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湿的工装裤
林夏抹了把糊住视线的雨水,安全帽檐不断淌下的水流在工具箱表面汇成细小的溪流。电缆沟里漫溢的泥水已经没过大腿,腐烂的枯叶混着柴油味直往鼻腔里钻。
\"小林!把10号扳手递过来!\"五十米外的变压器旁,王师傅的吼声穿过雨幕。她咬住手电筒,在工具箱底层摸索金属的冰凉,工装裤膝盖处的补丁又被电缆支架勾出新的裂口。
这是她入职国家电网的第七个月,也是第七次在暴雨夜被紧急召回。当初放弃华为offer时,导师惋惜的眼神历历在目。\"电网稳定,适合女孩子\",母亲的话像根温柔的刺,扎在她收拾行囊的每个深夜。可没人告诉她,浙大物理系硕士的学历,在分配岗位时竟比不过办公室张主任的外甥——那个三本毕业的男生,此刻大概正在值班室吹空调。
\"小心!\"王师傅突然拽住她的腰带。林夏这才发现自己的雨靴正卡在生锈的钢筋网里,工具箱里的零件叮叮当当滚进污水。她突然想起昨天整理宿舍时,从箱底翻出的泛黄证书——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金牌,红丝绒封面沾了霉斑。
黎明时分回到检修站,林夏的高烧终于冲破布洛芬的防线。更衣室的镜子映出个荒谬的画面:刘海结着泥绺的安全帽下,浮肿的眼皮下垂着青影,曾经在实验室调试超导磁体时都不曾颤抖的手指,此刻连衬衫纽扣都扣不上。
\"38度9,必须休息。\"医务室的老杨把体温计举到窗边。林夏盯着他白大褂上的红十字,忽然想起大三那年支教,那群追着她问闪电原理的山里孩子。教室后墙的荣誉榜还贴着她手写的物理公式,蝉鸣声中,穿碎花裙的女孩在黑板上画下第一道抛物线。
暴雨在第八天转成细雨。当林夏跟着检修车来到千岛湖西线的23号铁塔时,浓雾正从竹林深处漫上来。六十米高的输电塔隐在云里,工具包、安全带、脚扣总重十四斤七两——这是上周她在宿舍称过的。攀到第四级横担时,右膝旧伤突然抽搐,工具箱撞在角钢上,三枚m12螺母旋转着坠入深渊。
\"当年我徒弟就是这么摔断肋骨的。\"午饭时,王师傅捧着搪瓷缸,目光掠过她磨破的掌心,\"你们高材生啊,本该在实验室搞研究......\"老人剩下的半句话被山风吹散在林涛里。林夏低头扒拉着冷掉的盒饭,米粒间浮出毕业典礼的场景:导师将优秀论文证书递给她时,镜片后的眼睛亮得像发现新粒子。
转机出现在白露那天。教育局人才引进的宣传单飘进值班室,初中物理教师岗位赫然标注\"硕士直接面试\"。报名表需要本科成绩单,她翻箱倒柜找出蒙尘的档案袋,奥赛金牌滑落的瞬间,窗外检修车正鸣笛出发。
最后一次爬铁塔是在霜降。林夏特意把长发编成麻花辫盘进安全帽,工具包侧袋装着昨天收到的面试通知。当她在五十米高空拧紧最后一块连接板时,晨雾突然散开,山峦间浮动着金色晨曦,输电线路向着远方无限延伸,如同少年时代演算过的电磁场方程。
\"同学们请看,这道滑轮组问题其实和电网检修......\"三个月后的县中教室里,林夏用检修案例改编的物理题引起阵阵惊叹。窗台上,学生送的绿萝舒展着新叶,玻璃映出她白衬衫上的银灰色领针——那是用从铁塔上拆下的旧螺母打磨的。
下课铃响起时,林夏翻开备课笔记,夹在其中的老照片上,穿工装的自己正在电缆沟里仰头微笑。裤腿的泥渍早已洗净,但那些穿越暴雨与铁塔的日子,终究成了讲台下少年们眼中最生动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