晌午时分,萧玉辰将铁钩之事暂且放在心底,转身回了学堂。
一进学堂,他便察觉到今日的学生又少了几个。原本就不多的十几个学生,此刻竟只剩下七八人。几个孩子正歪歪斜斜地坐在那里,有的昏昏欲睡,有的小声说笑,见他进来,这才勉强坐直了身子。
\"李教谕,可知那几个孩子为何没来?\"萧玉辰走到正在整理书简的李文明身边,低声问道。
李文明抬起那张憔悴的脸,苦笑道:\"回先生的话,这在我们安西城,再寻常不过了。这些孩子大多家境贫寒,有时要帮衬家里生计,便会缺课。有些干脆就不来了。\"
\"那他们的父母就不管吗?\"
\"唉......\"李文明叹了口气,\"在这安西城,能让孩子来上学的,已经算是开明的了。大多数人家,都觉得读书无用。与其在这里浪费时间,不如早些学门手艺,或是跟着父母做生意。\"
他顿了顿,又压低声音道:\"更何况,这些日子城里不太平。那些江湖人士、胡商走卒,三天两头就要闹出些事端来。做父母的,自然更担心孩子的安危。\"
萧玉辰若有所思。他想起早上在铁匠铺看到的情形,那些忙碌的学徒,确实大多都是十三四岁的少年。在这个年纪,中原的孩子还在读书习字,这里的孩子却已经开始学习谋生的手艺了。
\"不过......\"李文明突然压低声音,\"萧先生,我听说最近有些人在暗中宣扬什么'天命已失'的说法。那些不来上学的孩子中,有几个就是受了这些话的影响。\"
萧玉辰心中一动:\"此话何解?\"
\"具体的我也不太清楚。\"李文明左右看了看,\"只是听说,有人在说什么'文道已衰',读书习字都是无用之功。甚至还说,这大疆朝气数已尽,迟早要改朝换代......\"
说到这里,他突然意识到自己说得太多,连忙住口:\"萧先生别往心里去。这些都是些市井流言,不足为信。\"
萧玉辰点点头,没有再问。但他心中却已掀起了惊涛骇浪。这些流言,分明就是那些前朝余孽在暗中散布的。他们不仅要从武力上颠覆大疆,更要从根基上动摇人心。
而这小小的学堂,竟成了他们蛊惑人心的第一道战场。
\"李教谕,这些缺课的学生,可有他们的住处?\"萧玉辰合上书册,沉声问道。
李文明闻言一愣,随即露出为难之色:\"萧先生是想去家访?这......\"
\"有什么不妥吗?\"
\"实不相瞒,\"李文明搓着手道,\"这些孩子的父母都很固执。前些年我也曾上门劝说,却都碰了钉子。尤其是张三那一家,他爹是个脾气暴躁的车夫,上次差点没把我轰出来......\"
见萧玉辰神色坚定,李文明叹了口气:\"更何况,这些穷苦人家,能吃饱饭就不错了,哪里还在乎读不读书?萧先生何必自讨没趣?\"
\"教化之道,贵在坚持。\"萧玉辰淡淡道,\"还请李教谕告知张三家的住处。\"
\"那......城北青石巷,靠近城墙根的那片棚户区。萧先生要去的话,可得当心些。那边龙蛇混杂,不太平......\"
下午,萧玉辰按照李文明的指引,来到了城北。
一入青石巷,扑面而来的便是一股混杂着腐臭与污水的气味。狭窄的巷子里堆满了垃圾,墙角处不时有老鼠窜过。两旁低矮的房屋歪歪斜斜地挤在一起,看上去摇摇欲坠。
路过一处积水坑,几个衣衫褴褛的孩童正在嬉戏,见到萧玉辰这个陌生人,立刻警惕地躲到一旁。他们的眼神中既有好奇,又带着几分戒备。
\"这位先生是找谁啊?\"一个蓬头垢面的老妪倚在门框上问道。
\"请问张车夫家在哪里?\"
\"哦,老张啊。\"老妪指了指巷子深处,\"最里面那间破屋子,门口晒着件破衣服的就是。不过这个时辰,老张应该在城门口拉车......\"
