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殿内,修葺一新的大殿里,还能隐约闻到涂料的味道。
和化学染料不同,大宋的染料发出的自然香味,虽然颜色并不鲜明、也容易褪色,可这味道确是怡人。
殿内,道人轻轻一笑,不做回答:“陛下既然已经知道了臣心中所想,臣还何必明说呢?”
“曹霜此人,虽然颇有战功,但此去统帅五万人,还是从来没有过的。况且他的资历,也还差上一筹。吾打算把他留在中央,等明秋进攻草原时,再委以重用。”
知道江河别有想法,李泌不再劝说,反正在他眼中,可堪此任者多得是。他这一趟也去了三韩,虽然没有深入,却也知道大概。
以三韩兵力,面对五万中央军,是完全没有还手之力的!
“臣此次回来,有些话要说。”
“长源你此次北行,历时数月,所见所闻,如同朕的耳目一般,千万不要自外了!”
“臣以为,陛下驻军洛阳,足有二十余万。洛阳虽然富庶,乃天下钱粮所在,可大军聚集,万一出事,调度不便。”
“臣请陛下移兵五万,到相州驻防,再移兵五万至昌邑驻防。如此,或可减轻中央压力!若陛下移军,京兆粮价必降,京兆之民深感陛下恩德。”
“嗯,长源说得在理,可朕怕这几个丘八不再我眼皮子底下待着,再闹出事来!况且”
“陛下多虑了。京中御史各个清正廉直,不会偏袒的。况且陛下耳目众多,一点事情不出连三日就到陛下耳朵里了。还可以轮换将士,一岁轮换一番,想来不会出什么大事。还有所裨益!”
“哦?有何裨益?”江河有些疑惑,调拨兵马能有什么好处?
“陛下,可莫要轻视士卒,他们之中最差的一个月也有二百钱的纯收入,可比多数大宋子民活得滋润。这十万士卒放在两地,算上军官俸禄一个月足有三千万钱的支出,多余的便不用臣细言了……”
听了李泌的话,江河才反应过来。原来自己手里的士兵,还能促进经济!
想来也是!这么一群有钱的军爷,放在哪里都能让小商小贩眼冒精光了。对餐饮、纺织各个行业都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消费可是被誉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这一年三个亿的消费,压在地方,完全可以极大的改善城市的发展。
“嗯,没想到长源还深谙此道。嗯这个建议不错,朕准了,即日发下圣旨,命两地官员做个准备。”
“对了,长源,你为何不让我在长安、南阳置兵?”
“因有关隘,恐为后世祸矣。”李泌轻松解释,更赢得江河频频点头称赞。
“长源此去,应窥得北方根底。此次回京,欲带上几日?”
李泌低头沉吟片刻,道:“臣此次回京,恐怕不能久留。”
“如何?还要回终南山里?”
“嗯,先去一趟,然后入蜀。”
“入蜀?”
“蜀地近来出来个通真道人,臣想着去会一会,顺道再为陛下看看蜀地民风是否归化。”
“也好,蜀地山川秀丽,是个不错去处。现在也过了雨季,不甚溽热。”
两人又谈论些蜀地趣事,李泌告退之后,江河也走出养心殿,乘着早就准备好的銮辇,过了大复道,前往致和殿中处理奏折去了。
。
汴州,东昏县。
自从江河把势力拓展至此,已经足足十年。十年间江河攻灭群雄,克定天下。仿佛天下初定,可这东昏县却早已平静了十余年。
虽然十年间朝廷的政令每次下达,县城外的城楼上就要挂几颗脑袋。可百姓对此非但没有恐慌,反而拍手叫好。
原因无他,城楼上悬着的,都是东昏县土豪劣绅的脑袋。而他们的田地,也被分了个干净。一户一倾,补足田亩。
家中殷实着,虽然没分到土地,可想这样的人家,整个东昏县也找不出一百家来。东昏县剩下的两万多户,家家田地都不足一百亩。
又何止是一百亩?平均下来,东昏县每户应有一百二十一亩地,可地呢?
东昏侯氏、孟氏、陶氏、韦氏四家就占了一万八千顷田,东昏县大半的土地都是他们四家的。
这样的日子本来也没什么,无非丰年饿肚子,饥年卖儿女,也能勉强过去。
可过了天正元年,江河对世家态度突然一变,关东一百多家世家全部被剥夺田产,接下来的数字更加夸张!五百家!
其中就包含了东昏县的四家,乃至还包括了一些只有十几顷田的地主,朝廷也全不放过,只要敢抵抗,全部杀头!
从那以后,东昏县才算是彻底安宁下来。
若说安宁,其实也不太安宁。毕竟田中来往,夯下界限。城中挤满了买牛的人。田中农夫也不知发起了什么疯,原来三日做完的农活,一日也就搞定了。
剩下的两日也不能闲着,到城里来,就算拾些牛粪用来堆肥,也不肯在家里闲着。更有甚者,为了捡些牛马粪便,日日往陈留城中去了。
才几年光景,东昏县的木匠、石匠是乐开了花。几年丰收下来,家家户户都不缺钱,纷纷盖起了新房。就连县城里原本荒废化为农田的土地,也有人建起了新房。
三年下来,县城里盖满了新房,也没能缓解百姓们的热情,就连城墙之外,都有不少新房建起。县令也在规划征发徭役,扩建城墙了。
不过这些,似乎都和索贵无关。自从当初授田,他在东昏县分到了七百亩田,不止如此,当县令得知他在战场上的功劳时,还邀请他担任城东乡的乡长。
可索贵有自知之明,他大字不识一个,如何做得了乡长,索性拒绝了县令的邀请,花了五千赏钱,在东昏县东购置上了一处宅院。
无事可做的索贵,拿着剩下的赏赐也无事可做,正好县里有家酒楼正在外兑,他便用剩下的赏赐接手下来,聘了一个掌柜打理资产,自己则逢着天气好的时候,便过去看看。
两年时间,一眨眼就过去,年底清账,是一个月比一个月赚得多。
再算上田里的产出,索贵一下子成了富翁。有钱之后,难免成了县里媒婆们眼里的肥羊。媒婆每日上门,把索贵家里的门槛踢掉了两副。
一个月后,索贵算是选上了中意人家。现在均田之后,东昏县家家都有百顷田,索贵找了个能识文断字的媳妇,年轻又漂亮。
成亲那天把索贵美得没边,可等第二天,索贵却又感到一丝悲戚。
夫人还以为是自己哪里没伺候好,来问时,才知道了索贵因何悲戚。
“家中父母,早年饿死,俺也不得不从军,本想寻个吃饭地方,没想到战场上搏来个富贵。可如今富贵了,爹娘往哪找呢?”
看着丈夫难过,虽然才做了一天夫妻,妻子也能感受到丈夫内心不甘,劝道:“夫君如今不是有我了吗?往后奴家便是夫君的亲人。”
抱着怀中碧玉娘子,索贵才停了悲戚。
次日,新娘为索贵找木匠做了父母灵位,索贵看了,才觉心中稍稍安慰。
两人日子过得红火,没过一年便生下了个大胖小子,索贵大呼后继后人之时,也奋起了心思,断不能让自己儿子吃了没文化的亏,整日围在儿子面前,教他读书。
可把索夫人看得乐得咯咯笑:“他才百天,你也太着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