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环回到院里,琥珀就来了,贾母有事相召。
贾母院里,贾赦、邢夫人、王夫人、赵太太、李纨、贾琏、王熙凤、探春也在。
贾母召集众人,主要是筹备迎春嫁妆的事。
本来探春是不够资格列席的,不过她已经订婚了,贾母以为探春今年会出嫁的,探春一直帮王熙凤管家,也叫了她过来听听。
贾母听到说贾环回来了,也临时起意叫贾环过来一起。
贾母让邢夫人先说,邢夫人道:“老太太,二丫头她已经有了四个铺子做嫁妆打底了,咱们家就准备一些家具与首饰就行了吧?”
迎春的四个铺子,是贾环与贾母以前买的。
古代贵女出嫁的嫁妆,“嫁妆”又被称作“妆奁”。妆奁本是指古代妇女专用的梳妆盒,妆为修饰、打扮之意,奁为盛放梳妆用铜镜的器具。
后来扩展到家具,分为外房家具和内房家具。
外房家具主要用于厅堂、书斋,有扶手椅、条凳、茶几、书案、画桌、八仙桌等等。
内房家具主要用于卧室,有拔步床、衣架、脸盆架、小脚椅、绣墩、杌凳等等。
女子婚后拥有自己财产的,在夫家中拥有一定的地位,嫁妆作为新娘私产,在夫家长期属女方所有。
嫁妆厚薄显示着女方的财富、家境和社会背景的高下,财产的多少,影响着她在夫婿家地位的尊卑。
“良田千亩,十里红妆”是古代贵女出嫁时风光盛大的场面。
听邢夫人的意思,有四个铺面,其他就只给家具与一些首饰,就行了。
赵太太有些不满意,但是这时候,轮不到她说话,迎春是这代丫头第一个出嫁的,如果她的嫁妆薄了,以后探春出嫁,嫁妆也不能超过迎春的。
王熙凤与赵太太是一样的心态,王熙凤也有一个女儿巧姐。
贾母望向王夫人,今日,王夫人的心态很超然,她没有待嫁的女儿,迎春给多给少,王夫人都无所谓。
“老太太,儿媳没意见,儿媳听您的。”
贾母点点头,望向贾琏,道:“琏儿呢?”
贾琏有些为难,他知道邢夫人害怕出银子。
正常情况下,迎春出嫁,贾府公账出大部分迎春的嫁妆。
作为迎春祖母与父母,贾母、贾赦与邢夫人也应该各添一些的,不说添很多,大方的添个一两千两银子,小气的出几百两,也应该的。
看贾赦不讲话,邢夫人又如此说,这两个铁公鸡,是打定主意一毛不拔吗?
贾琏小心翼翼的道:“老祖宗,孙儿都听您的。”
王熙凤瞪了贾琏一眼,二爷竟然这样说,二爷是为了邢夫人照顾尤二姐,不敢得罪她,难道他忘了自己有一个女儿了吗?
贾母不想问赵太太与王熙凤,问了也白问,她们一个地位不够,一个是辈分不足,哪怕两人心里想,也不能说出来。
贾政与贾琮去衙门办差,还没回来。
贾母只好望向贾环:“环哥儿,你觉得呢?”
贾环淡淡的道:“老祖宗,咱们家怎么样,也是公府勋贵,环儿还没听说过,公府千金出嫁,没有“奁田”的。”
嫁妆包括“奁资”“妆资”,“奁资”又包括很多,其中有铺面,也有“奁田”,就是田产。
田产是以前最重要的嫁妆之一,别说豪门勋贵大族,就是一些富商之女,出嫁也会给一些田地,多的有上万亩良田,少的也有几百亩的。
贾母脸上终于露出笑容来,道:“环哥儿说得对,奁田怎么能没有呢?咱们荣国府的脸面,难道都不要了吗?不说有多少,哪怕少一些,凑个几百亩,一千亩也是要的。”
贾母说完了这话,拿起茶杯喝茶,不说话了,只看着贾赦。
贾赦知道躲不过去,只好道:“田产是要有的,不过二丫头已经有四个铺子了,就少买一些田地?”
(在康熙年间,一亩地的价格大约在三两银子一亩到三十两银子,四十两银子一亩,旱地,山地比较便宜,水田贵,尤其气候温和的南方,水田更贵。京城往北的田地,少的也要五六两银子,好的要十几两。)
贾母道:“这样吧,公账出二丫头的家具与首饰,绸缎等嫁妆,田地就由大家各自心意,量力而为,能添多少算多少吧?”
贾赦与邢夫人听到量力而为,心中高兴,贾赦给了邢夫人一个眼色,邢夫人立刻明白,笑着道:“老太太,儿媳与大老爷,这些年来……”
贾母不等她说完,打断道:“行了,老大家的,你们后面再添,我先安排小辈的。”
贾母知道邢夫人想说什么,无非是哭穷。
贾母对赵太太和李纨道:“你们俩不容易,养大孩子已经是对贾府有功了,添田产你们就不用参与了,到二丫头出嫁,给一个两个首饰,或者布匹,心意到了就行了。”
“琏儿,你怎么说?”
贾琏笑道:“老祖宗,二丫头是我妹子,买点田地给她出嫁,是应该的。”
贾母逗趣的道:“琏儿,买田地,要花的银子可不少,你不怕凤丫头生气?”
贾琏还没回答,王熙凤笑着道:“老祖宗,您可别瞧不起人,我可是二丫头的嫂子,二爷给她买点地,我怎么能生气呢?孙媳妇可不是小气的人。”
邢夫人看着始作俑者悠闲的在旁边喝茶,心有不甘,拿话去逼迫贾环,说环哥儿,既然你提议给二丫头买田地,你是不是也要凑一些?
邢夫人这话,正合贾环意,贾环立刻说自己虽然没什么银子,赵太太倒是省吃俭用省下一点银子,赵太太与自己两个一起凑两百亩田地,给二姐姐添妆吧。
两百亩田产?
过得去的中等田地,也有八九两,甚至十两银子一亩,两百亩要两千两银子了。
晚辈出两千两银子,自己只能高于这个数,不能低于这个数了。
贾赦听了,恶狠狠地瞪了邢夫人一眼,你闲的没事,去招惹环老三干什么?
这四五年来,贾环从韩王府总共分得了三四十万两银子,如果不是怕太扎眼,贾环就算直接甩两万两银子出来,给迎春添妆,也不会心疼的。
如今只出两千两银子,对贾环如今的身家来说,九牛一毛而已。
赵太太听贾环以自己名义,一起添妆,自然也没意见。
贾琏与王熙凤听到贾环出两千两银子,也不奇怪,他们和贾环、薛家合作胭脂水粉,就得了一万九千两银子。
贾琏怕贾赦知道他的银子多,笑着问王熙凤道:“凤姐儿,三弟出两千两银子,咱们做哥哥嫂子的,可不能比这个少。”
两口子还是有默契的,王熙凤道:“行吧,咱们家,自然是二爷说了算,我回去凑一下,怎么都要凑够两千两银子,不会给二爷丢脸的。”
邢夫人与王夫人就很为难了,没想到贾环这个孽障,竟然出两千两银子。
她们又不能出两百五十亩,出三百亩田地的话,就是三千两银子了,这实在是太多了。
最后,还是贾母给他们解围了,贾母说给迎春添三百亩田产。
贾赦就报了一个两百六十亩,这样他要与邢夫人各出一千多两银子了,真是肉疼。
王夫人报了两百四十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