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莲想了想,觉得完颜沙里质的“身份证明”必须送给马大元帅,如果遇到什么障碍,可以拿出完颜沙里质的“身份证明”进行搪塞。
心中想过,红莲将昏迷中的完颜沙里质挪到距离大树五六十米远的地方后回到大树跟前按动机关,没入地道之中。
孙莫领着马超5人下完九十九级台阶,展现眼前的是一条顺溜的通道;指着顺溜的通道对马超5人道:“南青城斋宫的地下通道是宋真宗朝修建的,完颜宗翰占据这里后;由完颜沙里质督工对入口、出口重新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的入口、出口有多少只有完颜沙里质自己知道!”
顿了下郑重其事道:“老朽给太上皇送饭不走这条通道,直接从火头军厨房下面的那个入口进入;树皮洞口这里老朽还是头一次见到!”
马超笑声呵呵道:“多亏有孙老爹带路,我们下到地道里面后也没有迷路!”
孙莫笑了笑,道:“马大帅无需夸奖老朽,老朽在南青城斋宫生活了几十年,这一点贡献还是能够做到的!”
孙莫说着,用眼神数了数走在一起的几个人,惊呼一声,道:“不对,少了一个人!”
马超笑道:“孙老爹眼神真好,您没有说错,我们是少了一个人她是红莲;红莲姑娘没有下到地道里面来,她在外面陪完颜沙里质呢!”
马超幽默地讲出红莲在外面陪完颜沙里质的话,话音一落,便听后面响起急骤的脚步声;却是红莲了上来。
“红莲你怎么没有守在外面!”李师师惊诧不已地问了一声:“杀了四个金兵卫士,将完颜沙里质打晕;她要是醒来的话会怀疑我们的!”
红莲不屑一顾地笑着,道:“启禀夫人,奴婢将四个金兵的尸体掩藏在一处荒草丛中;又估计完颜沙里质一个时辰不会醒来,才将她的暗器竹笛和腰牌‘完颜沙里质女帅’送下来!”
郑斯文听得,慌忙从红莲手中拿过竹笛和镌刻着‘完颜沙里质女帅’的腰牌捧在手中端详半天,兴奋不已道:“红莲姐姐就是及时雨宋江,有了完颜沙里质的信物,我们就不用担心遇到路障!”
郑斯文说着话,跟在孙莫身后疾走一阵,见一座石板大门堵在通道中央;便就看向孙莫道:“孙老爹有没有打开石门的把握!”
孙莫想了想,道:“老朽有记忆,好像是按动石门左下角的一个小机关!进入这道石门,就是关押太上皇的地宫!”
孙莫一边说,一边走到大石门跟前摸索一阵;摸到开启大门的机关按了一下,石板大门向两边扯开来。
马超一行越过大门,孙莫又按动一个机关让其关闭起来;孙莫把手向前指指,道:“看见前面4个金兵没有?那是看守太上皇的卫士!”
孙莫说着对身后的马超几人道:“马大帅你们缓行,老朽过去给哨兵说明情况!”
郑斯文道:“孙老爹不可能说服四个哨兵,小可拿上完颜沙里质的“身份证明”;想他们不敢阻拦!”
郑斯文说着,带着高强、李文走到四个哨兵跟前,亮出三人的身份牌“神瑛侍者”、“高强比丘”、“李文沙门”,用女真语道:“我们来自天宫,奉玉皇大帝之命前来直播北宋太上皇宋徽宗的现实情况!”
哨兵头儿是个知了眼,看完郑斯文四人递上来的“天宫神使”牌,嘴里吃吃呐呐,郑斯文又拿出完颜沙里质的竹笛和“完颜沙里质女帅”的铁牌,道:“本来完颜沙里质将军给我们带队,可她在外面遭遇不明身份的人袭击,我们只好反客为主!”
知了眼睛哨头看过完颜沙里质的竹笛和腰牌,不敢造次;慌忙打开铁门上的牛头大锁,放郑斯文、马超几人进去。
马超、郑斯文几人进到暗室里面,经过一条悠长的走廊;看见一间透着灯光的暗室。
孙莫用手指头指了指对马超几人道:“你们那看,那就是太上皇居住的地下暗室!老朽过去向太上皇报喜!”
