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萧玉辰早早就到了太极殿外。
虽然只是个六品翰林,但因为\"未来文圣\"的身份,他也获得了早朝的资格。只是按照规矩,品级太低的官员只能在殿外等候,若有宣召才能入内。
晨光熹微,文武百官陆续到来,鱼贯而入。萧玉辰站在殿外,看着这些朝中重臣昂首阔步地走过。
忽然,一阵喧哗声传来。
萧玉辰抬头望去,只见一个身材高大的青年正从远处走来。那人一身玄色锦袍,腰间系着一条白玉带,举手投足间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贵气。
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那张脸。剑眉星目,鼻若悬胆,唇红齿白,说是潘安再世也不为过。只是那双桃花眼中带着几分慵懒,嘴角挂着一丝似笑非笑的神情,让他整个人看起来透着一股浪荡不羁的气质。
\"五皇子来了!\"有人低声说道。
萧玉辰心中一动。原来这就是京城中传闻的安亲王周安。
只见周安大步流星地走来,身后跟着几个侍从。他走路时带着几分散漫,与其他官员刻意端着的威严姿态截然不同。
\"咦?\"周安似乎注意到了萧玉辰的目光,突然停下脚步。
萧玉辰连忙低头行礼:\"臣萧玉辰,参见五皇子殿下。\"
\"哦?\"周安眼中闪过一丝兴趣,\"你就是那个未来的文圣?\"
不等萧玉辰回答,他已经大笑着摆摆手:\"行了行了,别拘礼。本王最烦这些虚礼。\"
说着,他已经大步走进了太极殿。只留下一股若有若无的酒香,和几声爽朗的笑声在晨风中回荡。
萧玉辰直起身,若有所思。这位五皇子,倒是与传闻中的不太一样。虽然举止散漫,却透着一股子豁达与洒脱。
而且......萧玉辰眯起眼睛。那看似醉醺醺的眼神中,分明藏着一丝极为清醒的锐利。
这样的人,真的如外界传言的那般,只是个纨绔子弟吗?
正思索间,一个小太监匆匆跑来:\"萧大人,陛下宣您入殿!\"
\"诸位爱卿。\"周允的声音在太极殿中回荡,\"西北边陲,出了大事。\"
文武百官顿时屏息凝神。
\"无生圣教死灰复燃,在西北各州县传播邪教,蛊惑百姓。\"周允面色凝重,\"近日更是煽动教徒洗劫村庄,杀害官员,已有三个县城陷入混乱。\"
\"什么?\"
\"岂有此理!\"
群臣哗然。
\"陛下!\"兵部尚书萧定邦第一个站出来,\"此等叛逆,当立即派兵镇压!臣请陛下准许,调集西北三镇兵马,围剿这些乱党!\"
\"不可!\"户部尚书李元达出列,\"西北三镇兵马,本就是为了防备北蛮南下。若是调去围剿教徒,边境空虚,岂不是自毁长城?\"
\"那依李大人之见,该如何处置?\"萧定邦反问,\"难道眼睁睁看着这些叛逆为祸乡里?\"
\"臣以为,\"翰林院首席大儒张怀瑾缓缓开口,\"此事当以安抚为主,剿灭为辅。\"
群臣纷纷侧目。这位大儒素来深谋远虑,他的话向来值得一听。
\"无生圣教能在西北兴风作浪,必然是那里的百姓有所不满。\"张怀瑾继续道,\"若是一味用兵,只怕会适得其反。\"
\"张大人说得有理。\"礼部尚书李云章沉声道,\"老夫也以为,当先派官员前去体察民情,安抚百姓,再徐徐图之。\"
李云章作为当世大儒,他的话自然分量十足。一时间,不少官员都点头称是。
\"体察民情?\"萧定邦冷笑,\"这些叛逆已经杀害官员,洗劫村庄,还有什么好体察的?必须立即派兵镇压,以儆效尤!\"
\"萧大人此言差矣。\"张怀瑾摇头,\"当年先帝平定无生圣教,不也是先派官员安抚,后用兵剿灭?若是一味用强,只怕会激起更大的动乱。\"
殿中一时陷入沉默。
先帝平定无生圣教的往事,众人都还记得。当时若不是先安抚了大部分教徒,后来的剿灭行动也不会如此顺利。
\"陛下,\"刑部尚书杨承泽出列,\"臣以为,当派一个得力大臣前往西北,全权处理此事。此人既要有安抚之能,又要有决断之力。\"
\"说得好。\"周允点头,目光在群臣中扫过,\"诸位爱卿以为,谁可担此重任?\"
群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无人应声。
西北苦寒,又要面对叛乱,这可不是什么美差。更何况,一旦处理不好,就会沦为朝野笑柄。
萧玉辰站在殿外,听着殿内的争论,若有所思。这西北之行,看似凶险,却未必不是一个机会。只是现在还不是表态的时候,且看陛下如何决断。
\"陛下,\"萧定邦再次出列,\"臣请命前往西北,为陛下分忧!\"
周允看了他一眼,嘴角露出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诸位爱卿。\"他缓缓开口,\"朕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
\"朕决定,\"周允目光落在五皇子身上,\"命安亲王前往西北,全权处理此事。\"
\"啊?\"周安一愣,随即大声道,\"父皇,儿臣不去!\"
殿中群臣面面相觑,有人暗暗摇头,有人偷偷冷笑。萧玉辰站在文官班列中,默默观察着这一切。
\"为何不去?\"周允声音冷了下来。
\"父皇,\"周安一脸委屈,\"这京城多好啊!有花楼,有酒肆,有......\"说到这里,似乎意识到什么,急忙改口,\"有诗会,有讲学,儿臣正要跟几位大儒讨教呢!\"
\"哦?\"周允冷笑,\"你跟哪位大儒讨教?丽春院的花魁,还是醉仙楼的小倌?\"
群臣中发出几声压抑的笑声。
周安讪讪道:\"父皇,那西北苦寒,又要对付叛乱,多危险啊!随便派个大臣去就是了,何必要儿臣去呢?\"
\"放肆!\"周允猛地拍案而起,\"你可知道你在说什么?\"
殿中顿时鸦雀无声。
\"朕的儿子,竟然怕危险?\"周允怒极反笑,\"你可还记得你的封号?安亲王!这个'安'字,是让你安于享乐的吗?\"
周安低下头,不敢作声。
\"你整日在这京城胡闹,朕已经忍你很久了。\"周允冷声道,\"如今西北有难,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你却推三阻四,真是枉费朕对你的期望!\"
\"父皇......\"
\"够了!\"周允厉声打断,\"此事就这么定了。你即刻启程,前往西北。若是处理不好......\"
他目光如电,扫过周安:\"就别回来见朕!\"
周安还想说什么,却见父皇眼中寒光闪烁,顿时噤若寒蝉,只得跪下:\"儿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