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姬依旧不害怕,反而还笑了起来。
“陛下,我话都还没说呢,你怎么就知道我是要说阿娇和彘儿的亲事?我要说的就是荣儿的婚事,彘儿都定下婚事了,荣儿还没有定下婚事,像样子吗?”
天子这才松了一口气,知道栗姬不是要胡闹,他就跟着笑道:“荣儿的婚事确实该提起来了,你看好谁家的小娘子啊?”
栗姬看了一眼馆陶长公主,面带得意。
“陛下,你说昌平长公主家的阿雅怎么样?”
“阿雅?”,听到栗姬这样说,天子有些震惊,却又觉得不意外,这是栗姬能干出来的事情。
要是知道阿姊在她这里碰壁以后,又去找王氏了,栗姬什么都不做,事情才奇怪了。
看样子,栗姬也是和阿姊杠上了。
只是这一门亲事…………
天子摇了摇头,看着栗姬面带严肃,“栗姬,别胡闹!”
栗姬不干了,“陛下,我怎么胡闹了?荣儿是太子,太子妃的出身不能差吧!连彘儿定下的新妇都是阿娇,阿娇身上可是有翁主的封号,还有汤沐邑。要是给荣儿定下的太子妃在身份上低了,换做外面不知道的人看了,不还得以为你不待见荣儿?”
栗姬这个话一出,天子顿时都又不知道应该说什么了。
要是栗姬的话一点儿道理都没有,纯属胡搅蛮缠,他自然直接斥责栗姬胡闹,就可以把这个事情过去了。
但是在这个事情上,栗姬的想法还真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
要是太子妃的出身比不上其他人,怎么压得住人?
就算知道栗姬这个做法,有和馆陶长公主斗气的想法在里面,天子也不能说栗姬完全在胡闹。
不过真要同意这一门亲事,肯定也不行。
天子知道,要是同意了栗姬的想法,栗姬和馆陶长公主只能斗得更厉害。
要是这一次栗姬输了,馆陶长公主把面子找回来了,后面说不定就安稳了。
天子还是想着皇室一团和睦好,并不乐意天天你争我斗的,弄得乌烟瘴气。
当然,天子也了解栗姬,知道他要直接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栗姬肯定不会满意。
栗姬要是能明白以和为贵,有时候退一步也没什么,当初阿姊找上门主动示好的时候,也不会那样说话,反而把阿姊得罪的更狠了。
因此天子只是说道:“阿雅这个孩子自然是好,身份上也合适,就是年龄上小了一些,真要定给荣儿,荣儿什么时候才能把人娶进门,你不想早点儿抱孙子啊?”
栗姬还真不急,在她心里面能出一口气,让馆陶长公主没有面子,这个事情反而更重要。
再说了,就算太子妃短时间内不能有孩子,其实也不耽搁她抱孙子啊!
就像薄皇后从做太子妃到做皇后,也一直没有过孩子 ,宫里面的孩子又少了吗?
于是栗姬便似笑非笑,“陛下,你不会是偏心吧!真要说年龄不合适 ,怎么也是阿娇和彘儿更加不合适,你连这一门婚事都同意了?荣儿和阿雅的事情,凭什么不同意?”
天子心中只觉得一堵,认为栗姬实在是太不给自己面子了,他就不信自己都这样说了,栗姬不明白自己的意思是什么。
却要拿彘儿和阿娇的事情,非得逼着他同意这门亲事。
偏偏栗姬把话说到明处了,他还真不好再次以年龄不合适的理由,拒绝这一门婚事。
毕竟荣儿和阿娇的年纪差不多,要不然当初阿姊也不会想着要把阿娇定给荣儿。
至于昌平家的阿雅,他要是没有记错的话,和彘儿更是同一年出身的孩子。
本来男子娶妻,新妇小上几岁,都是十分正常的事情,反倒是新妇年长很多的事情少见。
如果只看年龄的话,他同意彘儿和阿娇的婚事,却反对荣儿和阿雅的婚事,确实是一个很没有道理的事情。
但是就这么同意了,天子还是有些不愿意,明明这门亲事一看就是栗姬在赌气,总不能真拿长子的亲事去赌气。
第一个孩子,又已经被册封为太子了,关于太子妃的人选,天子还是想着要精挑细选,而不是凭着栗姬的性子来。
看着栗姬这里是说不通了,天子便看了一眼长子,又看了一眼昌平长公主这个妹妹。
然后才笑道:“你胡说什么呢?我怎么就偏心了,彘儿和阿娇的事情,可是彘儿自己喜欢,阿姊乐见其成,‘金屋藏娇’都快传得人尽皆知了,我自然就同意了。荣儿和阿雅的婚事,怎么也得问问荣儿,还有昌平妹妹的意思吧!”
婚姻大事,没有小娘子自己来说的,问的还是父母的意思。
昌平长公主自然不会有意见 ,事情原本就是她和栗姬商量好的。
只不过是馆陶长公主和王夫人那里,馆陶长公主肯定和天子更亲近,有什么话就是馆陶长公主说,不管同不同意,也更好说一些。
至于昌平长公主和栗姬这里 ,有个什么事情,由栗姬来开口的话,就要更加方便一些。
所以听到天子这样说,昌平长公主也只是笑,“荣儿这么好的孩子,只要陛下舍得,我有什么不愿意的。”
天子也不意外昌平长公主的话,尽管说没有事先得到消息,但是想也知道栗姬和昌平长公主私底下已经商量好了。
就算没有商量好,做太子妃这样的好事,昌平长公主也不可能拒绝啊!
天子就没有想过昌平长公主会拒绝,主要看的是太子刘荣,想要这个儿子自己拒绝,不能真把自己的婚姻大事当成儿戏,由着他阿母拿去斗气。
便看着长子,问道:“荣儿,你怎么说?”
胤礽也算是经历过不少事情,算是看明白天子的意思了,知道要怎么回答,天子才会满意。
可是偏偏这个事情,他还真不能按照天子的意思回答。
不管天子高不高兴,先把婚事定下来,总归也是好事。
“儿子听阿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