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看到这里,眉毛高高挑起。
“征战频繁?这小子是干啥呢?”
汉武帝刘彻,这也是个已经知道的消息,反正都是他的后代,就是不知道是哪个儿子的后人了。
刘盈虽被立为太子,但他性情仁弱,不得他喜欢,他对于下一代皇帝是谁心中也还是有些没底。
加上吕雉强势,现在也就只能这样暂且放着。不过他向来看的开,后代的事他也只能尽力安排好,想要一步到位,那也是不可能的。
现在他倒是对这个汉武帝刘彻有些好奇了。
天幕现在提到的皇帝并不多,除了一眼就能知道没什么看头的那什么赵构,再撇开清朝那三个外族皇帝,提到最多的,也就是他和秦始皇,加上和航海一事有关的明成祖朱棣。还有唐朝的皇帝在第一个诗词主题中也多有见到,刚刚也提了一个唐太宗李世民。
刘邦心中暗自掂量着,这几个能够被天女多次提到的皇帝,是有什么讲究吗?
他眼带探究地看回水幕,心中是止不住的好奇。
刘邦想了这么多,其实也不过是瞬息之间。
听到他的话,萧何想了想,笑着答道:“以‘武’为名,想来该是武功很厉害,开疆拓土也不无可能。”
刘邦哈哈一笑,“后人的事就让后人操心吧,反正看起来这小子干的还不错。”
那什么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丝绸之路天女可是夸了不少话。
就是……
这小子是不是还喜欢求仙求长生啊,刘邦忍不住有些想要挠头,他就不是想要这方面的人,怎么后代中也有像秦始皇一样求长生的啊?
他向来看得很开,人生一世,一辈子也就够了。他都这个年纪了,还能打下这样的基业,确实满足了。
他当年说下的话也实现了,现在也就剩下下一任皇帝选谁这个问题了。
天幕就不能直接透露一下吗?也省的他在这里苦恼。
这个时候,他选择性地忘记了还有吕雉在一边看着,只能说,刘盈他确实不够满意和喜欢。
【在往后发展,耧车的形制经过了不断的改进,最终定型之后,完整的结构基本包括耧架、耧斗和下种调节器、耧铧。
其中,耧架即为整体支撑部分,相当于机身;耧斗是盛装种子的容器,相当于现代播种机的种子箱;耧铧是切土开沟的部件。】
【古代耧车就是现代播种机的始祖。
汉武帝对此也很满意,他曾下令在全国范围里推广这种先进的播种机,还改进了其他耕耘工具,加以提倡“代田法”,对当时农业生产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玉不识指着系统剪辑出的耧车的演进史,最后定格在现代的播种机上。
她在结尾说回耧车,也给大家看了现代机械,但也没有多说,介绍完这一组内容后,就开启了下一个农具的介绍。
【华夏是世界上机械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在机械方面有许多发明创造,在动力的利用和机械结构的设计上都有自己的特色。 】
【接下来要介绍的,就是一件设计很精巧的灌溉“神器”——龙骨水车。
我们的一位“老朋友”,用他的诗词帮我们保留了这龙骨水车的经典形象——
苏轼在《无锡道中赋水车》中是这样歌咏的:
“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
分畴翠浪走云阵,刺水绿针插稻芽。
洞庭五月欲飞沙,鼍鸣窟中如打衙。
天工不见老翁泣,唤取阿香推雷车。”
我们可以看出,水车这一农具在抗旱保苗中确实有着重要的作用,也通过对水车的歌咏中赏析出农民与天抗争的精神。】
再一次听到自己的名字,苏轼都有些习惯了。
自从来到皇城赶考,他的名字被一再传颂,更是被官家找由头召见过。他虽然是对自己的天赋很满意,但天幕的夸赞对他来说既是压力也是动力,他只能做的更好。
他看着自己的诗被贴在那“龙骨水车”的旁边,上边水流随着机械转动进入田地,他看着忽然有些高兴。
没有一个有志向的士人会不是心怀天下的。
家国天下,他会为这水车赋诗,也能在各地做出政绩,他不会输给天幕中的那个“苏轼”的。
【龙骨水车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灌溉工具,能够将水从低处运往高处,曾在南方水稻耕作上发挥过巨大的作用,是一项古老的农业生产实用科技产品。
其亦称“翻车”、“踏车”、“水车”,省称“龙骨”,也正是因为其形状犹如龙骨,故名“龙骨水车”。
其结构是以木反为槽,尾部浸入水流中,有小轮轴。另一端有小轮轴,固定于堤岸的木架上。使用时踩动拐木,使大轮轴转动,带动槽内板叶刮水上行,倾灌于地势较高的田中。
后世又有利用流水作动力的水转龙骨车,利用牛拉使齿轮转动的牛拉翻车。
以及利用风力转动的风转翻车。】
【这翻车就是从人力发展到了水力、风力,它凝结了先人的智慧,可以称得上是一件古老的“神器”。】
“灌溉吗?”
说来说去,农业都是国家重点发展的对象。
“农,天下之大业也”,这句话,可不是简单说说的。
大家看着龙骨水车不断的工作,都很感兴趣。
“这样看,灌溉确实简便很多。”
先前刘彻还在为耧车在自己一朝发明高兴不已,已经下令去找这个叫“赵过”的人。现在看着这水车更是眼热。
这名字也好听啊,“龙骨水车”,一听就很衬他的名字和喜好。
这样想着,他大手一扬,说道:“这个也要记下来,推广下去。”
大臣们赶忙应下,其实这是刘彻不必说也在进行的。但陛下都吩咐了,只会更加尽心。
其实,对于这些农业用具,不仅朝廷极其重视,民间心思灵敏的匠人,也在仿着天幕给出的设计开始试验。
农业发展,可是不能等闲视之。
更何况,这可是有着天幕背书的农具,大家的信心都还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