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事堂内。
老头抬头向门外瞄了一眼,确定没有到动静了,才撇撇嘴,似满不在意地自语。
“就这情况,哪怕准你俩住一起三个月,我看都不见能滚到一起去!也不知道谁家教的孩子,谈个对象搞的像洪水猛兽……
“真到那天,怕是会觉得天都塌了。”
……
说来不舍的情绪,在真正分别后又会立即消散无踪,就像有些事情尚未做起来时,人总会觉得患得患失。
姜墨四处打量着自己简陋洞府,此刻心情却是轻松了很多。他整理思绪,将矛盾心理一扫而空,重新坚定信念。
此世重来一遍,不是为了重蹈覆辙,而是为了确认自身的道,以此走向遥远的彼方。
看来,和孟初染保持距离是势在必行的策略,就这么几天的相处,一心向道的决心都松动了很多。
温香软玉果真是能消磨意志啊……
姜墨利用打扫洞府的时间,彻底将心境平复了下来,接着拿了个蒲团,盘坐着清点一应物件,并打算规划一下往后修行。
两套做工精良的修士法衣,七本基础修行功法和一本基础法术大全。三枚品质优良的凝气丹,和辟谷丹若干。
以及一块身份腰牌。
仙门的身份腰牌也是储物法器,但必须在引气入体后开辟识海,才能使用。
姜墨翻阅了一遍七本基础修行功法。
与记忆一致,其中五本是某一种灵根属性的修行功法,剩余两本是综合类的功法。
二者没有太大差距。
综合类的功法,任何灵根属性的修士都可以修行,效果中庸平和。
前者则必须具备某种属性灵根的修士才可以修行,修炼速度会略高于综合类功法。
但其属性特征单一,若非天灵根修士,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根基。
姜墨没有犹豫太久,与上辈子一样,选择了其中的一门综合类功法。
《回春诀》。
听说《回春诀》由于名称过于寻常,又是综合类功法,所以入门弟子选择甚少。
而实际上,回春一词暗含惊蛰之意。是脱胎自惊蛰仙宗核心传承功法之一《太素仙诀》的顶级炼气期功法。
目前姜墨拿到手的,仅有炼气期前三层的对应篇章,后续需要等修为突破才可领取。如此就能增强功法外流的难度。
姜墨继而看向手边的一应丹药。
凝气丹是炼气期必备的修行丹药,服用后能在短时间内提升感气吐纳的效率,加快修为提升的进度。每半年领取三枚。
辟谷丹则用于炼气期修士充饥。
所有这些炼气期的修行资源,皆是仙门暂时性的免费提供。
届时成功晋升内门的修士,便可免去在外门学院消耗的所有资源费用。
部分肄业的修士,就会被安排至仙门各大基础产业进行义务劳作,直至偿还完在学院期间的修行费用,才可以自行决定去留。
肄业是指在十五年的积累下,仍旧不具备成为筑基修士的希望与潜力。即是说外门学院至多只能待十五年。
这部分肄业的修士,大多是四灵根。
想来那位秦师兄,大抵也是四灵根,存在肄业风险。好在他运气不错,能在最后关头完成修行课业。
必修课业没法过关,一样会导致肄业。
仙门的格局里,必修课业是修士的素质与理念。不具备这些,即使成为筑基修士,那也是不合格的。
就像是“功法解析”这门必修课,是学习如何去理解和解释功法。
假如这门必修课不过关,后续接触到更高深的功法可能就不求甚解了。
好在仙门留了后门。
考核不过,学分来凑。就是怕出现修炼天赋极佳,但理论知识稀烂的极端情况。
姜墨无需过多考虑这些东西,毕竟没有理由把学过的东西,重新再学一遍的道理。
他计划等到完成引气入体,达到练气一层后,就去领取相应的必修课教材,再偶尔象征性地去听听传功长老的必修课。
如此,就差不多足够。
现在最紧迫的,是怎么加快修炼速度。
理论上来说,三灵根需要九年左右的时间能够修炼到练气后期,晋升内门后,在仙门的助力下,有望三年内筑基。
这是建立在苦修上的理论。
在前世时,姜墨碍于少年心性,修炼谈不上多么刻苦,从学院毕业耗费了将近十年,后来筑基又用了四年多。
近乎十五年完成筑基。快三十岁的姜墨和孟初染,以天地为媒,结为道侣。
孟初染那时说,她等这一天等了很久。
确实太久了。
久到姜墨错过了太多机遇。
每三十年开放的仙门秘境、古修遗府的现世、蓬莱岛仙会……
这些仅限或最低为筑基修士,才能参与的机缘,就是在这些年内相继出现。等到姜墨成功筑基的时候,机缘早已溜走。
假如能早些修成筑基,前往这些秘境洞府寻得哪怕是一花一果,都有可能加快结丹的进度,替往后元婴之道争取更多时间。
问题在于——
姜墨即便苦修,也至少要耗费十二年的时间才能成功筑基。届时,能参与的就只有距今十五年后的蓬莱仙会。
蓬莱仙会是蓬莱仙岛组织的仙门论道。
金丹和筑基皆可参与,蓬莱仙岛会赠予期间表现出众者,一些有益修为的天材地宝。
但即使在十二年内筑基,能去参加仙会,绝大可能也是去充当陪衬。
蓬莱仙会上的筑基期,多数是五大仙门的年轻弟子。年轻人哪有多少修道感悟,不会真有人想和谐的坐而论道吧?
手底下见真章才是常态。
为此就算再有自信,一个刚晋升的筑基初期修士,面对一群后期乃至巅峰,也不敢说能有什么出众表现。
姜墨要想赶上这些机缘,就必须在原有的理论时间上再度压缩。
理想情况是,八年内完成筑基。八年筑基,就算天灵根都相当勉强。
姜墨顿时倍感压力。
他取出一枚凝气丹,皱眉思索许久,等到心头有了些算计,才将凝气丹含在唇齿,遂开始引气入体。
看来,只能先从丹药方面着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