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三天,黄尚书每天在鹤年堂坐诊之余全力的教宋文嘉一些医学知识。
可能是因为最近黄尚书帮他打开了学习的任督二脉,宋文嘉学习越来越顺。
以前一看就迷糊,一学就犯困的知识,现在学起来得心应手的。
开始的时候宫大夫在旁听着两人的课程直点头,慢慢地他发现,小黄大夫讲的内容对他都有很大启发。
现在他也跟学生一样,每次黄尚书开讲,只要他没有患者都跟着一起学习。
这天早晨黄尚书还没有接诊患者,赵家父子二人搀扶着老大赵云峰走进了鹤年堂。
“黄大夫,早上好!”
刚进门赵老二就满脸带笑的跟黄尚书打招呼。
“赵先生,早上好!”
打完招呼以后黄尚书又仔细观察了一下赵云峰。
“怎么不多休息!这个阶段还是尽量少外出。”黄尚书说道。
“今天醒来浑身舒服,感觉力气也足了,尝试了一下竟然可以站起来走路,所以忍不住想来跟黄先生分享。”
因为走了一段路,赵云峰说话的时候有些轻微喘息。
“来,坐下我诊下脉”
“麻烦黄大夫了。”
赵老先生和大儿子管黄尚书叫黄先生,赵家老二管黄尚书叫黄大夫,这其中的区别只有他们当事人最清楚。
虽然赵老二知道他们赵家有道家修行功法,也知道他大哥是因为修行出问题才生病的。
但是他并没有修行,那他就是修行界之外的人,很多话自然不能跟他说太清楚。
修行讲究缘分,没有修行,那他自然不该知道修行者的事情。
他叫黄大夫没有错,黄尚书本来就是大夫。
虽然这样的尊敬比起叫黄先生差了一些,但是黄尚书也不在意这些。
赵老先生很想纠正二儿子的称呼,但是被老大阻止了,同为修行者,虽然只是一个刚入门的修行者,他很清楚一些规矩。
“嗯,恢复的不错,今天感觉有力气跟你这几天的努力分不开,继续努力,争取一鼓作气获得更高的收获。”
“谢谢,黄先生,给您添麻烦了!”
得到黄尚书的鼓励和肯定,赵云峰感觉更有动力了。
“小宋,这就是前两天黄大夫出诊救治的病人啊!”
旁边宫大夫看着赵家父子三人,悄悄的问宋文嘉。
“是的,扶着那个是赵家大少爷,黄大夫出诊的时候他躺床上不能动,浑身冒寒气!”
宋文嘉虽然没有看到诊治的过程,但是见过医治前的情况。
宫大夫做为鹤年堂的老人,以前也听说过赵家老大这个怪病,只是当时他医术不出名,并没有得到邀请出诊。
“黄大夫,您前几天托我打听的消息雾都那边有了回复。”
“哦?雾都怎么答复的?”
“雾都那边的同行的确找到了松鹤堂刘东家。
民国二十六年刘家搬家到雾都,刘东家先是在雾都重开了松鹤堂。
但是坐诊刘大夫没有两年身体不大好,一直没有合适的坐诊大夫顶替,松鹤堂就只卖药不开方。”
“那现在刘家人都还在雾都吗?坐诊的刘大夫现在身体怎么样?”
这个是黄尚书最关心的问题,至于刘家其他人,他相信刘峰师兄能带领下族人很好生活下去。
“这个倒是没有听说,不过十多年了,刘家自己也是医术传承大家,相信不会有什么问题。”
“刘家住在雾都哪里?有地址或者联系方式吗?”
“他们住在沙坪坝,松鹤堂也开在那里,应该很好找。”
听了赵老二的消息,黄尚书心里踏实了很多。
虽然跟这个世界的刘家没有接触,但是毕竟这个世界的刘家也是刘家,师父还是师父。
他还是想见一见,起码在他离开这个世界之前能照顾一下师父也是好的。
“黄大夫,那我就先送大哥回去了,以后有什么事情您随时找我。”
完成了一件黄尚书委托的事情,赵老二仿佛还了一份人情,说话也少了几分真诚,多了几分客套。
赵老先生对于二儿子这个没有眼力劲的真是恨的咬牙切齿,他在尽力维护,想拉近关系的人,二儿子都干了什么。
赵老大对二弟也是有意见,但是毕竟这么多年二弟照顾自己,他又不好说什么。
他只能满脸歉意的看着黄先生,希望黄先生能够大人大量,不跟他二弟计较。
黄尚书这边完全没将赵家父子三人放在心上,他在琢磨自己什么时候去一趟雾都看看。
不亲眼看看,他总是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