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帐内,烛火跳动,林羽负手而立,眉头紧锁,凝视着悬挂在营帐中央的军事地图。经过连日苦战,朝廷大军虽已稳住阵脚,但徐敬业叛军势头依旧强劲,想要彻底平定叛乱,绝非易事。林羽深知,正面强攻损耗巨大,唯有从内部瓦解敌军,方能事半功倍。思索良久,他心中渐渐有了主意 —— 离间计,或许是打破僵局的关键。
林羽当即下令,召集军中最为足智多谋的几位谋士。不多时,谋士们鱼贯而入,营帐内顿时弥漫起一股紧张而凝重的气氛。林羽目光扫过众人,缓缓开口:“诸位,如今叛军势大,正面交锋难以速胜。我意从其内部着手,实施离间计,不知诸位有何高见?” 谋士们闻言,纷纷陷入沉思,片刻后,一位年长的谋士率先发言:“大帅,此计可行,但需对叛军内部情况了如指掌,方能找到破绽。”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
于是,众人围坐于地图前,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讨论。他们通过细作情报、俘虏审讯等渠道,对徐敬业集团内部的人员构成与权力结构进行了深入剖析。很快,他们发现,看似团结的叛军集团内部实则暗流涌动,以徐敬业为首的核心将领,在战略方向上存在着巨大分歧。
徐敬业的堂弟徐敬猷,性格果敢、野心勃勃,力主挥军北上,直取洛阳。他在营帐中慷慨陈词:“洛阳,乃天下之中,武媚政权的核心所在。一旦攻克,便能斩断武氏的咽喉,在政治上赢得巨大优势。届时,四方豪杰必将纷纷响应,我们的大业可成!” 他的话语点燃了一众将领的热血,不少人纷纷附和,渴望在北上的征程中建功立业。
而作为徐敬业心腹之一的骆宾王,此人向来以足智多谋和高瞻远瞩着称。此刻,他紧皱着眉头,毫不客气地反驳道:“诸位且看那江南之地,自古以来便是物产富饶、百姓富足之所,其地形更是险峻异常,可谓是易守难攻之绝佳要冲。我等应当首先在此处站稳脚跟,全力囤积粮草物资,并抓紧时间操练士卒。待到我方实力足够强大之时,方可徐徐图谋进一步的发展。若是此时贸然挥师北上,远离我们的根基所在,万一途中遭遇什么挫折或者失利,那么等待我们的必将是万劫不复的深渊啊!”
骆宾王此言一出,立刻得到了众多支持者的响应。他们纷纷挺身而出,引经据典,据理力争,试图说服其他人接受骆宾王的主张。一时间,双方你来我往,各执一词,谁也不肯让步分毫。如此一来,原本只是偶尔出现的意见分歧,如今却演变成了日复一日的激烈争论。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之间的隔阂也越来越深,往日里的和谐气氛荡然无存。
就在这剑拔弩张之际,林羽敏锐地察觉到了局势的变化。当他得知眼前的这番情景之后,心中不禁暗自窃喜起来。因为他深知,此时此刻正是自己所设离间之计得以顺利实施的最佳时机。于是乎,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林羽开始精心策划起下一步的行动来。
他先是从军中挑选出几位擅长书法之人,然后详细地向他们描述了徐敬业和骆宾王二人的字迹特点以及行文风格。接着,这些人便依照林羽的指示,小心翼翼地模仿起两人的笔迹,伪造了两封看似至关重要的信件。
第一封信,是徐敬业写给徐敬猷的。信中言辞激烈,满是对骆宾王等人的指责:“骆宾王等人目光短浅,只图偏安江南,错失直捣黄龙的良机。长此以往,大业难成。我有意寻机,将他们排挤出核心,望贤弟与我同心,共图大业。” 第二封信,则是骆宾王写给徐敬业的密信,信中充满了对徐敬猷的怀疑:“徐敬猷急于北上,恐是想抢立战功,图谋不轨。大帅务必小心提防,以免被其蒙蔽。”
信件伪造完成后,林羽挑选了一名身手敏捷、擅长潜行的士兵,命其趁着夜色,潜入叛军营地。那士兵如同一道黑影,在营帐间穿梭,巧妙避开巡逻岗哨,成功将两封信件分别放置在徐敬猷和骆宾王的营帐之中。
第二日清晨,徐敬猷如往常一样早起整理营帐。不经意间,他瞥见案几上多了一封信件,心中疑惑,拿起拆开。随着目光的移动,他的脸色逐渐阴沉,原本温和的眼神中燃起了熊熊怒火。他将信件重重地拍在案几上,咬牙切齿道:“骆宾王,好你个鼠目寸光之辈!我一心为了大业,竟被你如此猜忌,连大哥也误解我!” 盛怒之下,他立刻召集自己的亲信将领,众人围坐,徐敬猷将信件内容告知众人,众人皆义愤填膺,纷纷叫嚷着要找骆宾王算账。徐敬猷强压怒火,说道:“此刻冲动不得,我们需商议对策,不能让骆宾王坏了我们北上的大计。” 众人纷纷点头,营帐内一片嘈杂。
与此同时,骆宾王也在自己的营帐中发现了那封伪造的密信。他看完后,脸色瞬间变得铁青,双手颤抖,怒不可遏地将信件揉成一团:“徐敬猷,你好大的胆子!为了一己私欲,不顾大局,竟妄图借大帅之手除掉我。大帅也真是糊涂,怎会轻信他的一面之词!” 骆宾王越想越气,立刻召集自己的支持者,众人听闻此事,也是群情激愤,纷纷要求骆宾王去找徐敬业讨个说法。骆宾王深吸一口气,说道:“走,我们这就去找大帅,让他评评理,看看究竟是谁在误国误民!”
徐敬业正在营帐中思索战局,忽见两拨人马气势汹汹地赶来。徐敬猷和骆宾王各自带着亲信,一进营帐便开始互相指责。徐敬业看着眼前混乱的场面,心中一惊,待接过两人递上的信件,仔细查看后,顿时百口莫辩。他虽觉事情蹊跷,但两封信就摆在眼前,加上平日里两人在战略上本就争执不断,如今更是火上浇油。徐敬业试图解释,可双方都在气头上,根本听不进去。营帐内,争吵声、叫骂声此起彼伏,混乱不堪。
最终,徐敬业集团内部矛盾彻底激化,再也无法调和。徐敬猷一怒之下,率领支持自己的兵力,毅然踏上了北上直取洛阳的征程。他们一路浩浩荡荡,军旗飘扬,所过之处张贴檄文,呼吁各方有志之士响应他们的行动,推翻武媚政权。而骆宾王则带着自己的人马,留在江南,开始紧锣密鼓地修筑工事、训练士卒,试图将江南打造成固若金汤的根据地。
林羽得知徐敬业集团分裂的消息后,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站在营帐外,望着远方,心中明白,叛军内部的分裂,为朝廷大军平定叛乱创造了绝佳的机会。他转身回到营帐,迅速召集将领,重新调整作战部署,准备对两派叛军分别展开凌厉攻势,向着彻底平定叛乱的目标大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