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呀,这些可都不是空箱子,每一个箱子里面都装得满满的呢,因为分量着实不轻,所以都是四个人抬一箱。而最后的两抬显得尤为特殊,那绑箱子的绳子都比之前的粗了许多,抬箱子的四个汉子也是队伍里最孔武有力的,一看就是精挑细选出来的。
路边那些看热闹的百姓们,眼睛都直勾勾地盯着这长长的嫁妆队伍,一边跟着走,一边忍不住交头接耳地议论起来。尤其是对最后那两抬箱子,更是好奇得很,纷纷猜测着:“哎,你们说这最后两抬箱子里装的是啥东西呀?怎么看着那么沉呢?”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猜测着,可谁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因为这送嫁的队伍走得不算快,而且一路上撒着喜钱和喜糖,所以吸引了不少人一路尾随着看热闹,那场面是越发热闹非凡了。
而此时,白洛颜家里就只剩下她和瑶儿了,其他人都跟着去送嫁了,一下子显得有些冷清。不过白洛颜心里却满是对可可的祝福,只盼着她这婚后的日子能过得顺顺当当的。
再说那送嫁的队伍,到了赵家之后,赵英俊赶忙下马,来到花轿前,轻轻掀起轿帘,牵出了可可的手,小心翼翼地扶着她下了轿子。接着,可可跨过了象征着红红火火的火盆,又在众人的见证下,和赵英俊恭恭敬敬地拜了天地。一系列的仪式完成后,可可便被众人簇拥着送到了洞房之中。
可这时呀,前院那边那才叫一个热闹非凡呢。正在晒嫁妆呢,只见那长长的嫁妆单子被人拿在手里,一项一项地念着,周围围满了人,大家都伸长了脖子,好奇地张望着。那嫁妆里,有各地宅子、铺子,还有大片的田庄,上百匹上好的丝绸一匹匹展开,那色泽光亮,手感柔软,看着就价值不菲;成套的琉璃茶具在阳光下折射出五彩斑斓的光芒,精美绝伦;堪比官窑的陶瓷碗筷,每一件都透着精致与讲究;还有一套套精美的首饰,金银玉石的光芒交相辉映,各种珍贵的药材,念的只是一部分,放在底下的都没念,也没让人看。晃得人眼睛都花了。在当时的婚嫁习俗里,很多人家准备陪嫁的时候,往往喜欢凑出一大堆看似丰富,实则用处不大的东西。像衣服呀,被子呀,还有各种各样的盆桶之类的,这些东西在别家的嫁妆里那是极为常见的。虽说看着热热闹闹、满满当当的,可在白洛颜看来呀,却实在没多大必要。
白洛颜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整那些没用的干啥呀,花个几百两银子,确实能买上一大堆那样的东西,可买回来之后呢,除了占地方,根本就一点用处都没有啊。” 就拿被子来说吧,她觉得家里有几床被子够盖着保暖就成了呀,整那么多,堆在库房里,一年到头也用不上几回,纯粹就是浪费空间呢。
再说说衣服,这衣裳的样式年年都有新变化,流行的款式层出不穷。难不成因为陪嫁的时候准备了一堆衣服,往后每年就不做新衣服了?那肯定不可能呀。所以在白洛颜准备的嫁妆里,这些别家常见的东西就很少出现了。
她更倾向于让所有的嫁妆都是实打实的,要么是能生钱的铺子、田庄,要么就是金银珠宝这些实实在在有价值的物件。毕竟,嫁妆可是要为女儿往后的生活多添几分保障的,自然得讲究个实用和贵重,而不是弄些花架子,光图个表面的热闹却没什么实际用处呀。
赵英俊那些原本还觉得自家娶个商户女有些委屈的同窗们,这会儿一个个都惊得说不出话来了,再也没人提什么娶商户女的事儿了,心里都在暗暗想着:“这哪是娶亲呀,这分明是娶了个金娃娃回家呀,就这嫁妆,光压箱底的黄金白银就有上万两呢,这也太丰厚了,谁看了能不羡慕呀。”
院子里此刻人来人往,热闹非凡,那些下人呀,除了今天临时被叫来帮忙的,其余的可都是可可的陪嫁人员呢。而此时的可可,正安安静静地坐在新房的床上,身上穿着那华丽的嫁衣,头上顶着凤冠,虽然经过了这一整日的忙碌,却依旧难掩那娇羞又紧张的神色。
何旺家的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鸡丝面走了进来,笑着说道:“姑娘,您这忙了一天了,快吃点东西垫垫肚子吧。” 可可微微点头,轻声道了谢,便接过面,小口小口地吃了起来。那鸡丝面鲜香可口,面条爽滑劲道,可此刻可可心里七上八下的,也没太多心思去品尝这面的滋味,只是机械地往嘴里送着。
刚吃完面,把碗筷放到一旁,就听到一阵略显踉跄的脚步声传来,紧接着,门 “嘎吱” 一声被推开了,原来是赵英俊喝得醉醺醺地进来了。他今日心里高兴,又被那些同窗们灌了不少酒,这会儿整个人都晕乎乎的,走路都有些不稳当了,不过那脸上的笑意却是怎么都藏不住,一双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床上蒙着盖头的可可,满是急切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