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乔将染织厂外面那两间出租的门面房收了回来,准备重新装修一下。
叶元章担心云乔手头上的资金不够,主动说要找人帮她装修,装修的钱也由他来承担。
云乔谢过了他的好意,但拒绝了他要拿钱的举动。
她前两年入股了严静宛的服装生意,这些年随着严静宛自己办厂,生意越做越大,云乔所收到的分红也在逐月增加,已经从一开始的一两百元,增加到了现如今的五六百元。
去年一整年,她单单是从严静宛这里收到的分红就有六千块,再加上她手里还有何霆钧的工资。
何霆钧这几年在部队的发展也不错,职位又往上升了一级,已经是副团了。
副团一个月的工资有一百三十块钱左右,他每个月只留下三十块钱备用,剩下的都上交给云乔,让她收着。
以及以前的存款,还有何言何熠爷爷奶奶逢年过节寄过来的红包钱,林林总总,云乔的手里的钱存了差不多有一万多块了。
这一万多块钱,在八十年年代初期,别说是装修两间一百多平米的诊所够用了,就是装修十间,也用不完。
云乔手里虽然有足够的资金,但也没有拒绝叶元章的帮助。
毕竟这几年沪城的发展日新月异,她才刚从京城过来,面对这个正在高速发展城市,她还是有点摸不准脉络的。
叶元章的朋友学生很多,其中不乏一些建筑行业的人士,叶元章帮云乔找了个专业的装修团队,是他下乡前教过的学生——六六年以前的大学生。
这人原先在房管局工作,改革开放之后,借着职业的便利看到了建筑行业的红利,果断办理了停薪留职的手续,下海经商。
他的团队不大,只有十几个人,接不了大项目,只能捡一些国企ZF单位看不上的边角料来接,但慢慢的也让他做出了口碑。
不过再是边角料,也是政府施工单位的边角料,一个楼干下来,利润也很可观。
所以叶元章第一时间就想到了他,他也来者不拒,没有因为只是两间小诊所的装修而有所怠慢。
有了装修团队,云乔便开始着手装修。她不懂室内设计,所以只是提出自己的需求,具体的施工方案交给了专业人士进行设计,她自己进行最后的把关。整个装修期间,她也会每天去施工现场看进度,盯质量。
好在叶元章的学生是个足够靠谱的人,手底下的工人干活也认真卖力,几乎没有什么偷奸耍滑的行为,这样下来,整个装修的进度就很快,一个暑假的时间才刚过半,硬装部分就已经全部完成了。
硬装过后,就是软装了,但软装几乎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
一楼诊所的病床,药柜,这些都是提前定制好的,现成的东西,直接进场就可以了。
二楼居家的床、衣柜、桌子、沙发,也是云乔跟李白秋两人提前在家具厂里选好定好的,人家家具厂的人已经给送到楼上摆好。
总共下来,家具进场连三天的时间都没有用到。
这年头的家具都是纯实木的,几乎没什么异味,也不用特地空时间散味,搬进屋子里就能住。
因为前段时间装修太忙,云乔怕顾不上孩子,所以何言跟何熠就没有跟着她来沪城,而是一直待在京城,由姥姥冯娟带着。
现在诊所装修好了,二楼能住人了,再加上暑假马上就要结束,云乔得给两个孩子找学校,让她们转学来沪城上学,所以云乔很快就从李白秋家里搬了出来。
她搬进了诊所的二楼,同时也给远在京城的冯娟打了个电话,让她带着两个孩子来沪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