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盾!”郭林狂吼一声,“给老子挡住这群鞑子,能活下来的,老子再给他一百两!”他身边的亲兵越来越少,好几个亲兵,都因为替他挡刀箭,而命丧当场。
蒙古人高举着盾牌,一边抵挡着从城上戳下的长枪,一边快速上攀,被自己族人射死的,也有不少。蒙古人的弓箭射得并不远,但劲道很大。守城明军的弓箭所剩不多,自然无法与之对射,只得被动挨打。这种不分敌我的压制性射击,使蒙古人很快就爬上了城门。
郭勋看着一个蒙古战士被斩杀在离自己三步远的地方,面不改色,反而向前一步,大声喊道:“射!”他的亲兵队并没有参加多少战斗,弓箭还是有的,正好拿来作了守城预备队。
无数的长箭,以很近的距离,射入蒙古人的身体,带起一团团血花。但蒙古人仍然坚决而顽强地上攀着,临时组装的云梯虽然不牢固,但它的根脚,却深深地插进了土袋中。不管是守城的明军,还是倒下的蒙古人,都不能让它移动分毫。
蒙古人的箭雨很快就覆盖到了郭勋的身边,两个亲卫连忙举起盾牌,只听得叮咚声响,一个亲卫惨叫了一声,却是被从地上反弹的箭矢贯穿了小腹。
一个剽悍的蒙古战士非常敏捷地爬上了城头,正欲挥刀直砍一名明军,却见一杆长枪迎面戳来,正中胸口。郭勋擦了擦脸上的鲜血,啐了一口,怒道:“他娘的,都给老子砍。”
蒙古人的箭雨停止了,郭勋一把推开压着自己的亲兵,从地上捡起一杆长枪,站在城头。郭勋再次高吼:“杀!”周边众明军跟着爆发一声狂吼:“杀!”
这是一种群体的无意识行为,在战场之上,最容易发生,原本有些泄气的明军,被无数的血气振奋了胆子,忽然变得稍微像样一点。在强大的压力下,人群最容易发生两种行为,一种是愤怒,另一种是胆怯。
城门上的争夺,仍然在进行,郭林一刀砍掉了一个蒙古人的头颅,却被另一个蒙古战士在胸前砍了一刀来,幸好亲兵们及时救了他一命。
数百名明军,居高临下,用石头、砖瓦和长枪,对付着不断上涌的蒙古人。
“朱总兵来报,”一个传命兵出现在郭勋的面前,大声道,“巨石已经用完,若要守住城门洞,还望侯爷调拔更多的人手!”
郭勋瞪了这个小兵一眼,沉声道:“告诉他,无人可派,行,也得守;不行,也得守!”
在两人的对话中,数百名伤重未死的两族战士,哀鸣声不断传来,在一片厮杀声中,显得非常刺耳。
在城门上,郭林被两个蒙古人左右攻击,他的一个亲兵连忙来援,砍杀一个蒙古人,却被另一个蒙古战士一刀割在咽喉上。这个忠心无二的亲兵睁大双眼,倒在地上。
郭林一刀砍在那个蒙古人的小腹上,拖出无数的肠子和血肉。那个蒙古人看上去也就十八、九岁,痛得惨叫起来,但随即就被郭林一刀砍在颈上,死得不能再死。
“父亲,我要援兵!”郭林怒了,因为他的亲兵已经快要全部死光了,“援兵!我要援兵”
郭勋吐出一口血痰,指了指北城门附近的五千余明军,笑道:“都在此处了。”
郭林的心在滴血,家族费尽心血培养的数百名家将,就快要断送在这个破城门上。他一脚踢飞那杆象征着身份的亮银枪,捏紧手中的长刀和木盾,狠声道:“父亲,那咱俩就一起死在这儿吧!”郭勋淡淡一笑:“那得死出点样子来,保不准皇上会让你那八岁的弟弟继续当这武定侯!”
郭林看着源源不断上来的蒙古大军,一往无前地杀了过去,他本就生得高大威猛,打了半日,染了无数血迹,用“有如天将一般”来形容他也不为过。
看到郭林都冲到最危险的第一线,明军们都被他的武勇所鼓舞,纷纷怒吼着,跟在郭林的身后,朝那群蒙古人杀去。
从最后一个蒙古人的身体中抽出长刀,看着卷曲的刀刃,郭林正准备英勇地放眼四望,顾盼自雄,不料一支长箭呼啸而至,一下子穿透了他的身体。
“你能够被本汗亲手所杀,”小王子缓缓放下手中的长弓,看着城头那个杀了自己数十名勇士的明军大将,冷冷说道,“也算是荣耀。”
郭林的身体并没有倒下,而是一把折断箭杆,脸上露出彪悍的血色,一刀挥出,砍断一个蒙古士兵的五根手指,让这个刚刚爬上城头的倒霉蛋摔死在城下。小王子身后的将领们群箭飞出,一支、两支、三支。数十支箭,几乎不分先后地插入李大少的身体,令他那强壮的身躯猛地后仰。
倒地之前,离他近在咫尺的郭勋,看到郭林的嘴角,挂着一丝苦笑。“不。。。”郭勋痛苦的叫着要不是亲兵拉着恐怕早就冲过去了。
攻上城门的蒙古兵,都被郭林带人杀死了,侥幸生存的明军们,发出一声巨大的怒吼。“战斗,才刚刚开始。”小王子看着兴奋的明军们,将手一挥,身后的几员将领,便领队冲了上去。
一个兴奋过头的明军,正扛着军旗四处飞奔,被新上来的蒙古兵一箭射杀,他的身体软软地靠在城垛上,双手却用力地将军旗树起。临死的那一瞬间,在他的瞳孔里,是一面明黄色的大明龙旗。
把守的城门,终于被蒙古人攻破了。数条巨石倒下,砸死了数十名蒙古人,但更多的蒙古人却一涌而入,在狭小的城门洞里,与明军战成一团。
但是在这个狭窄的空间,匕首和短刀却是唯一的武器,双方的战士你捅我一刀,我捅你一刀地流着鲜血,双方纠缠在一起,杀得血肉横飞。
朱振的大腿上被蒙古人捅了一下,血流如注,几个亲兵拼死将他拖了出来,靠在城墙上,大口喘着粗气。
城门洞里的血战,不以朱总兵的撤退为转移,依然在继续着。人堆得太多,蒙古人冲不进来,明军也打不退蒙古人,近千人挤在一处,居然比巨石堵城门还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