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狄却不慌不忙,双眸直视陈作,沉声对身边的锦衣卫说道:“弓弩来,朕要亲手将这个逆贼射杀!”
身旁的锦衣卫赶忙递上弓弩,秦狄搭箭拉弦,动作一气呵成。
此时陈作麾下的士兵已如潮水般涌来,在甲乙丙的指挥下十几人组建成一道防线,面对来势汹汹的敌军没有丝毫惧怕。
发现秦狄手中的弓弩,陈作眼眸中闪过一抹惊恐。这东西他虽没有见到过,但弓弩的形状早就被传的人人皆知。
再看秦狄,眼神冰冷,举起手中弓弩没有丝毫犹豫就瞄准了陈作,一箭射出。那弩箭似流星赶月,直直飞向陈作。陈作大惊,急忙侧身躲避。
可惜,为时已晚!他的速度就是再快,也远不及弩箭快。更何况距离如此之近,眨眼的功夫,疾驰而来的弩箭便轻而易举的在射穿他的肩胛骨。只听当啷啷一声,吃痛之下手中兵刃掉落在地。
秦狄虽很少使用弓弩,但他对这东西并不陌生,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赋。在上官云锦和范天雷等人眼中,天子剑乃神兵利器,可是在秦狄看来,天子剑远不如弓弩用着顺手。
巨大的冲击力令陈作身子一歪险些落马。他深知此时若退缩必败无疑,于是咬着牙高呼:“弟兄们,给我冲,杀了皇帝封王拜将指日可待!”
见那枚弩箭虽虽中陈作却并未让他因此而丧命,秦狄毫不犹豫的立即朝着他再次射出了第二枚弩箭。
被攻击的陈作甚至都还没有完全从刚才那突如其来的一击当中回过神来,隐约就感觉到自己的余光里好像有什么东西“嗖”的一声迅速一闪而过。
刹那间,一种不祥的预感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让陈作不由得浑身一颤。他的心跳陡然加速,额头上也开始冒出一层细密的汗珠。紧接着,只觉得一股巨大的冲击力朝着撞向胸口,就像是被人狠狠打了一拳。
毋庸置疑,第二枚弩箭再次射中陈作,这次直接贯穿了他的胸膛。陈作瞪大双眼,低头看看胸口的血迹,缓缓抬头难以置信的望着秦狄,就觉得浑身的气力快速流失,就连抓住马缰的力气都没有。强挣扎了几下,最终还是缓缓从马背上倒了下来。
鲜血沿着两处伤口快速喷涌而出,摔下马背的陈作甚至一个字都没说出,气绝身亡。
见陈作如此轻易的就被击杀于马下,那些原本士气高昂冲向秦狄的士兵顿时乱了阵脚。五百人马一时之间不知所措,冲锋的脚步也缓了下来。
秦狄趁机大喊:“陈作谋反,已伏诛。尔等皆是受其蒙蔽,朕可网开一面,若此刻放下兵器投降,既往不咎。”
众士兵面面相觑,正在犹豫之际,刚刚那个扮作匪盗的头目大喊道:“兄弟们,昏君皇帝诡计多端,不可轻信,拼了还有活路,随我一同杀了他。”
他的话音刚落,锦衣卫中有人当即发射出弩箭,转眼间的功夫,他的身上瞬间多了三个血洞,人直接就被弩箭的冲击力从马背上带了下去。
几口鲜血吐出,追随陈作一同前往阎罗殿报到。
见此一幕,那些假扮成匪盗的兵士彻底被震慑,众人面面相觑,再无一人敢贸然开口。
秦狄扫视一圈,朗声道:“朕向来赏罚分明,今日之事,罪在陈作。尔等身为军人,不过是在遵从军令。朕最后再说一次,放下武器,朕可对今日之事既往不咎。否则,陈作的下场你们有目共睹,朕会让你们死的比他还惨。”
甲见他们无动于衷,气沉丹田一声怒喝:“尔等还不速速下马求饶!难道真要以下犯上行那谋逆之举吗?”
