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权快马从朵颜三卫驻地赶回大宁,一路马蹄扬起滚滚尘土。他眉头微蹙,心中反复忖度着此次合作的局势。
洪武二十九年,天下初定。朝廷推行休养生息,大宁农耕发展,儒家文化传播,影响边地交流融合。尽管边疆局势尚算平稳,但朱元璋对藩王已存防范之心,不过管控还未至于严苛之境。朱权身为宁王,坐拥“带甲八万,革车六千”,在北方边塞军事调度与政务处置上,手握重权且行事果敢。
一路上,身为朱权贴身侍卫的霍风紧紧相随。
营帐内的讨论仍在他脑海中回荡。朵颜卫把儿孙满怀热忱,积极响应合作,描绘互市后繁荣盛景,讲述合作共赢传说;福余卫脱鲁忽察儿虽有合作之意,也豪爽坦言对部落独立性的些许忧虑,不过态度总体积极,拍胸脯保证关键利益有保障合作就能推进;泰宁卫安出帖木儿稍显审慎,剖析合作利弊,总体看好合作,只是期望在细节上多些考量。朱权简略提及三卫态度,着重强调合作前景虽好,但具体事项仍需细细商榷。
抵达王府时,夜幕下,王府灯火通明,尽显威严。朱权刚踏入王府大门,负责情报联络的心腹便匆匆迎上,在他耳边低声汇报:朝廷对大宁近期与朵颜三卫的接触有所关注,但尚未表现出过度警觉。朱权神色平静,微微颔首,稳步前行。
朱权和张氏交谈时,提及三卫态度,着重强调合作前景虽好,但具体事项仍需细细商榷。
朱权神色笃定:“明日我便召集幕僚和陈亨、刘真、卜万等将领,还有王府长史周怀瑾一同商议。陈亨,其人心思深沉,吾虽重用他,然听闻他私下与几位朝中老将多有书信往来,吾亦难测其心意,不过他边防经验老到;刘真为人谨慎,粮草辎重之事交予他多年从未出过差错,可其性格过于保守,有时会错失良机;卜万倒是忠诚勇猛,对草原部落习性了如指掌,只是太过莽撞。周怀瑾品德高洁,才华横溢,处理王府事务公正妥当,想必能为此次合作出谋划策。”
朱权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忧虑,稍作停顿后接着说,“霍风,你也列席,若有突发状况,你要随时护大家周全。而后整理成详尽的文书,选派得力使者快马加鞭送往朝廷。这呈交朝廷的文书,还得仔细斟酌,毕竟朝廷对藩王事务向来审慎。”
朱盘烒玩累了,朱盘烒睡去,朱权与张氏互道期许,坚定守护大宁的决心。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房间里。朱权早早起身,身着华服,腰佩宝剑,尽显藩王威严,前往书房。陈亨、刘真、卜万等将领,还有王府长史周怀瑾早已等候在书房,霍风身姿笔挺地站在书房门口,守护着屋内众人。众人向朱权询问合作进展。
朱权点了点头,将事情的经过详细地说了一遍:“如今三卫皆有合作意向,我们需细化合作条款,确保各方利益得以保障。同时,朝廷那边也需及时沟通,让朝廷知晓我们的行动是为了大宁的稳定与发展。陈将军,你常年驻守边关,依你之见,合作中需重点关注何事?”朱权看向陈亨,目光中带着审视与期待。
陈亨向前一步,抱拳行礼,声如洪钟:“王爷,朵颜三卫骑兵强,习性多变,合作需明确军事、物资权责 。”陈亨说话间,朱权留意到他眼神闪烁,心中不禁又多了几分思量。
朱权微微点头,若有所思:“所言极是,权责不明,日后恐生祸端。刘将军,你负责粮草辎重多年,对于互市中的物资交易,你有何看法?”
刘真赶忙出列,恭敬说道:“王爷,互市物资关乎双方利益,种类、数量、价格都需谨慎商定。且运输途中安全也至关重要,需安排精锐护卫,确保万无一失。只是这事儿风险不小,一旦出了差错,王爷您……”刘真欲言又止,眼神中透露出担忧。
朱权又看向卜万,问道:“卜将军,你与草原部落多有接触,他们对合作的真实想法,你可有洞察?”
卜万上前,神色认真:“王爷,三卫虽有合作之意,但对自身利益极为看重。尤其是福余卫和泰宁卫,担心合作后受我朝过多约束,吾等当明示吾朝实力,在保障其合理权益的同时,彰显我朝威严。”卜万一边说,一边挥舞着手臂,满脸的义愤填膺。
这时,周怀瑾向前一步,拱手说道:“王爷,依下官之见,此次合作不仅要着眼于当下的军事和贸易利益,更要从长远角度考虑文化交流与融合。通过互市和合作,增进双方了解,减少日后冲突的可能。在与朝廷沟通时,也可着重强调这一点,以显示王爷您的远见卓识。”
周怀瑾提出文化交流建议,众人意见不一,朱权权衡后认为可行,但需谨慎实施,避免朝廷猜忌。
最终,朱权抬手示意众人安静,综合众人建议,做出决策:“此次合作,军事上以防御北元残余势力为首要目标,明确三卫与我大宁军队的协同作战方式;互市则由朝廷监督,选派公正的官员负责,确保交易公平公正;与三卫沟通时,既要展现诚意,也要坚守底线。同时,注重文化交流,促进双方融合,但在实施过程中务必谨慎,不可引起朝廷不必要的疑虑。”
“陈将军,你协助幕僚整理军事相关内容;刘将军,你负责互市物资部分;卜将军,你把草原部落的情况和应对策略写清楚;周长史,你梳理文化交流相关事宜。霍统领,这段时间你加强王府戒备,以防不测。” 朱权一锤定音,语气不容置疑,众人纷纷领命。
接下来众人又讨论了朝廷可能关注的重点以及应对之策,朱权反复叮嘱一定要将合作的积极意义阐述清楚,不可有丝毫隐瞒。当下朝廷对藩王护卫军编制核查虽不像日后那般严格,但朱权也要求在报备合作事项时,顺带将护卫军的情况简单说明,以显示行事的坦荡。
几日后,使者带着精心准备的文书出发前往京城。朱权在王府中,一边等待朝廷的消息,一边继续与朵颜三卫保持书信往来,进一步商讨合作细节。朵颜三卫内部纷争不断,把儿孙遇长老反对,脱鲁忽察儿部落贵族忧虑利益分配,安出帖木儿权衡各方。朱权决定修书、派使、亲会,化解矛盾,推进合作。
朱权深知,前方的道路充满荆棘,但为了大宁的安稳,他必须勇往直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