孙莫大步疾走向暗室方向奔去,高强、李文立即打开摄像机链接的智能手机进行现场直播。
直播前两人输入“北宋第八位皇帝被金将完颜宗翰关押在南青城斋宫地下暗室实况直播”。
网络弹幕接踵而至,署名歼35的网民迫不及待地发表言论:【宋徽宗被关在南青城斋宫地下暗室,完颜宗翰也太不是东西啦!快直播现场,老子倒要看看金奴如何虐待龙国的皇上。】
类似歼35网友的言论占了相当大的成分,郑斯文将马超喊到高强、李文两人身边,道:“大哥你看看后世网民对宋徽宗的看法,正能量的观众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马超看了几眼,长吁一声,道:“网民观点趋于一致,那就是不希望金人统治中原;希望宋徽宗能继续做皇上,创造《清明上河图》那样的盛世!”
马超话音一落,便见孙莫陪着宋徽宗走到暗室门口;马超举目去看,只见宋徽宗面庞圆润白净,仿佛是被宫中的山珍海味滋养而成;额头宽阔饱满,给人一种福相之态。
眼睛小巧而明亮,恰似丹凤眼一般,透着几分灵动与聪慧,只是在那温润的目光中,偶尔也会闪过一丝忧郁的神色。
他有着柳叶般的细眉,眉形修长而秀丽,为他的面容增添了几分文雅之气;唇上蓄着三撇小胡子,修剪得整整齐齐,彰显出他的精致与讲究。
郑斯文凝视着站立暗室门口的宋徽宗,脑子里立即浮现出电视剧中宋徽宗的形象:
宋徽宗在宫廷之中身着华丽的服饰,在正式场合,会穿上红色的公服;外袍圆领、大袖,袍下摆加横襕,脚蹬乌靴,腰佩革带,显得庄重而威严。
日常休闲时则偏爱道袍,身着青色或白色的道袍,衣袂飘飘,宛如仙人下凡,道袍上绣着精美的云纹和仙鹤图案,寓意着他对道教的尊崇和对仙境的向往。
宋徽宗举手投足间散发着一种与生俱来的高贵气质,那是长期处于帝王之位所养成的威严与自信。
当他弹琴作画时,神态专注而安详,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他和手中的琴弦、画笔,沉浸在艺术的世界里,忘却了一切烦恼和忧愁。
面对国家大事时,眼神中有时会流露出一丝迷茫和无助,似乎在政治的漩涡中迷失了方向。
马超、郑斯文一行迎上前去叩拜皇上,宋徽宗慌忙将他们拽起来,道:“失国之君不能承受!”
宋徽宗说着,瞅见站在马超、郑斯文身后的李师师,大张着嘴巴不知说什么才好。
李师师没有直面宋徽宗,而是站在幽暗的地方默默流泪;她面前站立的“囚犯”,正是她牵肠挂肚日夜思念的人;可李师师现在是马超的人,对往日的心仪之人只能敬而远之。
宋徽宗看清楚李师师是在暗暗流泪,可他顾不上她了;一把逮住马超的手拽到暗室之中坐下来,道:“马将军,你能来北宋拯救黎民,失国之君感激不尽,寡人之所以让孙莫将你喊回来,是有一件重要事情交代!”
马超紧握着宋徽宗的手道:“圣上你说,什么事臣下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鼎力完成!”
宋徽宗语重心长道:“宋太祖制作的大宋传国玉玺寡人没有传给赵恒,一直由宠臣张邦昌保管着;听说张邦昌要被金人立为大楚皇帝,传国玉玺不能再由他保存,马将军必须拿到手中;这就是寡人将你急急喊来的用意!”
郑斯文深深一躬,道:“太上皇好意我们领了,可马将军空口无凭;张邦昌怎么会相信他老老实实将传国玉玺交出来?”
宋徽宗想了想,笑道:“这个好办!寡人写幅字给张邦昌,他不会拒绝的!”
暗室里有文房四宝,完颜宗翰让手下摆进暗室,本意是想叫宋徽宗写几幅字作几幅画归他所有;可宋徽宗进入暗室后寸笔未启,现在马超一行赶来,文房四宝正好派上用场。
孙莫听说要动文房四宝,慌忙上前研墨;李师师也轻车熟路地将一张宣纸展开在桌子上。
宋徽宗端坐椅子上,饱蘸浓墨用清秀的瘦金体写道:“邦昌老兄,朕不幸落入金奴之手此生与兄见面遥不可及;三国锦马超受命于天赶来北宋解万民疾苦,还望愚兄将传国玉玺交付马将军,让马将军重振朝纲;恢复大宋雄风!”
