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天色尚蒙眬,苏远启端坐在书房内处理着家族事务。
一阵疾风破窗而来,一只海东青猛地冲入书房。双爪上紧紧绑着一个小巧的竹筒,在晨光中显得格外醒目。
苏远启微微一怔,停下手中的动作,喃喃自语道:
“这时候送来消息,会是何事呢?”
自从有了苏砚赐予的十只神异海东青后,苏家精心培育出了数百只海东青。这些海东青速度敏捷,成为了苏家传递紧急消息的主要工具。
苏远启快速取出海东青携带的字条后,快速扫过,正是苏砚此前交代要密切留意的那幼童的相关信息。
自从苏砚交代之后,苏远启就安排了手下暗探,对幼童进行了长达数月的密切观察。也知晓了幼童的身份——王莽,是当下朝堂之上最为显赫的王家子弟,更是皇太后王政君的侄儿。
现在着字条上记载的这几个月对王莽观察得到的信息,相比于其他王家的跋扈来说,王莽像个异类一般,喜欢独守清净,生活简朴,为人也十分谦恭。
还来不及细想,苏远枫那清亮的声音便从门外传了进来:
“兄长,刘骜派遣的使者到了。”
苏远启微微一凛,脑海中瞬间闪过无数念头,朝堂局势本就波谲云诡,这使者突然到访,不知所为何事。
他略微整理了一下衣衫,沉声说道:
“走吧,一起去看看。”
两人快步来到前厅,只见一名身着官服的使者正端坐在厅中。
见他们进来,便起身拱手道:
“云王、二公子,在下奉陛下旨意前来。”
说罢,展开手中的诏书,高声宣读起来。
“皇帝诏曰:
朕观苏远枫才德兼备、谋略过人,堪当大任。今特召苏远枫入朝,任丞相之职,辅佐朕处理朝政,望卿尽心竭力,匡扶社稷。钦此!”
苏远启和苏远枫闻言,皆是一惊。在如今这朝堂之上,刘骜对王氏外戚极为倚重,朝堂大权几乎尽落外戚之手,整个朝堂俨然成了外戚的天下。
在这样的局势下,刘骜却突然派人来请苏远枫出任丞相,这着实是让人匪夷所思。
不过二人依旧躬身拜谢道:
“谢陛下隆恩!”
使者收起诏书,朝着苏远枫微笑着说道:
“苏丞相,还望尽早收拾行装,随在下一同前往长安。”
苏远启神色镇定自若,拱手道:
“使者大人一路舟车劳顿,想必甚是辛苦。不如稍作歇息,明日出发也不迟。我与二弟还有些许家事需要交代安排。”
说罢,他提高音量,朗声道:
“来人,带使者大人下去歇息,好生招待。”
听闻苏远启的话,使者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丝犹豫。他深知皇帝旨意紧急,恨不得苏远枫即刻启程。
可这里毕竟是云王府,苏家势力也不是他一个小小使者能得罪的。
略作思忖后,使者恭敬地拱手道:
“既如此,便叨扰云王了。”
待使者随下人离开后,苏远启转身看向苏远枫,神色变得严肃起来。
缓缓走到苏远枫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
“远枫,看来有人不满王氏外戚在朝堂一手遮天的局面,想借我苏家之力来制衡,才促成了这道任命。”
苏远枫眉头紧锁,忧心忡忡地说道:
“兄长所言极是。我也觉得此事太过突然,只怕这是个烫手山芋。”
苏远启说道:
“不必多想,到了长安自然都知晓了。”
二人皆未料到是,这背后妄图借苏家之手来对付王家的,竟也是’王’家之人。
......
十几日前,未央宫前殿。
刘骜高坐龙椅之上,扫视着殿下分列两班的朝臣,神情略显倦怠。
御史大夫王商从文官队列中站出,拱手行礼:
“陛下,臣有本上奏。”
刘骜抬了抬手,示意他说下去:
“王爱卿但说无妨。”
王商挺直了身子:
“陛下,我朝应以公正、贤能为准则治理天下。然如今朝堂之上,用人之道渐失公允。臣以为丞相位高权重,关乎社稷兴衰,需得德才兼备之人担任。云梧苏远枫昔任丞相,政绩斐然,因不忍宦官干扰而辞官。今宦官已除,望陛下召其再任,社稷幸甚。”
朝堂之上,大司马大将军王凤站在武官队列里,听到王商举荐苏远枫的话,脸色一下子就沉了下来。他心里明白,王商这是想用苏家来打压自己。
之前,王凤的姻亲琅琊太守杨肜,辖区内灾害不断,王商去查办此事。王凤为杨肜说情,希望王商手下留情,但王商根本不理会,还上奏请求罢免杨肜。
想到这些,王凤越发恼怒。
他向前跨出一步,冷笑一声:
“王大人,你倒是会举荐。这苏远枫此前辞官,如今朝堂重新召其再任,这恐怕不好吧?”
王商毫不畏惧地看向王凤,目光犀利:
“王将军,如今朝堂上一些人凭借裙带关系上位,尸位素餐,不顾国家百姓,这才是真正难以服众。苏远枫有安邦定国之功,如今陛下召其再任,是为国家考虑,群臣只会觉得欣慰。”
王凤眉头紧皱,怒目而视:
“王商,你这是话中有话啊!莫不是借着举荐新人,来影射我王氏家族?我王氏子弟为朝廷尽心尽力,哪点做得不好?倒是你,在这里信口开河,不知是何居心!”
王商义正言辞地回应:
“王将军,我只是就事论事。朝廷是天下人的朝廷,并非某一家族的朝廷。如今王氏势力日益庞大,王家人占据要职众多,为了家族私利大肆揽权,任用亲信,排除异己,这难道不是事实吗?
我举荐苏远枫,是为了朝廷的公正清明,为了陛下的江山社稷。”
王凤气得浑身发抖,手指着王商:
“你……你竟敢如此诋毁我王氏家族!我看你就是想借机打压我们,好让自己一派势力独大。”
王商虽同样姓王,却与当下在朝堂中横行无忌的王氏家族并非同宗,他出身于汉宣帝舅舅所在的王氏家族。正因如此,王商一心为朝廷社稷,才会举荐苏远枫,试图削弱王氏家族对朝堂的影响。
片刻后,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臣站了出来,朗声道:
“王大人所言极是,苏远枫确有大才,他若为相,必能为我大汉带来新气象。”
接着,又有几位大臣相继发言。
“苏远枫为人正直,不阿权贵,正是丞相的合适人选。”
“若能让他入主中枢,定能匡扶社稷。”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赞同苏远枫担任丞相的声音此起彼伏。
刘骜看着朝堂上许多大臣都赞同,脸上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说道:
“各位爱卿这般大力举荐苏远枫,朕也有所听闻他的贤能。苏家累世簪缨,苏远枫身为苏家子弟,秉承家风。既然诸位都认为他堪当大任,那朕便下诏,召苏远枫回来再任丞相之位,望他能不负众望,为朝廷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