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文举连忙开口道:“我记得前几日杨大人从襄州离开的时候,特意嘱咐我们几个多准备点粮食,说还要找我们买。”
说完便眼含希望的看着杨晨。
杨晨故作回忆了一会,随机点了点头。
“想起来了,是有这么一回事,不过记得不太清了。”
没等几人高兴,杨晨又来了一句:“但有一件事我倒是记得很清楚,就是你们的粮价不便宜啊!”
郑文举赶忙挤出笑容:“当时……当时也是没办法,卖给大人的价格确实是贵了一些。”
“但大人放心,这会的价钱绝对童叟无欺!也算是我们几个对大人您的赔礼道歉!”
“是嘛?”杨晨看了他一眼,继续道:“不过你也知道,朝廷给的赈灾银向来都不够。”
“本官要是在粮食上花的银子多了,那其它花钱的地方就不够用了,所以这粮价咱们还真得好好商量商量。”
郑文举眼睛转了转,谄媚道:“大人您先说个数?”
杨晨摸着下巴思索了一会:“一两银子一石。”
话音落下,还没等郑文举说话,他身后的几个掌柜率先不愿意了。
“一两银子一石?那不就是一百文一斗么!”
“不行不行,这也太少了!”
“是啊,你们城内的粮店都卖到三百文一斗了,你给我们的价钱还不到一半,你这不是欺负人么!”
郑文举这时也开口道:“是啊杨大人,一两银子实在是太少了,我们要是以这个价格卖给您,那真的是赔本的买卖!”
杨晨端起桌子上的茶杯抿了一口。
“赔本?不应该吧,我们杨家也涉及粮食的声音,我怎么记得从地主大户手里收粮食的时候,都是三四十文一斗呢?”
“就算是上等的好粮,也不过五十文一斗。”
“我给你们出一百文一斗,你们还赚了一倍呢!”
郑文举几人听后说不出话来,他们当然清楚自己收粮食时候的价格,一百文的价钱确实不少了。
放到平常时候已经是天价了,毕竟寻常粮食也就六七十文一斗。
但他们前阵子还以二百文一斗的价钱,卖给了杨晨一批粮食,赚的盆满钵满。
而且现在又看到城内还有卖三百文一斗的,虽说没看到他们卖出去,但这个价钱实在是调动他们心中的贪欲。
此时听着一百文的价钱,实在是觉得太低了。
杨晨其实也没打算以这么高的价格买,他也清楚这帮人是不会卖的,毕竟时候还是太早了,他们心中的压力还没那么大。
“要不你们回去再商量商量?我这还有公务,就不留你们了。”
郑文举见杨晨对这个价格不松口,而且态度还这么坚决,心中也有了几分火气。
好啊!那就拖着,看咱们谁能拖的过谁!
我倒是要看看你的粮食还能撑几天!
心中这样想着,脸上还是露出笑容:“那就不打扰杨大人了,我们回去商量一下。”
等他们走后,许正从屏风后走了出来。
“你怎么报的价钱这么高?就不怕他们答应下来?”
杨晨咧嘴笑了笑:“他们这么贪心,怎么会甘心一百文的价格把粮食卖了?”
“而且不要把他们逼的太狠,不然他们接受不了,很容易做出鱼死网破的事情。”
“一百文的价格其实也在他们的承受范围之内,只不过就是太低了一些。”
“但等他们下次再来找我,就不是这个价格了。”
顿了顿,杨晨继续道:“至于你说万一他们答应了怎么办?”
“我又没给钱,怕什么,反悔不就好了。”
许正闻言脸颊一抽。
“出尔反尔,非君子。”
杨晨轻哼一声:“我什么时候说我是君子了?”
“君子当光明磊落,当高风亮节,当坐怀不乱。”
“这些我一样也搭不上边。”
许正一时无言,他为官数十年,各路牛鬼蛇神都见过不少,不管是什么样的人都见过。
见过傲气凌人的,也见过谦卑有礼的,但还是头一次见过如此往自己身上“泼粪”的。
杨晨叹了口气,一时有些失意。
“你说说,我来这这么多天了,就没人想着和我这个安抚使打好关系,送几个美人过来?”
