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80年夏,周天子打着大旗,齐国,陈国 ,曹国四路大军来到宋国边境,准备讨伐宋桓公。
表面上看是周天子讨伐宋国不仁,实则大家都知道,这件事的主要原因是宋桓公退出北杏之盟,惹的齐桓公大怒,借着周天子名号,来找面子来了。
这时候甯戚向齐桓公进言道:“君侯这次虽然是奉天子之命讨伐宋国,还有周天子王师撑面子。
但是胜之以兵不如胜之以德,宋国毕竟地处战略要地,最好不要彻底和宋国闹翻了,如果能够不动刀兵,让宋国重新加入齐国联盟,那是最好不过。
不如先让臣出使宋国,劝说宋桓公与齐国讲和。”
齐桓公也正有此意 ,现在齐国主要任务是结盟,尚未到了大战时候,所以宋国能够重归联盟,自然是好事。
于是齐桓公当即就派宁戚出使宋国。到了宋国,甯戚拜见宋桓公之后。
宁戚首先向宋桓公指明了宋国当前所处的不利形势。就国内局势来说,宋国目前正值大乱之后,国内政局尚未稳定,不宜与诸侯结仇。
再说了这次齐桓公已经让周天子出兵,手下宋国这一局已经输了一半,再说了从道义上,宋国背弃盟约在前,列国会认为宋国没有信誉。
再者宋国的战力宋公应该清楚,你先前已经得罪了鲁国,现在又得罪齐国,如果齐国在怂恿鲁国参战,恐怕宋国可真的要危险了。
我特奉齐侯之命,前来劝说宋公,要是宋国能够拥立齐侯为盟主,不背叛齐国,您放心,齐国定然不会亏待宋国。
宋桓公一看连周天子都来了,这一仗没法打了,再说了周天子和齐侯还是亲戚,于是宋桓公决定和齐桓公讲和,双方见面,宋桓公表示,今后宋国愿意尊齐桓公为盟主,永不背弃。
于是齐国和宋国再次盟约,随后各国退兵,但是宋桓公却恨上了曹国,心说你丫挺的一个小小的曹国,也跟着齐国狐假虎威欺负我宋国。
于是宋国和曹国正式结怨,为后来宋国灭曹国埋下隐患。
就在齐桓公处理宋国背叛一事,这个时候郑国又开始出现内乱 ,因为宋桓公和齐国讲和之后。
宋桓公决定宋国今后不能浑浑噩噩,也要主动结盟,于是他找到了仍在割据栋邑的郑厉公。
他认为宋国帮助郑厉公夺位,这是一种政治投资,一但郑厉公继位,宋国就在北线找到一个可靠的盟友。
因为宋桓公看到了来自南方的威胁,那就是楚国,随国,罗国,申国,邓国,郧国以及汉阳诸姬的灭亡。
已经预示着楚国下一步将会挺进中原,不管楚国从西线,或者东线进攻中原,宋国,陈国和郑国首当其冲,因为他们三个居中,是未来楚国的眼中钉肉中刺。
宋桓公决定提前投资郑厉公,将来和郑国抱团取暖,至于齐国,他距离宋国太远,鲁国这孙子怂的很,根本不敢替别人出头,将来抗楚还得靠自己。
于是宋桓公决定支持郑厉公,攻打新郑的郑子婴,宋桓公偷偷给了郑厉公不少钱粮 ,战车,还有接近五千宋军,化装成郑厉公的军队,正式进军新郑。
郑厉公几次进攻新郑都被原繁击退,这次心里彻底没底,但是他夜晚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到小时候自己和弟弟郑子婴一起玩耍。
郑子婴化作一只鸾鸟飞到枝头叽叽喳喳的叫个不停,气得郑厉公怒气冲天,随即自己化成一条十多米长的大蛇,前去咬那只鸾鸟。
那只鸾鸟飞来飞去,大蛇无奈只好作罢,最后钻入郑国宗庙的墙缝之内。
郑厉公醒后觉得此梦怪异 ,于是告诉儿子叔詹,叔詹是郑厉公次子,从小聪明伶俐,甚是睿智。
他听了郑厉公所讲梦境,立即告诉父亲郑厉公,恭贺父亲,此次出征新郑,必然大获全胜。
因为鸾鸟代表郑子婴,而长蛇就是父亲,代表兄长,鸾鸟虽然一时飞上枝头,上蹿下跳。
