“璟文,朕可以给你一成银子作为支持,从此以后,打仗之时,朕便不再向你要银子了。”
贺飞闻言,嘴角微微上扬,哼哼哼地笑了几声,随即道:“皇兄,你可知晓,沙子、石灰石之外,还有几种关键的原料也是制作玻璃所必需的,臣弟尚未提及呢。若只给我一成银子,那可远远不够啊。臣弟还打算带着嘉嘉去游山玩水,享受一番人生乐趣,若是没有足够的银子,那可真是寸步难行啊。”
皇上冷酷说:“你每日都要上朝,哪有时间游山玩水?”
贺飞扭头,用双手捂住耳朵,不能再听了,再听下去,没有银子了。
皇上的额头青筋暴起,转念一想,大不了算朕存在他那里,如果打仗没有银子,再叫嘉嘉拿出来就行了,嘉嘉好哄。
“行,朕给你三成利润。”
“哥,回庄里吃饭吧!臣弟回去就给你方子。”
张小嘉回到庄子,就去猪圈,这些猪都是她阉割的,养了2个多月,才45斤,这个都是很肥了,她直接抓了一只猪,叫御厨来做烤乳猪,这样的猪烤起来是最好吃的。
记得她第一次吃猪肉的时候,就是东坡肉的时候,即使有酒味,但是没有阉割的猪那股膻腥味还是吃的出来,不过是厨师高超的手艺让膻腥味变淡而已。
但是阉割的猪,是没有膻腥味的,她真的很期待吃猪肉,她还是觉得羊肉她还是不喜欢吃。
等着烤乳猪上桌的时候,皇上和贺飞也回来了。
皇上看到是乳猪的时候,是皱眉的。
受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中有“君子不食溷腴”的观念,认为猪是杂食性动物,其肉不宜食用。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人对猪肉的看法。
再加上公猪在接近性成熟时,体内会分泌某些化合物,如弗洛蒙和粪臭素,这些物质会给猪肉带来异味,难吃死了。
张小嘉小心翼翼地观察着皇上的神色,眼中闪烁着期待与自信的光芒,她轻声说道:“哥,你相不相信,三年之内,皇亲贵族和达官贵人都爱上吃猪肉。”
皇上闻言,脸上满是怀疑之色,他缓缓道:“不可能,豕肉膻腥。”
张小嘉似乎早已料到皇上会如此反应,她继续劝:“哥,今日您试着吃吃看,行不行?”毕竟这猪肉她阉割过的。
皇上见张小嘉如此坚持,也不好再推辞,便给了她一个面子,缓缓地坐了下来,拿起筷子夹起一块猪肉放入口中,咀嚼片刻后,他的眉头微微一挑,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之色,这猪肉竟然吃不出丝毫的膻腥味,反而肉质鲜嫩、口感极佳。
皇上转头看向张小嘉,眼中满是好奇与询问。
张小嘉却只是微微一笑,并不言语,她可不想在这个饭桌上,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出自己把公猪的两个蛋蛋给割了,她才不会承认是她阉割的,她可不想被人笑话呢!推给贺飞。
贺飞也很久没有吃到猪肉了,也不在乎形象,大口吃了起来。
皇上又品尝了一口桌上的豕肉,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他缓缓开口道:“此豕肉口感细腻,且无丝毫膻腥之味,实在是难得的美味,朕觉得可以在年宴上添上这一道佳肴。”
张小嘉脸上却露出了为难之色,她轻声说道:“哥,可能有些不妥。这批豕猪,我至今只养了短短两个月,我还想继续养上一年,看看它究竟能长到多大呢。”
皇上不禁有些惊讶,他疑惑地问:“你是说,这只豕猪你只养了两个月,就已经有这么大了?那它现在到底有多少斤?”
张小嘉微微低头,恭敬地回答:“哥,这只豕猪现今已有四十五斤之重。”
皇上听后,更加惊讶了。他看过农业记载,对照着张小嘉所说的养殖时间与重量,发现农家通常养豕一年,也不过才九十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