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驾崩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宫廷和长安城。太子刘启在众人的簇拥下登上了皇位,是为汉景帝。
未央宫内,金銮殿,汉景帝刘启端坐在龙椅之上。苏昭均、云王、申屠嘉、周亚夫等大臣分立两班,另有一众小官侍立其后。
“朕初承大统,深感任重道远。如今国家诸事待兴,诸位爱卿有何事要奏?”汉景帝的声音在殿内回荡。
相国苏昭均拱手道:“陛下,各地税收状况堪忧。如今各郡国税收标准不一,有轻有重。且诸多豪强大族与地方官吏勾结,隐瞒田产户籍,偷税漏税之风盛行。以梁国为例,富户众多,然上缴国库之税远不及应缴之数,长此以往,国库将难以为继。”
汉景帝看向丞相申屠嘉,问道:“申爱卿,你久掌监察,对此有何良策?”
申屠嘉向前一步,朗声道:“陛下,臣以为可派遣巡察使分赴各地,会同地方官员重新丈量田亩、核查户籍。制定统一的税收标准,严惩偷税漏税之徒。对于包庇纵容的地方官吏,一并治罪。”
汉景帝点头称许:“就依二位爱卿所言,申卿负责选派巡察使,相国监管修订律法全部事宜。”
就在众人商议正酣时,主爵都尉匆忙出列,跪地奏道:“陛下,大事不好!黄河泛滥成灾,沿岸郡县多处堤坝决口,洪水如猛兽般淹没农田村庄,百姓流离失所,死伤无数。”
此时,少府出列,面露忧色,拱手奏道:“陛下,南方诸郡遭遇严重旱灾,数月未雨,土地干裂,庄稼绝收,百姓面临饥荒,恐生民变。”
汉景帝眉头紧皱,问道:“诸位爱卿,可有解救之法?”
太仆略作思索,建言道:“陛下,可派遣水利官员前往南方,指导百姓挖掘水井、修建水渠,引江河之水灌溉农田。同时,开仓放粮,赈济灾民。”
汉景帝采纳其建议,说道:“就依太仆所言。大鸿胪在调配物资时,要兼顾南方灾区。申卿,督促地方官员安抚百姓,维持好秩序。”
接下来又有一些日常琐事被提及并迅速议定。不知不觉,半个时辰过去了,汉景帝轻抬龙袖,示意退朝。钟声悠悠响起,汉景帝起身离开金銮殿。大臣们纷纷躬身行礼,三三两两地交流着缓缓退出大殿。
......
云梧,云王府。
云王苏昭临育有子女,长女苏明婉嫁入江南颇具声望的吴郡顾氏,其夫为顾平,二人婚后育有两子两女;长子苏明澈稳重干练,在封地管理各类事务,前两年他的妻子还诞下一对双胞胎女儿,取名苏明悦、苏明欢。
苏昭临之弟苏昭均,其大儿子苏明翊远在长安为官,担任执金吾这一要职;二儿子苏明仁与三儿子苏明志则留在封地,全力协助堂兄苏明澈处理封地事宜。
而妹妹苏昭萱,一生醉心于家族祭祀之责,终身未嫁,成为苏家大祭司,日夜陪伴在父亲苏砚身旁。
祠堂内,袅袅香烟似灵动的游龙,在半空中缱绻升腾,将庄重肃穆的氛围渲染至每一处角落。正前方的神龛,在昏黄的烛光映照下更显肃穆。其上只供奉着苏砚的牌位,木质的牌位历经岁月打磨,泛着深沉的光泽。
苏昭萱一袭素色长袍,身姿端雅。她手中稳稳握着温润的玉圭——神器圭璧。这玉圭是她担任大祭司时,苏砚赐下的。
其整体造型融合了玉圭和玉璧的特点,上方为尖首形玉圭,刻有精美的青龙图案,龙身蜿蜒,鳞片细腻,仿佛在云端游动;下方连接着圆形的玉璧,璧身布满了苍螭纹,螭龙相互缠绕,栩栩如生,质地温润,散发着柔和的光泽。
此神器可以存储祭祀时的香火,消耗香火可以随心所欲地操控水、火、风、土等各种元素,引发强大的自然灾难,还能够让她洞悉未来的部分片段,提前预知危险和机遇。
她双手握着神器圭璧,缓缓朝着牌位跪坐下来,然而以往平静玉圭却发出一阵微弱的光芒,苏昭萱心中一惊,她闭上眼睛,集中精神
一幅幅画面在她的脑海中浮现,那是战火纷飞的场景,各个郡国的军队相互厮杀,百姓流离失所。苏昭萱心中一紧,她意识到这是神器让她洞悉到的未来片段。她仔细辨认,发现这竟是七国之乱的场景。
苏昭萱睁开眼睛,脸上满是忧虑。她知道,七国之乱一旦爆发,将会给国家和百姓带来巨大的灾难,云王府也难以置身事外。她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唤来苏明澈。
苏明澈匆匆赶到祠堂,看到苏昭萱凝重的神色,心中一凛。他恭敬地问道:“姑姑,您唤我前来,可是有要事相商?”
苏昭萱缓缓站起身来,说道:“明澈,我刚刚通过神器预知道了七国之乱即将爆发。这是一场巨大的灾难,我们云王府必须有所准备。”
苏明澈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地说:“姑姑,这……这七国之乱真的会发生吗?”
苏昭萱点了点头,“我通过神器看到的画面不会有错。如今时间紧迫,你立马传信远在长安的兄长。让他在朝堂上提前做好应对之策,同时也要提醒他注意自身安全。”
苏明澈立刻拱手道:“姑姑放心,我这就安排用海东青传信,三个时辰就可送到父亲手中。”
苏昭萱说到,“此事关系重大,千万不能有丝毫差错。”
苏明澈郑重地点了点头,转身匆匆离去,去安排传信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