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仙宗。
该名称取自二十四节气的惊蛰。
惊蛰,春雷始鸣,万物生机盎然。其内传承术法皆有新旧轮换,生生不息之意。
似乎是为贴近惊蛰本意,仙门便选址在层峦叠嶂之间,最靠近霍闪霆霓的地方。
惊蛰仙宗除去主峰惊蛰山,另有十一座门庭,皆以二十四节气为名。每座山峰也都有一位金丹后期以上的大修士坐镇。
惊蛰十二峰,便是惊蛰仙宗的全部底蕴。
姜墨一行人来到主峰惊蛰山。
惊蛰仙宗的外门设立在主峰,入门弟子只有完成所有修行课业,并达成一定条件后才可进入十二峰,成为内门弟子。
所谓的条件很简单,就是修为提升至炼气后期,且具备成为筑基修士的潜力,以及通过仙门必修课业的考核。
仙门将现有修炼体系的理论与实践,归纳总结成了各种门类的修行课业。
像是必修的课业就有“功法解析”、“术法运用”、“修仙八艺基础”等。
学生们只有完成必修课业,才能结业。
以此作为晋升内门的条件之一,成为内门弟子后,才有机会接触到仙门的核心传承。
姜墨和孟初染在惊蛰仙宗的外门学院,就待了将近十年的时间。
这种培养体系,山河书院是先例。后来另外四家都觉得方案不错,也就跟着照搬。
通常也只有五大仙门会这么搞。虽说外门学院不过三五百人,但积累下的修行资源,也不是小宗门能承担的。
……
韩巡被送去了杂役堂。
姜墨和孟初染,则在秦石不辞辛劳地带领下,参观了外门学院全貌。
在两位重修大佬的记忆中,外门学院后来经过数次翻修,早就面目全非,现在回看却是有种故地重游的感觉。
秦石讲了起很多有趣的学院轶事,全程都表现得相当热情。
告别之际,姜余本想赞叹师兄热心肠。
谁想这位秦师兄,却是在他耳边悄咪咪地提醒道,待会有管事找他给领路师兄的打印象分,让他记得五星好评。
姜墨顿时满头黑线。
他这才明悟,师兄不过是想要点学分。
秦石应该是必修课业的考核没过,缺少晋升内门所需的绩点,不得已只能做些宗门事务赚学分来补,以备结业。
尚未结业的外门弟子,只能够接取极少部分的宗门事务,完成后可获得高额学分,升仙台领路就是其中一种。
但僧多粥少,通常很难抢到这类可以获得学分的宗门事务。
秦师兄作为幸运儿,自然相当看重任务完成度和交接后的任务评估。
这决定他能否晋升内门。
秦石离开后,姜墨和孟初染却不着急,继续漫无目的。即使相对沉默无言,但他们都能感觉到彼此间,有种呼之欲出的情绪。
这种情绪名为不舍。
稍后完成弟子铭牌的记录和分发,他们就能各自领到一套必修课业的教材、一间简陋的单人洞府,以及一份修行资源与杂物。
还将迎来一次或长久,或短暂的离别。
修仙是枯燥的,仙者亦非侠士,没有仗剑天涯的洒脱,没有替天行道的肆意。
哪怕斩妖除魔,也不过是修士漫长生命长河中的一片击石浪花,长期奔涌的,是永无止尽的闭关修炼。
他们并非沉不住气少年少女,甚至各怀心事,决心要加紧修行,要弥补遗憾,要争取把前世结业所需的时间缩短一半。
两人记不清游荡了多久。
最终还是来到了外门执事堂,见了到那位有些眼熟的外门执事老头。
姜墨忽地想起一件趣事。
那年,两人也都不舍分离,少女双眸红润嗫嚅许久,才鼓起勇气,带着哭腔大声地向执事老头请求道。
“老、老先生,我们两个有婚约在身,住在一起也没问题的……”
不出意外地,少女受到了训斥。
骂得很难听。
想起往事,姜墨难掩喜色,眉头一挑,便走上前去,轻拍了一下木桌招呼道。
“老头……”
执事老头瞪起犀利的眼神。
“咳……老先生,晚辈有个不情之请。”
“没得谈,甭想!”
“是这样,我跟她呢,青梅竹马,有婚约在身,我也不放心她一个人住。老先生你行个方便,把我俩安排住在一起怎样?”
姜墨用极快的语速讲出提议。
执事老头揉了揉眼睛,重新看了眼姜墨,好似没能完全反应过来。
孟初染眨巴眼睛,相当意外。
说好各自一心向道的,怎么就同居上了?还有,这台词怎么听着这么耳熟?
“前辈……您这是默认了?”
“呸!伤风败俗!”
执事老头狠狠地啐了一口,随后翻出一应物品,共两份,依次推到两人面前,又说道。
“你们年纪尚小,留着元阳与元阴对修行大有裨益,过些几年再说……”
姜墨顿时满头问号。
我在等脏话连篇,你在等什么?
等过几年!?
姜墨始终想不明白,这次又是哪里的大道涟漪影响到了执事老头的态度。
继而带着疑惑,离开了执事堂。
门口。
两个人仍旧沉默无言,这种状态从上次孟初染哭过一场后,就一直保持至今。在三天的航行中,他们也甚少交谈。
似乎就像在家中说好的那样,踏上修仙路后就各奔前程,再无夫妻名分。
于沉默的尾声——
孟初染抬头看了眼姜墨,就欲迈步离开。
转身,一步……
“小笼包!”姜墨赶忙出声呼唤。
孟初染停住脚。
她快速地眨着眼,似在掩饰慌乱,等回头时,却已然装作一副似羞似嗔的模样。
“不是说过不要这么叫我的嘛!”
“呃……你爹嘱咐过,不能让你受人欺负。所以,有什么困难你可以来找我。”
姜墨觉得除了情急下的称呼不太合理,其余的发言大抵是没什么问题的。
青梅竹马之间,这点关照也没什么。
“嗯,你也是。”
孟初染小声回应后就离开了。
她想藏起发烫的脸颊,所以走得很快。
读懂氛围,对孟初染不是难事。
她知道,两个人都不是因为别离而不舍,而是在恐慌别离后的情感冷却,何况还有凡间的约定作为前提。
情急中的特殊称呼,显露出他的慌乱,哪怕把氛围搅得尴尬,他也想在别离之前留下些什么。这印证着他不想让感情冷却。
这让人欣喜,却难免为此慌乱。
假如那个猜测是正确的,也许他现在也一样,内心满是矛盾。
害怕失去,又害怕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