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御书房集合了被朱厚照召集来的大明的军事大佬们,五军府都督王守仁,魏国公徐俌,英国公张懋,武定侯郭勋等。
而此时他们都在望着御书房刚刚堆砌好的地图沙盘,消化着朱厚照刚才说的消息,久久不能回过神来。
陛下要亲自去巡视边疆,小王子达延汗要南下攻打大明。还能不能让人过个好年了!
朱厚照看着诸位大佬,缓缓问道:“都说说吧,有什么应敌之策?”
大佬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尽皆默不作声。众人心里跟明镜一样,哪个敢先说话,肯定是会被朱厚照派去死守应州城,跟达延汗的五万大军死掐去,这可不是安步哲那个瘪三所能比的。
这么多年来驰骋在大明边关的小王子无一败绩,是这么好对付的么?死道友,不死贫道,反正打死也不开腔,就对了。
在场的人,哪一个不是有着显赫的身份,有地位,封勋是不错,但那也不能一根筋,犯不着抢着去送死。
郭勋见无人先说话,便出列说道“臣愿带着犬子替陛下守好应州”
行行行,你们都是公爵还有退路,没必要火中取栗。
第一个送死的道友出来了,第二个,自然也及时站了出来。
“微臣有一计策,望陛下能够参阅。”一直被朱厚照寄予厚望的王圣人,终于在关键的时刻站了出来。
“好,王爱卿说来给朕听听。”朱厚照高兴地笑了起来,这才是朕喜欢的好大臣嘛。
王圣人虽然还没有证道成圣,也还没有领悟“知行合一”的独门法器,因此还算不上打遍天下无敌手,不过对付小王子,朱厚照觉得王道友还是绰绰有余的。
“小王子用兵如神,”王守仁首先给对方戴了一顶高帽,然后又给皇帝戴了一顶,“但在陛下眼里,不过一跳梁小丑罢了。”
众大佬被王守仁这话跌破一地眼珠子:老王,你文人的风骨,到哪儿去了?怎么如今能够说出如此阿谀奉承之话。
刘瑾们一众太监都暗自看了王守仁好几眼:王都督你这是同道中人,以后要不带我们几个一起混,你主外,我们主内,双剑合璧天下无敌。
看着朱厚照的眼神越来越严肃,王守仁微微笑道:“达延汗他这是在自寻死路,怪不得别人。”
郭勋是第一个去送死的,见战友这么说,连忙捧哏:“王都督为何这样说?”
“劳师远袭,此乃用兵大忌;屯兵坚城之下,此乃大忌之二;以骑兵入群山之中,此乃大忌之三;内部不稳,此乃大忌之四!”王守仁果断地说道:“陛下,有此四大忌,小王子此次南下,必然失败,就算被他侥幸逃得性命,也必将元气大伤,诸子争位。”
一通胡吹大气的虚话,引得大佬们们连连点头,颇为振奋人心。不过大佬们那也是打过仗的,没见过猪跑,还没吃过猪肉么?一听便知道王守仁在吹牛皮,不过现在他是陛下的宠臣,不能直接怼,也乐意装作这主意很不错的样子。
可郭勋不这样想,他可是第一上前卖命的赶紧问道:“哎呦,我的好都督,到底如何应敌?”
王圣人不慌不忙地撩衣跪地大声说道:“微臣建议辽东参将萧滓,宣府游击将军时春,率军驻守聚落堡、天城。延绥参将杭雄,副总兵朱峦、游击将军周政,驻守阳和、平虏、威武等地不得出战。违令者重罚,宣府总兵朱振,参将左钦即刻出兵火速支援应州,若有延误者,以军法斩首示众,并传首九边!”
熟悉大同府和山西地理的郭勋,脑海里立即浮现出一幅军事地图,细思片刻,惊叹道:“关门打狗?”
好一个王守仁,好狠的心肠,好毒的计谋,好一个胆大妄为的绝户计!
同样熟悉军情的英国公张懋也立即反应过来,不顾君前礼仪,跪倒在朱厚照面前,大声道:“王守仁其心可诛!陛下万万不可采纳此计啊!”
王守仁却毫不在意,笑道:“微臣的计策,足以将小王子五万大军所属大部,皆留在我大明境内,不过这个计策唯一的坏处,就是陛下恐怕会受点小小的惊吓。”
张懋怒瞪着眼前的王守仁,很想上去狠狠的抽他一个大嘴巴子,然后再用刀砍上王守仁那么几下,方能解心头之恨,大声道:“陛下,不能听王守仁狡言,他居心叵测,置陛下于险地而不顾,还望陛下以江山社稷为重,万万不能以天子之躯身陷险境!”
土木堡之变这还没过去多少年,那些个随着英宗出征的勋贵们的血还没干呢?又想让他们去送人头,没门!
王守仁忽然板着脸,沉声喝道:“英国公,你口口声声,指责本官用心不良,你的居心,又良在何处?”
张懋啐道:“老臣一片丹心向陛下,天地可鉴,神鬼可查!可不像王都督你,陛下待你恩重如山,你却如此辜负君恩”
见两人争执不下,朱厚照一拍龙案,高声喝道:“够了,都给朕少说两句!”
见朱厚照发怒了,王守仁和张懋都跪在龙案前,不敢抬头,只听得朱寿问道:“郭爱卿,你来讲讲,为什么朕的两位重臣意见会如此南辕北辙”
刚被逼上前线的郭勋,只好再次充当和事佬,露出一脸苦涩的笑容,回道:“王都督这个计策,打的主意,便是将陛下您放在中间,四面开花,在蒙古大军包围圈之外再来一个包围圈,将蒙古人包围,所用诸将,皆是我大明的边关良将,是忠心无二之辈,也是与小王子混战多年的将领,此策虽然危险,成功的机会倒也不小,若是三大营能及时抄到小王子背面,小王子必不能轻易脱困;而英国公所言,则是怕陛下,万一途中被小王子。。。。。”
郭勋这话,虽然没说完但在场的基本上都知道了,陛下如果被逮到那就是英宗第二,大明又得打一场京城保卫战喽。
朱寿听完之后,没有立即下旨,既不处罚王守仁和是张懋,也不选择对敌方略,而是靠在龙椅之上,似乎若有所思。
而底下的所有人都在猜测着朱厚照会作何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