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不久前,末将刚刚统计出了伤亡人数,皇山一战,野战营战死两千一百二十人,重伤六百余号人。”
“马弓营战死五千二百三十人,其余全部不同程度负伤。”
听到如此沉甸甸的数字,秦牧眉头一拧,心在滴血,也有些说不出的愧疚。
“传朕圣旨,所有战死士兵双倍抚恤,凡家中有老人孩子的,另赐良田两亩地,免税三年。”
“残疾的,朝廷每月依旧发放俸禄。”
“活下来,朕在明日将会论功行赏。”
此话一出,所有人心悦诚服。
“陛下仁厚,我等佩服!”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秦牧深吸一口气:“这都是朕应该做的。你们能站在这里的,都是朕的忠臣,朕不希望有朝一日屠蛟的英雄最终变成了那条恶蛟。”
“此次谋反,死伤无数,多少老母亲要哭瞎双眼,多少牵连者家破人亡,朕希望你们能涨涨教训,且行且珍惜。”
意味深长的忠告,让在场所有大臣为之深思,为之警醒。
“是!”
“我等敬遵陛下教诲!”
这时候,秦牧又道:“朕另外还有两件事要宣布。”
群臣抬头,面带疑惑,还能有什么事?
“第一件事,朕准备立后!”秦牧脱口而出,眼神坚定。
“立后?”
群臣惊诧,而后所有人眼睛都亮了,立后可是大事,皇后生的儿子,没有意外的话就将是下一代继承人。
这里面往往是有着巨大利益的,谁不想皇后的人选能是自己家的女人。
但很快,秦牧的一句话就让他们打消了幻想。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圣书才女,上官婉。”
“她跟朕许久,不离不弃,贤良淑德,可以说是朕的左右手,朕就立她!”秦牧的语气没有半分商量的意思,只是通知。
此话一出,朝臣哗然。
竟是圣书才女?
“陛下,可圣书才女毕竟是……”王承蹙眉,欲言又止。
秦牧挑眉:“你是想说上官婉是朕名义上的夫子是吧?”
“没错!”王承直接道。
许多大臣也是跟着点头。
“陛下,上官夫子是圣人之后,文人的精神领袖,在朝中与人为善,立为皇后的确服众,但王大人说的也没错,上官夫子她毕竟是……”
他们不敢把话说得太难听,但言外之意就是有悖人伦。
秦牧早就猜到大臣们会这样说,所以直接道:“这个简单,朕即刻下旨废除上官婉帝师的身份,就不算是朕的老师了。”
“诸位,还有什么问题吗?”
此话一出,众人汗颜,心想这都可以?
一个个面色为难,但又不好说出来。
这时候,唐敬站了出来:“微臣觉得可以!”
“上官婉乃是圣人之后,天下读书人心中的领袖,若陛下能和圣书才女结为夫妻,当是传世佳话,中原大地的读书能人,也将络绎不绝地靠向朝廷,百利无一害!”
“没错!”
“微臣也这样想!”田维赶紧附和,别说是上官婉,就是阴太妃,只要秦牧敢立,他就敢支持。
随着二人的开口,越来越多的大臣也开始附和,毕竟明显陛下已经决定好了,再唱反调就是给自己找不痛快。
王承这些礼部的老儒虽然觉得不妥,但在众多大臣的附和声中,最终也只能妥协。
“既然如此,那这件事就这么决定了,王爱卿,朕信任你,你们礼部负责筹备。”
王承无奈,话说到这个份上,他还能说什么?
“是!”
“另外,这件事,朕打算跟第二件事一起办。”秦牧道。
“第二件事一起办?”众人狐疑好奇。
“陛下,第二件事是?”
秦牧负手踱步。
“这几天,京城发生了太多事,也死了太多人,搞得满城风雨,人心惶惶,朕在外面的耳目上报说,现在京城的老百姓甚至都觉得不太平,想要南下了。”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老百姓若不安稳,朝廷也就不安稳。”
“所以朕深思熟虑之后,决定重启一次祭天,已安民心。”
“同时,朕将在那一日立后,稳定国体。”
此话一出,群臣眼睛猛地一亮。
“好主意!”
“陛下高见,我等佩服!”
“此次祭天,刚进行一半不到就被兵变打乱,大量翘首等待的百姓惊慌逃窜,如果陛下能重新祭祀一次,不仅能安抚百姓,甚至还能昭告天下,天下归一!”
“等明后年国体好转,百姓必然对陛下心悦诚服!”
“没错!”
秦牧看着朝堂上罕见的其乐融融,不由微微一笑,李密党倒了,朝廷空气都清新了,不再各怀心思,而是力往一处使。
但他也知道,自己的征程绝未结束,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
李密那一句你以为杀了我,你就可以坐稳江山,至今还余音绕耳,他知道,各地方不服自己,甚至还有一批前朝余孽!
……
次日。
秦牧说到做到,正式下达圣旨,论功行赏。
薛定方以少胜多,平叛有功,加之早年功勋卓着,却被雪藏,数奖并赏,封兵部尚书。
罗仲戴罪立功,制造兵器,帮助平叛,功勋卓着,封工部尚书。
褚山河血战叛军,功勋卓着,封从三品云武大将军,兼任兵部侍郎。
郑功护驾有功,平叛有功,封正三品御前大将军。
玉玲珑平叛有功,护驾有功,破例封为大乾第一位女将军,从四品。
石辅……
田维……
“……”
不仅如此,秦牧还同时宣布了祭天,立后等一系列大事。
对于朝廷格局,他也是毫不犹豫地大刀阔斧改革,先是将南北二营建制取消,全部重组编入了野战营麾下。
同时百骑被废,取消京城周边所有军队的独立权,统一由兵部调动,不再由任何一位权贵统领。
消息一出,朝野震动!
“京城真的彻底变天了!”
“李密磨刀十年,短短数月,付之一炬!”
“十万大军,只用了一个上午就被覆灭!”
“属于陛下的时代,来了!”
“第二个李密,第三个李密,也不远了。”
这是多少人的感叹,亦是多少人的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