说话之时甲双目圆睁,眼中喷射出熊熊怒火,仿佛能将眼前之人瞬间烧成灰烬。而被他呵斥的那群人,则一个个面露惊惶之色,手中的兵器也不自觉地颤抖起来。
短暂的沉寂过后,终于有人扑通一声从马背上下来,扔下手中兵器,跪地求饶。其他人见状,迟疑片刻后,纷纷下马将兵刃扔在地上,跪倒在地。
见众人皆降,秦狄暗暗松了口气。如果刚刚不是先下手杀了陈作,仅凭自己这十几人,到最后死的可能就是自己。
目光看向那些投降的士兵,高声道:“朕知你们也是无奈之举,今日本该严惩,朕既已承诺既往不咎,便不会食言。只是你们需记住,日后定要忠心为国,莫要再被奸人利用。”
众士兵齐声高呼万岁,感恩戴德。
对于这些普通的士兵来说,他们的内心深处压根儿就没有想要去谋划叛乱,造反之事。身为一名军人,服从上级的命令乃是天经地义之举,很多时候自身根本无法主宰局势和命运。
此外,在他们心中,对于至高无上的皇权始终怀着深深的敬畏之心。这种敬畏并非仅仅来自于外界的压力或者强制要求,而是源自他们灵魂最深处的本能反应。从古至今,皇权一直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存在,它代表着统治与权威,让人望而生畏。
简单安抚众人几句后,秦狄带着一行人继续前往城外粮仓。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将那五千兵马解决,也不知那里的战况进行的如何。
昨夜偷袭粮仓的乃是范天雷。前几日秦狄曾命甲暗中派人将此消息送到了嘉峪关,至于他究竟带来了多少人,秦狄并不清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粮仓内的粮食一定还没有来得及运走。那么多粮食,就算一万人,每人扛两石,也绝非一朝一夕就能搬运完。
秦狄等人快马加鞭赶到城外粮仓,只见粮仓外一片狼藉,显然经历了一场战斗。
此刻战斗已经结束,范天雷带来的士兵把守在粮仓之外,看到皇帝抵达,当即将皇帝迎了进去。
得知皇帝亲临,正在审讯俘虏的范天雷急忙前来迎接。
“老奴见过陛下。如此危险的事情,您怎么亲自来了?”
听到范天雷关切的询问,秦狄朝着粮仓走去,嘴角泛起一抹笑意:“有什么危险可言,他们本就是我朝兵卒。此处战况如何?粮草有多少?”
范天雷跟在后面恭敬回道:“回陛下,战况很顺利,我们以少胜多,歼灭一千余人,俘虏三千余人。粮草经过清点,除去腐蚀发霉的大概还有八成,二十五万石左右。”
“陛下,有了这些粮草,足够我们一年之用。大军的粮草危机,算是彻底解决了。”
秦狄微微颔首,走进粮仓查看。看着堆积如山的粮草,心中稍安。
“尽快安排人将这些粮食运送至嘉峪关,你需要多少人?”
范天雷略一沉吟,答道:“陛下,如今积雪覆盖道路,想要一次性将这二十多万石粮食运走难度非常大。老奴觉得可以分多次转运,今日这些降兵倒是可以利用起来。”
秦狄点头同意,“好,此事交由你去办。嘉峪关那边的形势如何?”
“请陛下放心,优势在我朝手中。不日前的敌军全数被歼,到目前位置,交州和益州境内的突厥敌军人数已不足十万,他们想要活着返回突厥,可能性微乎其微。”
听范老这么一说,他心中大喜:“甚好。朕即刻返回辽源,彻底接管驻守辽源的大军,随后让他们前往此地,让他们运送粮草随你一同前往嘉峪关。”
范老拱手道:“陛下,辽源城内的形势老奴听他们说了些,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还是老奴陪您一同回去吧。”
短暂思索后,秦狄开口道:“也好,有你在必定事半功倍,还能防止他们前往此地的途中临阵脱逃。对了,此行带来了多少人?”
“回陛下,老奴此行带了两千人,其中一千是天自卫队,另一千则是突厥归降我朝的兵卒。”
秦狄微微皱眉,“突厥归降兵卒是否可靠?”
范天雷连忙回道:“陛下,这些突厥兵卒投降已有一段时间,根据老奴观察,是真心投效陛下。”
秦狄点头,“那就好,军中之事朕就不再多问,暂时交由你全权负责。走吧,时间紧任务重,现在出发前往辽源城。”
人不在多而在于精,一千天子卫队脱下他们身上穿的突厥服饰,换上了辽源守军的衣服。沿着他们来时的路,簇拥着皇帝朝辽源城的方向出发。
秦狄是上午离开的辽源城,一来一回耽搁了不少时间。这个季节天黑的早,他们返回的辽源城的时候,西边的天空中就只剩下夕阳残留的最后一抹余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