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育院的时光里,无衣每天都在努力适应和康复,尽管进步缓慢,但他从未放弃。
那是一个看似平常的日子,养育院里的孩子们嬉笑玩耍,无衣安静地坐在角落,试图用不太灵活的手指去捡起地上的积木,但手却指向了天空,还是不行,无衣气恼地想着,他还是无法自如地控制这具身体。
就在这时,外婆腰间的通讯器突兀地响起,打破了这份平静。外婆疑惑地掏出通讯器,看到屏幕上显示的是夜光医疗研究中心的标志,心中涌起一丝不安,又隐隐有着某种期望。
她按下接听键,研究员h那带着跨越星际电流声的声音立刻传了出来:“田婆婆,您好,我是h,这么久没联系,您和仔仔还好吗?”h的声音里透着关切,还有一丝难以掩饰的急切。
外婆微微叹了口气,说道:“仔仔还是老样子,还是没能完全恢复意识,我每天都盼着他能好起来,可这日子过得太煎熬了。他现在住在养育院,和孩子们一起,我一个人无法一直照顾他。”她的声音里满是疲惫与无奈,这些年的奔波和等待,早已让她心力交瘁。
h沉默了片刻,语气变得更加坚定:“田婆婆,我今天联系您,是有个重要的好消息。申山大学有个顶尖的脑研究小组,他们多年来一直专注研究人脑的复杂功能,取得了不少突破性的成果。我近期也会前往那里,参与他们的研究项目。我想,仔仔的情况或许能在那里找到转机。”h一边说着,一边快速翻看着手中关于申山大学脑研究小组的资料,随时准备回答外婆的相关问题。
外婆握着通讯器的手瞬间僵住,这些年四处求医,她的心早已被希望与失望反复拉扯。每一次燃起的希望,最终都可能化为泡影,那种滋味犹如在寒冬被冷水浇透,让她害怕再次面对失败。但一想到无衣可能因此迎来转机,她内心又充满了挣扎。
“h,你说的这个真的能行吗?这些年我带着仔仔跑了那么多地方,试了那么多办法,每次都是满怀希望去,最后失望而归,我真的怕了……而且现在仔仔已经逐渐习惯了养育院的生活,我不想再带着他奔波。”外婆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眼眶也微微泛红。
h连忙说道:“田婆婆,我理解您的顾虑,我也知道您这些年太不容易了。但这次真的不一样,申山大学的脑科学研究有好几百年的历史,这个研究小组在脑科学领域的研究也是目前世界上最深入的,他们拥有最先进的设备和最前沿的技术。而且,我在夜光医疗研究中心也积累了不少关于仔仔病情的研究资料,到时候可以和他们一起探讨,我有信心我们能找到治愈他的办法。”h的语气中充满了自信,他对这次的合作寄予了厚望。
外婆沉默了许久,心中天人交战。她看着不远处仍没有捡起积木的无衣,眼神中满是心疼与纠结。“h,让我再想想吧,这对我和仔仔来说太重要了,我不能轻易做决定。”外婆缓缓说道,声音里带着一丝犹豫。
h连忙回应:“好的,您慢慢考虑,我理解您的谨慎。但时间不等人,他的病情越早治疗越好。如果您决定了,请随时联系我,我这边会提前做好准备。”说完,h又详细地向外婆介绍了申山大学脑研究小组的一些研究成果和成功案例,试图让外婆更加了解这个团队的实力。
挂掉通讯后,外婆坐在养育院的长椅上,望着天空发呆。
当晚,月色如水,洒在无衣的床边。外婆轻轻坐在床边,抚摸着无衣的额头,声音带着一丝哽咽:“仔仔,又有新的希望出现了,可外婆真的好怕再失望,你要是能告诉我该怎么做就好了。”
无衣安静地躺着,面容平静,尽管无法回应,可外婆却从他的神态中汲取到了力量,最终下定决心,带无衣前往申山大学。
飞船在天空中穿梭,窗外是闪烁的繁星和神秘的星云。外婆紧紧守护在无衣身旁,看着他安静的睡颜,心中满是担忧与期待。
终于,他们抵达了申山大学。外婆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申山大学的校园弥漫着浓厚的科技感与学术氛围,高耸入云的教学楼被一层淡蓝色的能量护盾环绕,那护盾如同流动的水波,散发着柔和的光芒。天空中,各种造型奇特的科研飞行器呼啸而过,留下一道道绚丽的尾迹。
校园里,学生们和老师们行色匆匆,手中的数据板闪烁着信息的光芒,他们热烈地讨论着学术问题,言语间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与探索。
在导航机器人的引导下,外婆带着无衣来到了脑研究小组的实验室。实验室的大门缓缓打开,脑研究小组的负责人李教授早已等候多时。
李教授年过半百,头发有些花白,但眼神中透着睿智与和善。他热情地迎上前,与外婆握手,随后仔细询问了无衣的过往病史和这些年在养育院的康复情况。
听完外婆的讲述,李教授微微点头,目光坚定地说:“我们的研究小组一直致力于探索大脑的奥秘,尤其是意识与身体控制之间的微妙联系。他的情况确实复杂,但我们有信心借助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前沿技术,为他找到康复的突破口。”
