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肯定知道吐谷浑那些贵族会继续搞事,可他不在乎。
又或者说,他连吐谷浑国祚都灭了,又岂会在意些许苟延残喘的贵族?
甚至在杨广看来,那些人能活到今日,已经算是幸运了,就莫要说搞事?
搞事等同于找死。
故此这会,杨广准备用最原始,也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处理那些人,杀就完事了。
但齐王听到这,却眼睛瞪的溜圆,随后才对杨广无语说:“父皇,您杀性也太重了吧?”
“若照您这法子,吐谷浑故地,恐怕得死不少人。”
“您就不担心再生乱子吗?”
齐王觉得杨广此法不靠谱,也下意识就担心横生波折。
可杨广却淡淡道:“那又如何?”
“若是再有乱子,那便亡国灭种,难道我大隋做不到?”
“再说了,此事没你想的那么严重。”
“以前咱大隋未曾展露头角时,吐谷浑那些贵族,或许有反抗之心。”
“但现在,咱已然兵出四方。”
“如此情况下,朕相信,只要高句丽战事结束,吐谷浑故地的贵族,就再也生不起反抗的心思了。”
“而且除了这,咱还要攻占突厥与西域各国。”
“这些事都办成以后,吐谷浑故地就等于被咱给包围了。”
“都已经这样了,他们还会找死反抗吗?”
杨广其实就是因为目前优势都在大隋,他才选择了一个如此直截了当的法子。
如若优势不在大隋,他又怎会这样做呢?
难道他就不知,吐谷浑故地的贵族,才是吐谷浑能否长治久安的关键吗?
他肯定知道。
甚至他还清楚,吐谷浑那些贵族们,越往后,就越不敢反抗。
这才是杨广此时,这样做的主要原因。
“原来如此,原来父皇您早就计划好了。”
“若是这样的话,儿臣就不多说了。”
“不过父皇,您想攻占西域各国,咱是否得让人与西域使者接触接触,先让西域各国敢于反抗大隋?”
“据儿臣所知,那些西域使者,好像还都在礼部馆驿住着呢?”
齐王也这才恍然大悟,然后再次询问。
既然他父皇有了计较,他也就不用担心吐谷浑之事了。
可不担心此事,齐王却对西域各国的事,动了心思。
没办法,谁让他想将此事揽到自己手里呢?
毕竟他也即将是七个孩子的父亲了,他得为孩子多立些功绩。
对于齐王的意图,杨广其实也明白。
可即便明白,他却还是笑眯眯道:“此事你就别管了,西域各国的事,朕会让人去办。”
“你还是好好完成朕交给你的佛门之事吧。”
如若机会允许,杨广肯定也想让齐王立功。
但接触西域使者的事,他已经让裴矩的儿子裴宣机在准备了。
而且用的正是齐王当初所提之法子,这就让杨广不能将此事交给齐王了。
不然齐王若是知晓朕偷偷用了他的法子?朕的形象岂不是要崩塌?
这种事,杨广肯定不会让其发生。
“那行吧,既然父皇已经有了人选,儿臣就专心应付佛门了。”
齐王无奈,这才耷拉着脑袋应下。
“嗯,如此你便先回去吧,回去多留意佛门,若是他们就此打住,这事就这样结束吧。”
杨广嗯了声,等齐王离开后,他就对身边太监下令:“来人,宣裴矩,裴宣机父子入宫。”
“诺,陛下。”
身边太监领命,大概半个时辰后,杨广就看见裴家父子一起朝大业殿走来了。
只是他们身后,居然还跟着杨雄,房玄龄,杜如晦等内阁大臣。
看到这,杨广怔了怔,随后才疑惑问:“朕只召见裴家两位爱卿,怎么各位都来了?有事?”
“是的陛下,刚接到王世充与南阳公主差人从高句丽传来的战报,高句丽那边战事已经结束。”
“公主与王世充请求朝廷选派精干能臣,速速前往高句丽进行战后治理。”
杨雄颔首,神色古怪对杨广回道。
就连房玄龄,杜如晦他们也表情不太自然。
但杨广却并未注意这些,只是大笑道:“哈哈哈,好,好啊。”
“朕本以为,高句丽的战事,最快也得三个月才能结束。”
“未曾想这才多久,高句丽战事就结束了?”
