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关大唐什么事!大唐百姓也才刚刚没了饥馑之忧,还都没有吃饱饭!”
李蒙冷哼一声说道,“对付他们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臣服,要么灭亡!”
如此霸气的说辞,李世民不由得笑道:“此次阅兵之后,这些使臣都用了最卑微的词语向大唐表示臣服,不应该灭掉他们。如之奈何?”
“简单,那就只有倾销商品和文化入侵就行!”李蒙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毫不犹豫地说道。
李世民将吐蕃进献的玛瑙镇纸重重拍在案上,青铜烛台震得嗡嗡作响:“启明,此计未免太过阴鸷!《尚书》有云‘协和万邦’,岂能用商贾手段行巧取豪夺之事?“
李蒙指着李世民背后的世界地图说道:“陛下可记得前隋大业七年?高句丽使臣带着辽东舆图跪在杨广面前称臣,转头就在萨水坑杀三十万大隋将士!“
他又指向全球资源图,倭国银矿、澳洲铁矿、美洲橡胶、中东石油等标记刺得众人瞳孔收缩。
扫视一圈众人后,李蒙继续说道:“海外诸多宝物所在的地方,都还没有纳入大唐疆域,你们还将就什么巧取豪夺的狗屁道理!
“不是都给你们说过,国与国之间只有利益!现在大唐需要这些资源,而他们却又不懂使用,就不如让大唐帮他们开采,然后做成成品卖给他们。”
杜如晦眼珠转动,随后说道:“如此一来,他们怕是不会答应吧?”
“答不答应这事不由他们说了!”
李蒙双手抱胸,微微仰头说道,“大唐都他娘的有火器了,还怕他们不答应?难道将士手中的火器是烧火棍吗?”
“这怕是不妥吧?”高士廉一时间想法还没转变。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李蒙白了一眼后说道,“这句话难道是用来听的吗?以前不知道世界多大,现在知道了,难道你们不想把这些地方全都变成大唐疆域?”
“当然想了!”李世民立马回道,“只是四处征战,即便是现在大唐也承受不住举世皆敌的情况吧?”
“所以用先用商品倾销开路,然后用文化输出同化他们啊!”李蒙再次强调道。
李世民指着脚下的羊毛毯说道:“贤弟说的轻巧,这毛毯价比黄金,我大唐如何倾销?“
“这就得靠产业链降维打击。”李蒙从袖中掏出块巴掌大的怀表,“长安纺织厂现在每时辰能产羊毛呢料三十丈,成本不到吐蕃的十分之一。”
房玄龄接过样品细看,突然发现端倪:“这纹路...不是羊毛!”
“羊绒混纺技术。“李蒙打了个响指,“用三成羊绒掺七成棉麻,质感比纯羊毛更柔软。吐蕃人养一只羊要两年,我们工厂三天就能仿制出更好的。”
杜如晦突然拍案:“若将此物以成本价销往吐蕃...”
“他们的牧民全得饿死。”李蒙笑着接话,“等吐蕃畜牧业崩溃,我们再高价收购他们的羊毛原料——这就叫产业链上游收割。”
李世民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贤弟,这商品倾销和文化输出虽好,但具体该如何操作,还得仔细谋划。”
李蒙眼中闪过一丝自信的光芒,说道:“陛下,商品倾销方面,我们先从民生类商品入手。
“像咱们的棉布、塑料用品、还有那些价格亲民的日常工具,成本低、产量大。
“我们以极低的价格倾销到周边各国,把他们本土的手工业冲击得七零八落。
“就拿棉布来说,我们的纺织厂用自动化设备生产,效率比他们高得多,成本却低很多。
“他们的百姓肯定会选择物美价廉的大唐货,这样一来,他们本土的纺织业就会逐渐衰败,只能依赖我们的商品。”
房玄龄微微颔首,补充道:“郡王所言极是,但我们也要注意控制倾销的规模和节奏,避免引起他们的强烈反弹。而且,要确保商品质量,不能砸了大唐的招牌。”
李蒙点点头:“对,我们可以先在一些国家试点,观察他们的反应,再逐步扩大规模。同时,要加强对商品质量的监管,一旦发现有商家以次充好,严惩不贷。”
魏征突然冷笑:“若诸国察觉阴谋?”
“察觉得了吗?”李蒙指着窗外蒸汽机冒出的黑烟,“当新罗贵女以穿杭州丝绸为耻,当吐蕃贵族离了我们的精铁不会铸刀——这就叫工业文明的驯化。”
孔颖达明白了什么,睁大眼睛说道:“你这是要亡其史灭其文!”