外婆听着李教授的话,眼中闪烁着久违的期待光芒,连连点头,声音带着一丝颤抖:“那就拜托你们了,只要能治好他,让我做什么我都愿意。”
研究小组迅速行动起来。他们首先将无衣带进一个巨大的球形舱室,舱室内部布满了各种精密的仪器,这些仪器散发着柔和的蓝光,仿佛来自宇宙深处的神秘力量。
无衣躺在舱室中央的平台上,仪器开始工作,一道道光线扫描着他的大脑和身体,将他身体内部的每一个细节都转化为数据传输到量子计算机中。
研究员们围坐在量子计算机前,紧盯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据,试图从这些复杂的信息中找到无衣身体异常的根源。
h也全身心地投入到此项研究中,他凭借在夜光医疗研究中心积累的丰富经验,与脑研究小组的成员们密切合作。
实验室里灯火通明,他们日夜讨论,提出各种大胆的假设,又不断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进行验证和推翻。
在一次激烈的讨论中,h站了起来,指着屏幕上的脑电波图说道:“从这些数据来看,无衣的大脑是没有问题的,他能正确产生意识,只是无法通过这具身体表达。他的意识和身体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屏障,或许我们可以尝试利用量子纠缠技术,打破这种屏障,重新建立意识与身体的连接。”
这个提议一提出,便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部分成员提出了反对,这项技术之前已对无衣使用过多次,效果也就这样,只是让他从植物人变成了如今能行动的模样,要突破现有的困境,必须寻找新的办法。
部分成员认为这是一个可行的方向,可以尝试不断改进,也许能有所突破。于是他们开始着手设计相关的实验方案。
在实验准备阶段,外婆一刻也没有离开无衣的身边。她看着无衣身上连接着各种管线,心中满是担忧。她轻轻握住无衣的手,轻声说:“仔仔,别怕,这些叔叔阿姨们都是来帮助你的,他们一定会治好你的。”
无衣虽然无法回应,但他似乎能感受到外婆的安抚,原本有些紧张的身体渐渐放松下来,显得格外平静。
终于,实验开始的日子来临了。无衣被安置在一个特制的实验舱内,舱内的量子纠缠发生器开始运转,发出轻微的嗡嗡声,仿佛在奏响一场神秘的乐章。
外婆在观察室里紧紧盯着监控屏幕,双手合十,默默祈祷着。随着实验的进行,无衣的脑电波出现了一些异常波动,屏幕上的曲线开始不规则地跳动。研究员们紧张地盯着数据,手指在控制台上飞速操作,不断调整着实验参数。
然而,意外还是发生了。实验进行到中途,无衣的身体突然出现了强烈的排斥反应。他的心跳急剧加快,原本平稳的心跳监测仪发出尖锐的警报声,血压也开始迅速下降。
研究小组立刻停止了实验,全力对无衣进行抢救。医生和护士们迅速冲进实验舱,各种医疗设备在他们手中飞速运转。
外婆在观察室里看着这一切,心急如焚,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她紧紧地抓住观察室的栏杆,仿佛这样就能给无衣力量。
经过一番紧张的抢救,无衣的生命体征终于稳定下来。但这次实验的失败让整个研究小组陷入了沉思,反对的声音更多了一些。他们围坐在会议桌前,重新审视实验方案,仔细分析每一个数据和操作步骤,试图找出问题所在。
外婆也没有因此而气馁,她走进会议室,看着疲惫的研究人员们,坚定地说:“孩子们,我知道你们已经尽力了,我的仔仔能遇到你们是他的福气。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一起扛,我相信他一定会好起来的。”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研究小组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不仅局限于脑科学领域,还广泛借鉴了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他们与世界上其他顶尖科研机构进行交流,分享无衣的病例,寻求更多的思路和建议。
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调整,他们终于找到了一种新的方法。这一次,实验进行得十分顺利。无衣的脑电波逐渐变得稳定,屏幕上的曲线不再杂乱无章,而是呈现出规律的波动。他的身体各项生理指标也开始出现积极的关联,心率、血压逐渐恢复正常。
外婆在观察室里看着屏幕上的数据变化,激动得热泪盈眶。无衣手指的每一次轻微晃动都让她激动,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