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玉辰站在书房中,看着墙上母亲的画像,眼中闪过一丝复杂。
\"母亲,儿子已经为您讨回了一个皓命。\"他轻声道,\"可这远远不够......\"
他走到窗前,看着远处的宫墙。那里,住着一位与萧定邦相交莫逆的天子。每次朝会,他都能看到萧定邦在百官之首的位置,那般意气风发。
\"二十年的君臣之情,岂是那么容易就能撼动的?\"萧玉辰冷笑一声,\"更何况萧定邦还有那份救驾之功......\"
他在书房中来回踱步。如今的处境,着实让他感到憋闷。虽有文圣之名,却只是个翰林院的六品官员,每日不过是校阅文书,批改奏章。
\"留在京城,就永远活在萧定邦的阴影下。\"萧玉辰自嘲地笑了笑,\"就算将来真的成了文圣,在朝中也难有大的作为。\"
他走到书案前,翻开一本地图。辽阔的疆土上,有无数的机会在等待着有志之士。
\"或许......\"萧玉辰的手指在地图上游走,\"我该换个思路了。\"
与其在京城这个牢笼中挣扎,不如去外面的世界闯荡。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只有离开这个处处受制的地方,才能真正施展抱负。
\"母亲......\"他看着画像,\"您当年最恨的,不就是被困在这座冰冷的侯府中吗?\"
萧玉辰提笔写下一首诗:
\"京华困锁身,壮志难酬时。
不如远游去,天地任我驰。\"
【叮!检测到宿主创作诗词,文气值+100!】
\"是啊......\"萧玉辰放下笔,\"何必执着于向萧定邦讨一个说法?这京城之外的天地,才是我真正该去的地方。\"
他已经听说,西北边陲正值用人之际。那里虽然环境艰苦,却是建功立业的好去处。只要有真才实学,就不愁没有施展的机会。
\"等我在外闯出一番事业,再回来收拾这些烂账也不迟。\"萧玉辰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总比在这里寸步难行要强得多。\"
这个想法一经产生,就让他感到无比轻松。是啊,何必要在这个处处受制的地方蹉跎岁月?天下之大,又何止京城一隅?
\"母亲,\"他对着画像深深一拜,\"儿子暂时不能为您报仇,但请您放心,总有一天,我会带着足够的力量回来,让所有伤害过您的人付出代价!\"
窗外的月光洒进书房,萧玉辰的身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坚毅。他知道,这个决定意味着要暂时放下仇恨,但为了更长远的目标,这是值得的。
\"且让我先积累实力。\"他看着窗外的月色,\"等到真正成为文圣那一天,我要让整个萧家,都为当年的事付出代价!\"
就在萧玉辰思索未来计划的同时,皇宫深处的御书房内,一场足以改变他命运的密谈正在进行。
\"陛下,\"从龙密卫首领薛刚单膝跪地,\"西北边陲传来密报,无生圣教又开始活动了。\"
周允正在批阅奏章的手微微一顿。这个名字,他已经很久没有听到了。自从先帝时期剿灭无生圣教的主力后,这个曾经叱咤一时的邪教,似乎已经成了历史。
\"说下去。\"他放下手中的朱笔。
\"据密报,最近半年,在西北各州县,都出现了无生圣教的踪迹。\"薛刚沉声道,\"他们打着普度众生的旗号,在民间传播教义。\"
\"具体情况如何?\"
\"这些教徒白天隐藏在百姓中,夜里则聚集在一起诵经念佛。\"薛刚道,\"表面上看是劝人向善,实则......\"
周允眼中闪过一丝寒芒。他太清楚这个\"实则\"意味着什么。当年无生圣教也是这样,以传播善道为名,暗中蛊惑百姓,最后酿成大祸。
\"实则如何?\"
\"他们暗中散播'天命已失'的言论,说什么'圣教复兴,改天换地'。\"薛刚顿了顿,\"而且,根据密探打探,这些教徒中,似乎混入了一些可疑的人物。\"
\"可疑?\"周允的声音陡然冷了下来。
\"是。\"薛刚压低声音,\"有密探发现,在一些秘密聚会中,出现过使用前朝官话的人。\"
御书房内的气温仿佛骤然降低。
周允站起身,走到窗前。窗外的宫墙巍峨,守卫森严,但他知道,真正的威胁往往来自看不见的地方。良久,才缓缓开口:\"查清楚了吗?这些人与前朝余孽可有关联?\"
\"回陛下,暂时还未查实。\"薛刚道,\"这些人行事极为谨慎,而且都是以传教为掩护,很难找到确凿的证据。\"
\"不过......\"他停顿了一下,\"属下怀疑,无生圣教的死灰复燃,恐怕不是偶然。\"
周允转过身,目光如炬:\"你的意思是?\"
\"前朝余孽蛰伏多年,一直在寻找东山再起的机会。\"薛刚分析道,\"而无生圣教在民间本就有些影响力,若是被他们利用......\"
\"传旨下去,\"周允眼中寒光闪烁,\"着令西北各州府衙门严加防范,密切关注无生圣教的动向。\"
\"是。\"
\"另外......\"周允沉吟片刻,\"派出我们最得力的密探,一定要查清楚,这些教徒背后,到底是不是有前朝余孽在操控。\"
\"若真是前朝余孽......\"他的声音冷得像冰,\"朕要让他们知道,妄图复辟的代价!\"
\"遵旨。\"薛刚应声,却没有立即退下。
\"还有事?\"
\"陛下,\"薛刚迟疑道,\"属下以为,光靠密探打探消息还不够。若是能派一个得力的官员去西北......\"
周允眼中闪过一丝思索的神色:\"你说得对,这件事确实需要一个合适的人选......\"
\"陛下可是想到了合适的人选?\"薛刚小心翼翼地问道。
周允负手而立,目光透过窗棂望向远处。良久,他才缓缓开口:\"安儿最近如何?\"
薛刚一愣,随即明白陛下说的是五皇子安亲王。想到近日从密探那里收到的消息,他不禁皱眉:\"回陛下,五皇子这段时间......\"
\"说。\"
\"五皇子近日常在秦楼楚馆出入,前日还在醉仙楼与人斗酒,闹得满城风雨。\"薛刚迟疑道,\"今日一早,又在丽春院......\"
\"够了。\"周允抬手制止,眼中闪过一丝疲惫。
御书房内一时陷入沉默。
五皇子周安,自幼聪慧过人,但性情放浪,不守规矩。这些年来,他几乎踏遍了京城大大小小的青楼勾栏,与那些下九流的人物称兄道弟,让朝中不少大臣都对他颇有微词。
\"正好。\"周允突然开口。
\"陛下?\"
\"明日早朝,朕要宣布一件事。\"周允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决然,\"让安儿去西北吧。他在京城待得太久了,是该出去历练历练。\"
薛刚一惊:\"可是陛下,五皇子他......\"
\"朕知道你想说什么。\"周允转过身,目光如炬,\"正因为他这些年声名狼藉,才更要让他出去见见世面。\"
\"这西北边陲虽然苦寒,却是个磨砺人的好地方。\"周允继续道,\"若是他能在那里立下功劳,也能洗刷掉这些年的恶名。\"
薛刚还想说什么,却见周允眼中已经露出不容置疑的神色。
\"你先退下吧。\"周允挥了挥手,\"明日早朝自有分晓。\"
\"是。\"
薛刚退出御书房,夜色已深。他望着天上的明月,心中暗暗思忖。五皇子这些年在京城闯下的祸事不少,这一去西北,不知是福是祸。
只是这样一个声名狼藉的皇子,若是没有能臣辅佐,恐怕难当大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