“这还真是天大的喜事啊。”
杨广说完这话,才再次对杨雄他们问:“众位爱卿以为,高句丽的治理,该派何人前往?”
杨广很显然还没意识到这份战报的特殊。
为何这么说?
因为若是高句丽战事结束,战报怎么着也该是杨安,李靖,来护儿他们这些主帅来写吧?
但现在,战报却是王世充和南阳公主写的?
这肯定有猫腻。
不过杨广此时完全沉浸在高句丽覆灭的喜悦中,还未意识到这点。
故此,听杨广这么问,杨雄,房玄龄他们也这才对视了一眼,然后杨雄便沉吟说:“回禀陛下,选派前往高句丽的主要大臣,臣觉得应以文武兼备,可怀柔,亦可镇压的能臣为主。”
“若是如此的话,臣建议河东守将尧君素担任高句丽大都督,统筹高句丽治理。”
“至于其他文武官吏,朝廷可斟酌选派。”
杨雄的这话一出,裴矩,裴蕴,虞世基这些杨广心腹,也都赞同说:“臣等也觉得尧君素,可堪大任。”
只有房玄龄与杜如晦沉默不语。
当然了,他们沉默,也并非他们就有意见。
他们只是与尧君素不熟,无法提供建议而已。
“嗯,尧君素确实不错。”
“他是朕当初晋王府的心腹,有勇有谋,对朕也足够忠诚。”
“既如此,高句丽大都督人选,就确定为他吧。”
“不过其他臣子,你们也需慎重挑选。”
“莫要一味任用老臣,也别太多启用新人。”
“最好采用老少搭配的法子,让精干老臣带一带年轻人。”
见众人都推荐尧君素,杨广也这才嗯了声,随后叮嘱道。
“诺,陛下。”
杨雄他们领命,杨广满意颔首,然后才再次道:“那此事就这样定了,稍后内阁下旨,宣河东守将尧君素三日内来洛阳,朕要见他。”
“至于其他人,你们内阁看着办吧。”
“另外还有前往倭夷,百济,新罗的臣子,也都尽快挑选出来。”
“尤其是新罗那边,你们顺便让人告知新罗真平王,就说朕请他到洛阳一聚。”
杨广这是对新罗真平王的办事速度不满了,因为那家伙,当初说好的三个月内,便开始率领新罗臣民迁往大隋。
如今三月之期已过,居然还没动静。
这让杨广如何能不上火?
“没问题,臣等稍后让人去办。”
杨雄他们应下,杨广这才嗯了声,然后忽然疑惑问:“哦对了,既然高句丽战事了了,太子何时班师回朝?”
“说起太子,朕倒是真有些想他了。”
杨广说这话时,身上的慈父属性嘭嘭嘭的往外迸。
这也就是杨雄他们早就清楚,知晓杨广是个安儿奴。
不然的话,他们可能都会以为皇帝换人了?
毕竟前一刻还是帝威浩瀚的君王,下一刻却已经化身老父亲了?
这转变的也太快了吧。
但现在,听杨广这么问,杨雄他们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都不知要怎么回此事了。
就连以骚着称的裴氏双杰,此时也神色纠结的不行,完全没了主意。
“怎么了?你们为何都是如此表情?”
“莫非太子出事了?”
杨广也在看见众人的神色后,顿时脸色变了,随后更是瞬间帝王威压拉满的炸喝道:“说,到底怎么回事?”
“太子若是有失,朕便让高句丽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杨广此时身体都在颤抖,说话的声音也冰冷至极。
吓的杨雄他们也心里一紧,然后杨雄才赶紧道:“没没没,还请陛下莫要乱想,太子一切安好。”
“只是,只是......”
杨雄说到这里,就又说不下去了。
但杨广却眉头紧皱问:“只是甚?说,一五一十都给朕说出来。”
“诺,陛下。”
杨雄无奈,这才应了一声,随后继续道:“只是太子听说突厥三十万大军意图南下,担心陛下兵力不够,早就已经带着李靖众将,以及七十五万大军一路向西,直扑突厥草原,准备为陛下先行拦下突厥三十万大军了。”
杨雄这话说的都算含蓄了,不然他肯定会说一句你的战事被你儿子抢了。
但杨广听到这却愣了愣,然后才陡然大怒道:“娘咧,朕就知道这小子是个逆子。”
“可也没想到他竟然如此胆大?”
“连朕的猎物都敢截胡,他怕是活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