萧玉辰道了声谢,继续往里走。越往里,环境就越发恶劣。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发霉的味道,头顶不时有污水滴落。两旁的房屋几乎要贴在一起,遮住了大部分阳光。
\"这哪里是人住的地方......\"萧玉辰暗自摇头。
终于,他看到了老妪所说的那间破屋。比起其他房屋,这里更显破败。门框歪斜,墙面斑驳,门口晾着一件打满补丁的衣服。透过半开的门缝,能看到屋内昏暗的光线。
正犹豫要不要进去,突然听到里面传来一阵剧烈的咳嗽声。
\"谁啊?\"一个虚弱的女声响起。
\"夫人在家吗?我是安西学堂的先生,来看看张三......\"
话音未落,一个面容憔悴的妇人已经出现在门口。她穿着一身褪色的粗布衣裳,脸上带着病容,但看到萧玉辰时,眼中还是闪过一丝警惕。
\"先生来做什么?\"她咳嗽着问道,\"要是为了张三的束修钱,实在是......\"
\"夫人误会了。\"萧玉辰连忙解释,\"我是新来的先生,见张三这些日子没来上学,特地来看看。\"
妇人愣了一下,眼中的戒备稍减:\"先生请进吧,屋子简陋,别嫌弃......\"
萧玉辰跟着妇人进了屋。屋内光线昏暗,除了一张破旧的木床,一个缺了角的桌子,就再无其他家具。墙角堆着几个破筐,里面放着些杂物。唯一值得一提的,是桌上摆着一本残破的《三字经》,显然是张三用来读书的。
\"夫人贵姓?\"萧玉辰轻声问道。
\"免贵姓刘。\"妇人咳嗽了几声,\"先生请坐。\"
简单寒暄几句,萧玉辰才了解到这个家的困境。张大力是个脾气暴躁的车夫,每日在城门口拉车谋生,勉强糊口。刘氏身子不好,常年咳疾缠身。张三能去学堂读书,全是刘氏坚持的结果。
\"他爹总说读书无用,\"刘氏叹气道,\"可我就想着,让孩子多识几个字,将来也好......\"
话未说完,外面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
\"娘!娘!\"一个稚嫩的声音响起,\"今天领到圣安了!\"
门帘一掀,一个瘦小的身影冲了进来。正是张三,只见他浑身脏兮兮的,但脸上却洋溢着兴奋的笑容。他身后跟着一个魁梧的汉子,正是他父亲张大力。
\"两口袋白米呢!\"张大力也是一脸喜色,\"那些圣教的人说了,只要跟着他们念经,每月都有圣安领......\"
话说到一半,他猛地发现屋里还有个陌生人。张大力的脸色立即沉了下来:\"你是谁?\"
\"在下是安西学堂的先生,来看看张三......\"
\"学堂的先生?\"张大力冷笑一声,\"我们这种人家,就不劳先生操心了。请回吧!\"
\"大力!\"刘氏急忙劝阻,\"先生是好意......\"
\"好意?\"张大力粗声打断道,\"读书有什么用?能当饭吃吗?你看看圣教多好,不但给米给钱,还教人修行。比那些只会念死书的强多了!\"
他瞪着萧玉辰:\"先生请回吧,我儿子以后不去学堂了。\"
萧玉辰看了看张三,只见男孩低着头,眼中闪过一丝不舍。他正要说什么,张大力已经上前一步:\"请回!\"
那股子凶狠劲,显然是不达目的不罢休。
萧玉辰暗叹一声,只得起身告辞。临走时,他注意到张三手里还紧紧攥着那本《三字经》。
\"圣教......\"走出巷子,萧玉辰眯起眼睛。原来如此,他们是用这种方式蛊惑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