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峰记得小时候总在课本或者教辅材料里面读到“秋高气爽”,当时太小,读了只是读了。但是今天早饭以后抬眼看了下蓉城的晴空高朗,感受到气温的舒适,脑海里第一反应就跳出了这个成语。
回到办公区的李晓峰盯着监控大屏上跳动的光点,指尖在键盘上快速敲击。
入职半年多,他已经能像当年辨认网吧电脑编号那样,熟记集团全球一百多个办公区的Ip段分布。
早上10点,“李工,深圳总部的视频会议系统卡顿了。” 新来的实习生抱着笔记本站在他工位旁,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报错代码看得人眼晕。
李晓峰扫了眼oA系统值班表——今天负责总部的王涛正在休年假。
“给。”他把桌上的《网络协议手册》递给实习生,这是他转正时部门里的资深网络架构师秦健伟送他的礼物。几个月时间早已被他翻了不知道多少次。他觉得很有用,如今又送给了实习生。
“走吧,先检查核心交换机。” 他带着实习生往机房走,橡胶鞋底踩在防静电地板上发出吱呀声,“上周刚升级的固件可能有兼容问题。”
穿过玻璃走廊时,李晓峰瞥见楼下停车场有辆熟悉的黑色轿车。果然,陈默刚停好车就匆匆忙忙的走向办公室,一边走还一边啃着面包。
三小时后,故障排查进入僵局。
“所有硬件检测正常,带宽占用率不到40%。” 实习生擦着额头的汗,“要不要申请重启核心路由器?”
李晓峰盯着监控软件上的时间轴,突然想起上个月在食堂听到的对话。
当时两个自动化部的工程师在讨论视频压缩算法,说新型编码协议对时间同步要求极高。
“再查查Ntp服务器状态。” 实习生调出集团时间同步系统的监控界面,“果然!总部和蓉城主时钟偏差了0.3秒。”
李晓峰瞬间就很有成就感,就像程序员写了一段自己颇为满意的代码。
当他把故障分析报告提交给值班主管时,对方盯着“毫秒级时间偏移导致视频解码异常”的结论看了半晌:“你怎么想到查这个的?”
“有一次听陈总和徐总聊天,听他们说到精密度更高的系统或者设备,对误差要求更高。”李晓峰摸了摸鼻子,“当时全球网络优化项目在和德国代表处扯皮要不要用原子钟。”
晚上八点,李晓峰在空荡荡的办公室整理培训资料。
下周三要回母校参加座谈会,他特意向行政部要了这半年处理的典型案例。
鼠标滑过“圣保罗分公司网络瘫痪”的文件夹,他突然笑出声。那是他第一次独立处理跨国故障,当时王涛在视频里急得直跺脚:“快找巴西那边的英文手册!”
结果他在设备后台发现中文操作日志——原来五年前徐双龙带队安装时,给所有系统留了中文调试接口。这个秘密像武侠小说里的暗门,得熟人才知道。
走廊突然传来脚步声,陈默出现在门口:“怎么,又在复盘经典案例?”
“陈总!”李晓峰慌忙起身,“我在准备校友座谈会的材料。”
“那你继续,多准备一下是好事,给你的学弟学妹们做好榜样,我先回去了。”
“陈总明天见。”
茶水间,“你还真够拼的。” 负责自动化的林工靠在咖啡机旁,看着李晓峰往枸杞茶里注入开水,“上周看你给张工代班,连轴转了好几天吧?”
李晓峰看着泛白的茶水发呆,他对面前这个清华大学毕业的同事印象很深,入职时带的定制键盘,键帽上刻着看不懂的数学公式。
“学历不够,总得多花点时间。我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 他盯着瓷砖裂缝,“你们入职就是13级,我们入职是9级。”
李晓峰从加入华兴那一天起就很自卑,整个It运维支撑部,除了他们学校这一批大专生,其余都是一水的985\/211本科或者硕士。
坐他对面的李工是华中科技大学的,自己师傅刘韬是华南理工的,左边的牟工来自于长安电子科大,还好右边不是。右边是过道,噢,没事了。
很晚下班成了他的常态,这是他在华兴学会的第一个生存技能:用加班弥补学历差距。
周六,蓉城工业学院实验楼201教室已经坐满了,都还有三十多名学生挤在过道里。
李晓峰注意到第三排穿灰色卫衣的男生,正低头在《网络工程师认证指南》上记笔记,像极了当年的自己。
这次的座谈会他原本是想拒绝的,自己作为一个华兴入职未满一年新员工,何德何能去激扬文字挥斥方遒。
只是老师反复跟他说,这次交流是请他分享一下在大厂工作的经历和心态,而且是也只是一个非官方的座谈会他才压下忐忑的心,勉强答应下来。
站在讲台上,背后投影着华兴机房的全景照片。
“上周处理总部故障时,我发现个有趣现象。” 他点开值班记录表,“同一时间段,深圳、伦敦、圣保罗三地的打印机都出现过队列堵塞。”
台下响起窃窃私语,有个戴眼镜的男生举手:“是病毒攻击吗?”
“我们查了三天,最后发现是时区同步bug。” 李晓峰调出那张0.3秒偏差的截图,“就像多米诺骨牌那样,整个系统就会慢慢崩溃。”
“学长,他们都说华兴招聘我们大专生是去当'高级网管'。” 穿粉色毛衣也举起了手,“您平时真的在做核心技术吗?”
台下响起窸窣的笑声。
李晓峰点开手机相册,投影仪上出现密密麻麻的故障处理记录:“上周我解决了圣保罗分公司的SSL证书连环故障,这是当时的抓包数据。入职半年多,我处理过137起故障,写满了两本工作日志。”
“能看看您的学习笔记吗?” 戴黑框眼镜的男生一脸期待。
李晓峰从双肩包掏出两本活页本,封面用记号笔写着“2015运维日志”。翻开泛黄的纸页,歪扭的字迹让他觉得有些丢人,嘴角不由扯了扯,说道:“这是我在巴西学的流量整形方案,当时把你们的另外一个师兄王涛的steam游戏带宽限速到10Kb\/s,他三天没理我。”
教室里忽然一片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