“那不然呢?”李蒙冷笑一声,“文化输出,就得从他们的上层和底层同时入手。
“上层,我们邀请各国的贵族子弟来大唐学习,让他们在国子监里接受大唐文化的熏陶,学习咱们的礼仪、文化、科技。等他们回去,就会成为大唐文化的传播者。
“底层呢,我们通过商人、传教士,把大唐的文化和价值观传播出去。
“比如说,我们的商人在海外开店铺,不仅卖商品,还可以展示大唐的书画、诗词,举办文化活动,让当地百姓感受大唐文化的魅力。”
长孙无忌抚着胡须,提出疑问:“文化差异巨大,他们会轻易接受我们的文化吗?”
李蒙眼神坚定:“这就需要我们用一些手段了。我们可以利用他们对大唐科技的向往,引导他们学习大唐文化。
“比如说,我们教他们使用先进的科技产品,在这个过程中,融入大唐的文化元素。而且,我们可以翻译一些大唐的经典书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他们更容易接受。”
高士廉也开口道:“这文化输出,还得注意方式方法,不能让他们觉得我们是在强行灌输。”
“对!”李蒙蘸着茶水在檀木案上画圈:“第一步,用廉价工业品冲垮各国手工业;第二步,用奢侈品掏空他们的贵金属储备;第三步,用文化认同摧毁其精神根基——最多二十年,西域小儿出生第一声哭都是长安官话。”
李世民问道:“若遇顽固者?”
“咋地?那些火器是用来放烟花的?”
李蒙一脸嫌弃的样子说道,“翻一翻历史书,那些世家为了倾销商品,绝对会给陛下找出一条名正言顺的理由去征讨他们。”
高士廉继续提议道:“新罗今年购我瓷器超预算三成,可追加丝绸倾销。”
杜如晦阴恻恻补充:“据报吐蕃赞普沉迷长安戏曲,可特供限量版留声机——要价三十车青稞。”
房玄龄更狠:“臣请修订《藩商律》,凡用异族文字立契者,课以百倍商税!”
好嘛,果然是能在历史留名的人,用起计谋来真是心狠手辣。
李世民的手指在倭国银矿分布图上:“贤弟所言资源掠夺,可是要效法倭州银矿旧事?之后,总不能明目张胆地去抢吧?”
李蒙嘿嘿一笑:“当然不能干得太明显。就拿铁矿来说,我们可以以合作开采的名义,和那些有铁矿资源的国家签订协议。我们提供技术和设备,他们出场地和人力,开采出来的铁矿,大部分归我们。这样一来,既显得我们大度,又能实实在在地把资源弄到手。”
长孙无忌思索片刻后说道:“郡王此计虽妙,但他们要是不同意合作,或者在合作过程中耍心眼,该如何应对?”
李蒙冷笑一声:“不同意?那我们就展示下实力。找个由头,派军队在他们边境演习演习,吓唬吓唬他们。至于合作中耍心眼,我们在协议里把条款定得死死的,他们要是敢违约,就以违反协议为由,名正言顺地接管他们的矿场。”
杜如晦接着说:“这种合作开采的模式可以推广到其他资源上,像铜矿、煤矿之类的。而且,我们可以在当地培养自己的势力,让他们成为我们的眼线,随时掌握资源的开采情况。”
房玄龄点头表示赞同:“如此一来,大唐的资源储备将大大增加,对我们发展工业和军事都有极大的好处。但在这个过程中,也要注意和当地百姓的关系,不能引起他们的反感,否则容易引发民变。”
李蒙摆摆手:“这有何难?我们在开采资源的同时,给当地百姓提供一些工作机会,让他们能挣到钱。再时不时地搞点慈善活动,给他们送点粮食、药品啥的,收买人心。这样他们不仅不会反感,还会对大唐感恩戴德。”
李世民听后,龙颜大悦:“贤弟果然考虑周全。那文化同化方面,除了刚才说的那些,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李蒙躬身时忽露狡黠,“臣还有一计——请赐各国使臣‘长安荣誉市民’,准其购宅置产。“
房玄龄眼神骤亮:“妙!待胡商在平康坊养了外室,在东西市置了铺面,打仗时自然投鼠忌器!“
李蒙沉思片刻后说道:“陛下,文化同化是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可以从教育、宗教和生活习惯等方面入手。在教育上,除了邀请各国贵族子弟来大唐学习,我们还可以在当地开办学校,教授大唐的文化和知识。教材里要多宣扬大唐的伟大和先进,让他们从小就对大唐充满向往。”
孔颖达微微皱眉:“郡王,在他国开办学校,这恐怕会遭到当地势力的抵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