但是最终长蛇在夹缝中生存,进入郑国宗庙,周天子是黄龙,而蛇代表地龙,是代表诸侯。
父亲就是那条地龙,虽然这几年在栋邑夹缝中生存,最终将会进入郑国宗庙,成为郑国君侯。
郑厉公大喜,于是请求宋桓公出兵配合进攻新郑,为了配合郑厉公,宋桓公派出部分宋军来到郑国鄢陵附近,使得郑子婴以为宋国要来侵犯。
于是郑子婴派大将原繁带着郑国主力,赶赴鄢陵,防止宋国侵犯郑国。
但是郑子婴万万没想到,郑厉公派大军从栋邑向北,突破长葛,直扑新郑。
郑子婴大吃一惊,赶紧让相国傅暇出兵抵抗,谁知道傅暇是个草包,在大陵被郑厉公打败,人也被郑厉公生擒活拿。
傅暇被俘后,吓得魂飞魄散,于是请求郑厉公不要杀他,郑厉公道。
“不杀你,你倒是说个理由”。
傅暇灵机一动道:“我可以帮你夺取君位,你放了我回新郑 ,我是国相,在新郑有很多我的人,我可以替你杀了郑子婴,开城放你进来,拥立你为郑国国君”。
郑厉公想了想,杀了他也没啥意义,干脆放了他,说不定他真能办成大事,于是郑厉公将傅暇放回。
随后郑厉公害怕鄢陵的叔父原繁,随时会偷袭自己的栋邑,然后就派人前去招降原繁,谁知道原繁将郑厉公使者杀了,告诉郑厉公,自己吃的是郑国俸禄,要对郑国国君负责。
此举激怒了郑厉公,郑厉公于是恨死了原繁,郑厉公不敢轻举妄动,只好暂时在长葛等待傅暇的消息。
傅暇回到新郑,告诉郑子婴,郑厉公有宋国支持,如今郑国西南部失守,我突围而出,现在需要赶紧组织军队死守新郑。
同时调集原繁从鄢陵回来救援,郑子婴听信傅暇之言,于是将新郑的军政大权交给傅暇。
傅暇掌控军权之后,随即调兵进入皇宫,将郑子婴杀掉,随即通知郑厉公,于是郑厉公不费吹灰之力拿下新郑。
郑厉公进入新郑,宣布复辟继任郑国国君,要求郑国卿士拥护他为国君。
如今郑国郑昭公,郑子亹,郑子婴全部被杀,并且没有子嗣继承,郑厉公是唯一郑国合法继承人,于是郑国卿士表示承认郑厉公的君位。
让郑厉公最为头疼的是叔父原繁,他在鄢陵尚有八千多军队,郑厉公派人前去鄢陵,要求原繁投降,原繁得知郑子婴被杀,大骂傅暇奸邪小人。
但是此时郑子婴被杀,郑厉公继任国君已成事实,原繁准备投降郑厉公。
但是手下人劝说原繁,郑厉公曾多次求救于您,让您帮他复位,您都拒绝于他。
郑厉公为人心狠手辣,薄情寡恩,只怕他已经记恨于你,你现在投降他,定会有杀身之祸。
我看不如流亡他国,或者带兵讨伐郑厉公,自立为君。
原繁面色凝重地说道:“吾乃郑武公之后裔,郑国宗室之血脉,自当誓死效忠郑国国君!
昔日,郑厉公谋求复位之时,吾果断拒绝其请求,此乃对当时在位的国君郑子婴尽忠之举啊。”
原繁微微抬起头,目光凝重,接着言道:“身为郑国之卿士,身负重任,理当将郑国国家利益置于首位。
而今郑厉公已然继位,吾亦应恪守臣节,忠心耿耿侍奉新君。”
说到此处,原繁不禁长叹一声:“倘若此刻流亡他国,那便是叛国行径,必遭世人唾弃;
若贸然起兵讨伐郑厉公,则会沦为郑国之大逆不道者。所以,我决不能行此等不忠不义之事!
至于日后郑厉公是否会取我性命,我已无暇顾及。为保郑国之安稳,绝不可再令郑国重新陷入动荡之中。即便最终身死,吾亦是问心无愧、名垂青史的郑国忠臣!”
言罢,原繁毅然决然地转身走向城门,亲自开启那厚重的大门,并毫不犹豫地交出手中兵权。
随后,他神色坦然地在众人的押送之下,踏上前往新郑之路,静候郑厉公发落。
欢迎阅读下一章,原繁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