“弄得我现在天天晚上一个人睡,连个暖被窝的都没有。”
许正闻言,对杨晨的认识又多了一层。
这个人真是有够不要脸的。
这时杨晨突然转头看向许正。
“许大人,令千金出阁了么?”
许正闻言脸色一黑,冷冷道:“我女儿已经丧夫了。”
杨晨双眼一亮:“那更好了!”
许正一口气差点没上来,转身气冲冲的走了。
等到许正走后,杨晨从一旁的书中掏出来了一张图纸。
那个正在修建的水坝自然只是障眼法,是为了留住粮食用出来了的招式。
这种次次建,次次被毁的东西显然没有用处,杨晨自然也不可能只用这种东西来抵御洪水。
杨晨既然来一趟,总要留下来一些能够传世的东西。
比如一座可以传承千年依旧有效的堤坝。
更别说按照县志的记载,今年的丰水期还没到,显然还会有一场水灾。
他可不想前脚刚回到京城,后脚就收到八百里加急的消息,说渝州又被水淹了。
那确实有点丢人。
最主要的是百姓们实在是经历不起第二次水灾了。
另一边。
刚回到客栈的郑文举几人,终于控制不住义愤填膺的骂了起来。
“一百文,他也真开得了口!”
“这价钱分明是把咱们当冤大头了!”
“价钱这么低,我可不卖!”
郑文举也阴着脸道:“他若是不把价格提高,我宁愿这批粮食烂在这,我也不卖给他!”
然而这句话却没有引起其它粮商的附和。
毕竟这次的二十万石粮食,都是各家拼凑出来的,每家多少粮食都是有数的。
这里面就他郑文举的粮食最少,就算粮食烂了,也是他亏得少。
但其它几家掌柜可受不了,不管怎样也不可能看着粮食烂在粮仓里。
更何况这一批粮食,是他们不少的身家呢,若是最后两手空空的回去,那明年可就很难抢的过其它粮商了。
郑文举说完,也感觉出来了周围气氛的不对。
赶忙哈哈笑了两声。
“哈哈,我就是一时气愤,才被冲昏了头,说错了话。”
“你们放心,我既然是你们的会长,自然会尽力把你们的粮食都卖出个高价来!”
“咱们现在就等着,等杨晨他粮食吃光后来找咱们,到时候咱们一定要狠狠的宰他一笔!”
……
两日后。
这两天郑文举几人整日无所事事,满渝州城闲逛,清闲的很。
不过他们表面十分悠闲,内心却也焦急万分,就等着杨晨来找他们。
毕竟他们的粮食还在码头堆着呢,晚一天把粮食变成银子,他们就晚一天能安心。
与此同时,杨晨也在等着消息,他手中的粮食是真的不多了。
要不是最开始那几天,他雇佣百姓去各家粮店高价买粮,现在的粮食恐怕已经见底了。
这时,于国昌突然大步走了进来,满脸喜色。
“杨大人!杨大人!”
“好消息啊!”
杨晨离得老远就听见了于国昌的声音,顿时面露喜色。
见他进来赶忙给他倒了杯茶水。
“快坐快坐,是不是粮食的事?”
于国昌将茶水一饮而尽,粗犷的用袖子擦了擦嘴。
“是,我安排的人昨天潜入粮仓,去洒水的时候,发现粮食外层已经开始霉变了!”
“今日他们粮商的看守进去看粮,肯定能发现!”
于国昌轻哼一声:“想要不让粮食发霉,那就只能拿到太阳下面暴晒。”
“可渝州这的天气本来就潮湿多雨,更别提眼下还是五月份,别说晴天了,能不下雨已经是老天爷赏脸了!”
“他们这粮食,要么发霉发到底,要么就得赶紧出手才行!”
“好!好!好!”杨晨兴奋道:“那我就要看看,他们这些粮商能坚持到什么时候!”
“看看他们到底能不能承受血本无归的压力!”
……
事实确实如同于国昌所料。
看守粮仓的人早上起来,迷迷糊糊进入粮仓扫了几眼,当看到粮食上面的霉变后,顿时精神了起来,赶忙爬了上去瞪大眼睛仔细查看。
当看到那确实是霉变后,顿时脸色惨白,连忙跑出仓子,又去查看其它粮仓。
然而一连查看了几个粮仓,都在外层发现了霉变。
“坏了!坏了坏了坏了!”
“备马!我去通知掌柜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