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持续多日的阴雨天气终是消失不见,炽热的烈阳高悬于穹顶之上,蒸发了南京街道上残余的水渍,使得空气中有了一丝闷热感。
越过人头攒动的坊市,位于城池南侧的大功坊附近,乔装打扮过后的燕王朱棣正领着几名心腹亲兵,宛若巡街的五城兵马司兵丁,旁若无人的打量着道路两侧的府邸。
因为国朝建立至今不过二十余年,许多制度尚未完善的缘故,这些位于大功坊的府邸好似争奇斗艳一般,各家各户的装修陈设风格迥异,就连门前所摆放的石狮都不尽相同。
不过唯一的相同点,便是这些府邸门前大多有身材魁梧的家丁护院,一边清扫着门前的尘土,一边不动声色的打量着街道上的\"不速之客\"。
若非燕王朱棣身材魁梧,气质不同寻常,其身后的亲兵们也是虎背熊腰,眼神凛冽,一瞧便是行伍中人,只怕早就有不开眼的家丁护院上前驱赶了。
毕竟此地可是皇亲国戚,高官勋贵方才有资格居住的\"大功坊\",寻常百姓商贾焉有资格涉足。
\"嘿,估摸着就是这了。\"
约莫小半炷香过后,燕王朱棣猛然停住脚步,眼神殷切的盯着眼前一座门楣崭新,一瞧便是最近刚刚整饬修缮的府邸。
门楣上苍劲有力的\"曹府\"二字,格外引人注意。
\"马和,去叫门。\"
简单打量过后,朱棣便是扭头朝着身旁的随从吩咐道,而一名瞧上去约莫二十余岁,面白无须的侍者也是应声出列,蹑手蹑脚行至\"曹府\"门前,心中腹诽不已。
他虽然常年在北平燕王府伺候,但也知晓这南京\"大功坊\"乃是寸土寸金的地方,凡是有资格在此居住之人,身份必定不同凡响。
故此,武勋们通常会在府邸的门楣上冠以\"封号\",以彰显自己的身份,例如\"凉国公府\",\"颍国公府\"。
反倒是那些自命不凡的文官,为了区别于\"粗鄙\"的武将,仅在门楣上冠以自己的姓氏,不过在他的印象中,这朝中应当没有姓\"曹\"的重臣才是。
况且,即便是他消息滞后,以燕王朱棣的身份,也不至于屈尊亲自前来拜访吧?
这座府邸的主人,究竟是谁?
咚咚咚..
自说自话间,厚重的木门便被扣响,管家老刘狐疑的拉开了一道缝隙,盯着门前面白无须的\"马和\",以及在街道上含笑而立的燕王朱棣。
\"有北边的贵人来访,还请即刻通禀。\"不待老刘主动出声询问,这\"马和\"便主动自报家门,神情略有些倨傲。
他幼年时期虽是家境贫寒,食不果腹,且生活在数千里之外的云南深山,但架不住他\"时来运转\",在十三四岁的时候便随同朝廷的大军返回南京。
为了能够\"出人头地\",他咬牙受了宫刑,进入紫禁城当值,后被分配至燕王府当差。
靠着眼疾手快,聪明伶俐,他仅仅用了七八年的时间,便由燕王府打杂的小内侍,一跃成为燕王朱棣身旁最为得宠的内侍,深受燕王朱棣和燕王妃徐氏的信任。
靠着身后站着的燕王朱棣,他在北平的时候,谁敢不给他三分薄面?
\"知道了。\"
在马和错愕的眼神中,木门后的管家老刘并未因\"贵人\"二字而露出想象中的激动和惶恐,仅仅是点了点头,便重新将木门关闭,惹得马和愣在原地,不知所措。
\"哈哈哈哈,吃了闭门羹吧了吧。\"
眼见得府门重新关闭,自己信任的内侍也被拒之门外,燕王朱棣非但没有一丝不快,反倒是捧腹大笑,全然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
\"爷,这究竟是谁家啊,好大的架子..\"
挠了挠头之后,马和便是悻悻的回到朱棣身旁,并小心翼翼的打探着这府邸主人的身份。
他伺候朱棣也有七八年的时间了,深知朱棣因常年坐镇边塞的原因,性格很是火爆,少有像眼下这等平易近人的时候。
\"呵,待会你就知道了。\"
不置可否的摇了摇头,燕王朱棣不由自主的眯起眼睛,盯着门楣上那熠熠生辉的\"曹府\"二字微微失神,心情复杂。
这大功坊寸土寸金,唯有深受自己父皇信任和倚重的皇亲国戚和达官显贵们方才能够有资格在此居住。
故此,昔日那位曾与他同为锦衣卫诏狱\"阶下囚\"的曹先生如今已是今非昔比,彻底赢得了自己父皇的信任。
如此说来,岂不是自己的父皇也默认了曹先生在诏狱中,那番有些骇人听闻的言论?
一念至此,燕王朱棣便觉得身体里的血液隐隐有灼烧之感,呼吸也是随之沉重起来。
...
...
书房。
\"北边而来的贵客?\"闻听耳畔旁响起的声音,正在恶补洪武朝相关礼仪典籍的曹爽,便是有些愕然的抬头,盯着眼前神情同样是有些怪异的管家老刘。
\"小人听着,叫门的随从,确实有些北方口音..\"规规矩矩的点头称是之后,管家老刘便忍不住回忆起刚刚的所见所闻。
他认识曹爽也有一段时日了,自认为对这位\"智多如妖\"的公子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尤其是在\"人情往来\"这方面。
除却时不时便来串门的翰林学士\"刘三吾\",以及曾在鸿胪寺门前替他们解围的颍国公傅友德之外,这段时间再没有其余人前来拜访自己公子,他也从未听曹爽提过其他的亲朋故友。
\"有北方口音?\"
若有所思的低喃了一句之后,曹爽便是猛然自案牍后起身,清瘦的脸颊上涌现出一抹兴奋之色,随后便是疾步朝着外间而去,将仍在沉思的管家老刘吓了一跳。
说曹操,曹操到。
昨日晌午过后,有关于燕王凯旋归来的消息便是传遍了这南京城中的大街小巷,同样也传入了他的口中。
他刚刚还在犹豫,要不要主动前往燕王府\"拜会\"一番,却不曾想燕王朱棣主动\"送上门\"来了。
\"公子,当心脚下。\"
或许是没有料到曹爽竟会如此激动,直至曹爽疾步行至庭院,背影即将消失不见的时候,管家老刘方才反应了过来,随即便是一路小跑跟在其身后,心中忍不住琢磨起来。
要知晓,这些时日,即便是作为百官之首的翰林学士\"刘三吾\"亲自来访,眼前的曹爽也不曾如此激动,更别提疾步如飞。
如此说来,府外那位自北方而来的贵客,岂不是身份要比翰林学士\"刘三吾\"还要煊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