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直接攻打大同吧?”三子巴尔斯博罗特开始进言了
“我们全是骑军,去攻城?你想步安步哲那个白痴的覆辙吗?”阿勒楚博罗特啐了一口,不屑的骂道。他和老三虽然是一个老子但是如今老子身体不好,这汗位可只有一个。
“据内应所述,大同府城,只有不到两万人,占之,易如反掌!”巴尔斯博罗特瞪着弟弟,怒喝道:“你有何疑问?”
达延汗看了自己的儿子们一眼,知道他们心中那点盘算。蒙古的政治体制,跟大明完全不同。大汗虽然是最高统治者,但是王子们都有自己的影响力,甚至在各自的部落中,大汗的号召力,还没有王子们强。
牧民们也只认王子,不认大汗,因此草原之上,父子相残的惨剧,远远多于中原王朝。
就算自己的儿子有异心,在没有掌控大局之前,达延汗也不能处罚儿子,这一点,他清楚,自己的儿子也同样清楚。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明蒙大战还没开始前,就已经拉开了它的序幕
达延汗没好气地道“够了,根据内应的传来的消息,大明的皇帝会到大同来巡视边关。”
图鲁博罗特有些兴奋地说道“天赐良机啊父汗,明朝前段时间跟安步哲大战一场,元气大伤,如今大明皇帝是自己送到我们的嘴边,这块肉不吃太可惜了”
图鲁博罗特没有跟达延汗讨论内应的问题,因为内应是谁,根本就不重要,在大明和蒙古的大战中,何止一个两个,就算钻出来一两百个汉奸,那也是很正常的事。
达延汗点了点头:“不错,这正是我们的机会,所以本汗决定出击,我们的大军集结后往大明杀胡口方向一路往南”
“杀胡口?”图鲁博罗特吓了一跳,不明白自己父汗的战略意图急忙劝道“父王明狗的杀胡口可是易守难攻啊。想拿下杀胡口,父王我们也得用人命堆出来啊”
杀虎关古称参合口,唐朝称白狼关,宋朝称牙狼关。明朝为了抵御蒙古瓦刺南侵,多次从此口出兵征战,故而起名“杀胡口”。自从明朝隆庆五年,蒙汉“互市”以来,化干戈为玉帛,杀胡堡、得胜堡、新平堡马市重新开放,为了缓和矛盾,遂改名为“杀虎口”历史上的“走西口”的故事就发生在杀虎口。
杀胡口两侧高山对峙,地形十分险峻,两山之间开阔的河谷地带,自古便是南北重要通道。此时还没有正式修建杀胡口关城,但此处的长城,长、宽、高、厚都与其他地方不同,还有数道防护城墙。
明朝中期,此处战火不断,先后多次被蒙古人攻破。不过倘若明军防守得力,那么即使在无援的情况下,小王子达延汗也必将付出巨大的代价,才能攻占此地。
达延汗看了一眼自己的大儿子,知道这儿子军政谋略是远远逊色与其他儿子可却是最忠心自己的,只得详细解释道:“我们在杀胡口有内应接应我们,杀胡口现在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是天险了,我们一路南下,兵锋所指。。。。”
达延汗还没说完,阿勒楚博罗特却兴奋的借口说道“去大同,直接活捉明狗皇帝重现土木堡大战,我们也许有机会可以如先祖一般驰骋在汉人的土地上”
达延汗有些不悦的骂道“蠢货,那是下下策,我们这次的目标并不是大明皇帝所在的大同府城,而是南边的应州!”
“父汗打应州做甚?打下大同拿住大明皇帝不是一劳永逸”阿勒楚博罗特被骂,觉得丢了面子有些不服的问道。
达延汗面色阴沉如水看着他,半晌才幽幽地说道:“逼皇帝从阳和东逃京师,占了应州,便截断了大同、太原两府的交通要道,大明皇帝如果不想困守孤城,那么唯一的路径,就是走北道,沿着长城回京。”
“这对我们有何好处?”阿勒楚博罗特完全不明白自己父汗的战略意图。
“引狼入关,如此局势之下,皇帝不可能不逃,不然两条路都被断了,大同就是一座孤城!”达延汗胸有成竹地笑道,“追着大明皇帝的屁股打,逼得大明各地的援军不得不来,这些援军又不可能同时到达,自然可以一一击破,到时整个河北大地,都任由我们抢劫了。抢完之后,再北回草原,此时各路明军早已胆破,自然有惊无险。”
“大明朝廷能人众多不会没有人不能窥破此计,”阿勒楚博罗特不以为然地说道,“父汗想的过于简单了些吧?”
达延汗叹了口气,自己怎么会有这种儿子:“这种计策,自然人人可破,不过你可知,在大明将领丢了军队,顶多是丢官;若是丢了皇帝的性命,那就可是要被诛灭九族的,因而就算人人都能看破本汉的诡计,但他们大明也绝对没人敢将计就计,把大明皇帝当诱铒,只能乖乖送上门去,将手中的军队丢个一干二净。”
阿勒楚博罗特想了一会,这才明白过来,看着眼前的这位父汗,他背后却起了一层冷汗:是啊,大明皇帝的命,可比几十万军队重要多了,就算你们知道也没有,这是堂堂正正的阳谋。父汗不愧是能统一蒙古的大汗,那我做的那点事,岂不是。。。
“父汗,孩儿愿为先锋,请父汗允肯”阿勒楚博罗特微微俯身请求道。
达延汗很是满意自己儿子的态度,点了点头道“
此次南下,本王带本部人马二万人,阿勒楚博罗特带一万人当先锋,图鲁博罗特和格列博罗特各带了一万人,总计五万人。长生天在上,让我们父子同心,恢复祖辈的荣光”
“父子同心,恢复祖辈荣光”达延汗的儿子们纷纷大呼道。
如果此时有一只老鹰,横越长城的话,也许它能看见北京三大营军营中将士们纷纷准备行囊,即将北上御敌,也能看见无数的蒙古战士在草原上开始集结蓄势待发准备南下,一场蒙古和大明之间的大战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