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一日,汉军于下午包围了刺史府。
周信带着一千人负隅顽抗,却遭到汉军炮火猛烈攻击。
负隅顽抗者,格杀勿论,此举是为了给其他城池的人看。
之前劝降过他们,周信等人依旧不投降。
“波洲是我们周家崛起之地,从此以后,此地不再属于周家。”
汉军不会轻易杀老幼病残,周家灭族,也是周信一人决定所带来的后果。
攻入刺史府之后,周信身边已经不足百人了。
“周信,你带人负隅顽抗,徒增伤亡,不可饶恕。”
“我身为波州刺史,有责任于此城共存亡。今日之败,乃是天意。还请将军善待周家老小,我感激不尽。”
“可以放过城内所有老弱病残,但反抗者,一律格杀勿论。”
如果对这些人心慈手软,以后攻打其他城池,受到的阻碍会很大。
“多谢,我死而无憾。”
周信服下一颗黑色药丸,就等着毒发身亡。
一个时辰后,周信毒发身亡。
所有反抗者被杀或自杀,定信城被全部占领,波州全境被拿下。
一部分汉军把城里的尸体运到城外埋了,一部分汉军清点仓库。
这次缴获了不少战利品,按照规矩。缴获战利品总价值的十分之七充公,剩下的分给参战将士。
战争结束,缴获了战利品,也是他们最开心的时候。
若是有将士阵亡,属于他们那份,会带回去给他们的家人。
另外,再给一大笔抚恤金,这是江易定下的规矩。
占领一座城池之后,要尽快恢复秩序,实行汉律。
九月初,汉军占领五十州,又有五个州刺史主动献上城池归顺汉国。
汉军前往接管,并把当地官员护送到长安,听后江易的安排。
如今,汉国有一百个州,拥有人口三千余万。
把地方世家拆散,派兵把那些世家送到各地,让他们无法对汉国构成威胁。
这也是江易制定的政策,把一个完整的世家打散打乱。
这个时代通信不发达,被迁徙到其他地方,就很难联系到了。
作战捷报陆续送到江易手中,这让他非常的高兴。
如今,汉国也是一个大国了,收编了很多当地驻军。
也有数千万人口,有了这些条件,**的时机也到了。
于是,在宣政殿召开朝会,商议**的事。
“前线将士捷报频传,如今大汉拥有一百个州。拥有兵力四十余万,百姓三千多万。本王决定明年正月初一改元**,诸位有何想法?”
大殿之内文武大臣若有所思,有的人认为**时机不成熟,有的对此期待已久。
江易看众人许久不发表意见,“丞相对此有何想法?”
“大王,大汉拿下数十州不久。有些地方的问题尚未完全解决,明年**还不是时候。”
“臣也赞同丞相的观点,还请大王三思而行。”
御史大夫邓守辉认为**还不是时候,还是保持现状。
“丞相认为不宜**,是担心周边国家反应激烈。甚至联合起来与大汉作对,臣认为**不是不可以。”
陈默持反对观点,虽然有些地方问题没有彻底解决,这并不影响**。
“臣赞同陈尚书所言,大王**乃是大势所趋。同时看各国的反应,只要我们不主动招惹他们,也不怕他们联合对付大汉。”
兵部尚书江迪赞同**,也才到江易内心的想法。
“还请大王三思,**之事,三五年后再做决定。现在要做的是治国安民,强化军事。**与不**,对周边国家来说意义不同。”
若是**了,那就是一个新王朝,让周边国家畏惧。
不**,名义上还是大梁的藩国,大多时候军事采取防御。
这是其他国家的人思维,汉国实际上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
朝堂上大臣们分成赞成与反对两方,这很正常的。
他们都是为了江易考虑,这无关对错,也不会影响到大臣之间的和睦。
君臣多次召开朝会,提出的几件事,难免会有分歧。
战成与反对的大臣人数各占了一半,听着他们争论不休。
江易并不感到烦,虚心地听取他们的建议。
“大王虽无帝王之名,却有帝王之实。暂缓**,不仅利于大汉,也利于大王,还请大王最多等五年。”
五年是最佳**时机,刘峥推算过了,五年后是一个吉年。
既然丞相这么说了,是反对意见的大臣,也就不再说了。
**的事就暂缓吧,接下来与众臣讨论如何更好地处理那些世家问题?
“大汉拥有一百州,那些原本是梁国的世家。归顺大汉之后,对一些地方构成了威胁。”
所谓铁打的千年世家,流水的皇帝,世家就是王朝最大的祸患。
江易目前采取的办法就是把完整的世家打乱打散,将他们分散到其他地方。
至少很长一段时间无法相互联系,但这不是长久之计。
“这些世家日益壮大,逐渐架空梁国皇帝权力。如今是大汉百姓,他们的影响力不容轻视。”
邓守辉也比较痛恨这些世家,他们才华横溢,当年在大梁考科举屡试不中。
而那些世家子弟,很轻松地在朝中做官。
底层的读书人很难改变命运,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数百年。
“那就把那些世家分成小户,把他们送到大汉边境,以后严格控制他们迁徙你。”
陈默心中已经有了更好的想法,既不能把他们逼得太急了,也不能让团结起来。
把那些世家分得越散越好,这个方法就是费时费力,却能长期消除隐患
“你们说得对,就把那些世家往西迁。让当地官吏密切关注,若他们有不良企图,就严惩不贷。”
世家的问题,一直是江易的烦恼。
他们在大良作威作福,甚至不听皇帝的命令,简直是当地土皇帝。
既然他们成为大汉百姓,就不能让他们继续当土皇帝。
众臣发表自己的观点,制定了一些细节。
“最近一段时间,本王看了关于贪腐的奏章。”
江易将此事告诉众臣,这件事必须严查严办。
若是拖着不解决,必然会出大问题,也会影响到国库收入。
众臣听江易提起这事,贪腐一直是王朝面对的最大问题。
历朝历代有不同的手段解决,根本就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本王制定的俸禄,难道就低了?据本文所了解,其他地方的物价不高,官吏一个月的俸禄也能养得起一家人。”
江易也实行高薪养廉,给那些官员的待遇不低。
可依旧有贪腐的问题出现,汉国建立才几年。
若是王朝中后期,出现这样严重的问题也很正常。
各地巡察使和枢密卫发现这个问题,就立刻向江易汇报。
当看到奏章之后,他心烦,同时也很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