郑斯文看过宋徽宗用瘦金体写成的信札,心中不禁思绪万千,寻思:从徽宗皇上的信札中,说明他相信张邦昌不会背叛大宋;这和郑斯文在后世的看到的一份考古报告十分契合。
张邦昌被金人扶植为伪楚皇帝,教科书定义为“头号汉奸“;但新出土的《汴梁城破实录》残卷显示,靖康二年(1127年)金军屠城之际,张邦昌以三策挽救危局:
1.保皇室血脉:暗中护送宋徽宗孙子赵模出城,为赵构建立南宋保留法统
2.护典籍文脉:假借编纂《大楚典章》,将开封府库中15万卷藏书转移至嵩山书院
3.阻金人暴行:以皇帝身份严令“禁戮儒生“,保全太学三百士子性命.停止对开封士族的集体屠杀。释放2000名被俘官员。允诺不破坏汴梁城墙
玉玺移交仪式壁画在张邦昌墓中发现,印证其“以玺换命“的战略布局。若无此举,中原士族或将遭遇比五胡乱华更惨烈的文明断层。
张邦昌曾经与金人签订了《黄河划界协议》,被正统历史学者认为是出卖北方疆土。
碑刻铁证:河北正定新发现《楚金盟誓碑》,真实条款令人震惊:1、金军不得越过黄河以南。2.伪楚政权管辖仅限于汴梁周边百里。3.所有州府官员仍由宋朝旧臣担任
这实为“划河缓兵“之计,为岳飞、韩世忠等将领赢得至少5年备战时间。现代军事学家评价:“堪比战国信陵君窃符救赵的宏观战略欺骗。“
郑斯文心中想过,不再做啥掩饰,自我介绍,道:“太上皇,小子郑斯文三人并非天宫神使;而是来自北宋之后897年的二十一世纪!”
郑斯文一边说,一边指指站立一旁直播的高强、李文两人,道:“他俩是郑斯文的战友,应后世亿万观众要求对太上皇的处境进行现场直播!”
郑斯文一边说,一边指着镜头里面的宋徽宗影像,十分尊敬地说:“太上皇的影像在镜头里面,你能看见,天上的神仙能够看见,后世亿万民众都能看见!”
宋徽宗看到自己的影像被摄入镜头,激动万分地说:“这么说后世的高科技飞速发展!”
郑斯文见宋徽宗悟性极高,便就不加掩饰地讲出自己是二十一世纪历史系大学生。
宋徽宗死死盯看着郑斯文,见他头戴狐狸尾巴,身披金兵铠甲,冷笑一声道:“老虎下山被狗欺,龙游浅滩遭虾戏,你小子休要来蒙老朽,老朽吃的盐巴比你吃的米粒还多!”
郑斯文嬉笑一声打躬作揖,道:“上皇你要相信,小子真是北宋897年后的大学生,同僚辈都很崇拜您,小子这才以天宫特使身份冒险来金营,对您进行现场直播!”
郑斯文说着,拿出《通关铁牌》、《二皇子鉄券》递上去道:“上皇你看,这是完颜活女、完颜宗宗望赐予的,还有时常在你身边晃动的完颜沙里质的身份证明——暗器竹笛和镌刻有‘完颜沙里质女元帅’的腰牌。”
郑斯文将几样物事捧在宋徽宗眼前,道:“几样信物和太上皇的形象,天下亿万观众能看见;你的先祖赵匡胤也能看见!”
“先祖赵匡胤能看到不孝子孙?”赵佶有点激动抓住郑斯文的手喋喋不休道:“寡人对不起先祖,见到先祖后当面谢罪!”
“能呀!不光赵匡胤能看到,秦皇汉武都能看到!”郑斯文欣欣然说着,打开智能手机播放录制好的影像。
赵佶看了几眼,脸上显出欣喜的笑容,道:“郑小哥从千年后来到宋朝?千年后的科技如此发达,能把人的模样录制出来播放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