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他们就被带往哈尔滨。
临行前,张玉良提了一个要求,那就是见一下自己的女朋友——就是刚刚那个提刀乱砍的女人。
警方满足了他的愿望。俩人见面后,几乎没有过多交流,就这么抱着哭了一会。临别之际,他给女友留下两句话:其一就是“照顾好孩子”,其二就是“从此永不相见”。
这个女人做事雷厉风行。几天后,记者想去采访她,结果发现屋里已经搬空了。而两人开的店也全部盘了出去,悄无声息地带着孩子离开了。不得不说,这女人也太听话了。张玉良的话就是命令。
同时,张玉良还说了一件事,那就是早就想离开杨树斌了。只不过这些年,杨树斌对自己还不错,加上创业的钱也是杨树斌带着弄来的,所以就一直没有离开。但是对杨树斌的防范之心一直都在,他知道杨树斌阴险毒辣,生怕不知道什么时候都被害了。
据他交代,到后面杨树斌请他喝酒,他都很小心,生怕喝的酒里有东西。也不知道他咋想的,都这样了,还有意思吗?
最后再来看下杨树斌。这小子被捕的时候啊,穿的还挺时髦:外穿棕色皮夹克,里面是黑色衬衣,最显眼的是头上的一顶墨绿色的线帽。
审讯他可费劲了。问他什么都不吱声。“哎,只要我不开口,你们就拿我没办法。”这就跟之前讲过的案子里,很多聪明的老铁说的一样:“我就是不言语一声,你能奈我何?”
好,接下来就看看警察叔叔是怎么做的。他的案子更简单,不是还有老同学许建国吗?许建国亲自进去跟他谈:“树斌,你还记得我不?咱得有快小20年没见了吧?你好好看看我。”
杨树斌猛地一抬头啊,没认出来,问了一句:“你哪位啊?”
许建国不紧不慢地说了:“我建国。许建国”
“咱俩好像不认识吧?”
“你装什么装?当年咱两家都在平房区上学的时候,还是同班。”
杨树斌想了一会,突然就想起来了:“哎呀妈呀,老同学呀!怎么会是你呢?这老些年不见,你过得怎么样?”
随后,两人就开始叙旧,聊了好长一段时间。许建国就把如何发现他们,包括后面如何一步步侦查的过程,跟他捣鼓了一遍。
讲完以后,许建国又给这个老同学宣讲了一下政策:“树斌,你看,首先咱俩是同学;其次呢,我现在是专案组组长。要是换成别人,我估计你这会已经受委屈了。咱这层关系放在这,我也不想让你遭罪。你犯的这些事你也清楚,所以,我觉得咱们之间没有磨嘴皮子的必要,体面的交代总是好的。”
这场老同学之间的较量,最终许建国战胜了杨树斌。杨树斌慢慢低下了头。后面就比较顺利了,他把所犯罪行一一进行了交代,只不过他的语速太慢了,给记录的警员弄得好几次跟他急了眼。但杨树斌无所谓,他就一句话:“我不得好好想想吗?”所以,警察叔叔只能耐着性子等。
等所有事情交代清楚以后,许建国再次跟他见了面。他给杨树斌倒了一杯水,说的最重要的一句话就是:“你离死期不远了。”
老朋友杨树斌拿起水一饮而尽,然后冷静地说:“我知道。”
在他交代的过程中,他仍然惦记着戢红杰和孩子。他把所有的罪行都揽到了自己身上,说跟老婆没有一点关系。虽然他这样,但留下戢红杰几乎是不可能的。
另外,吴宏业的采访没有公开,这小子满嘴口吐芬芳,所以只能自行体会了。并且,他在被捕前已经是肺癌晚期。当他入狱后,允许家人探视。
好了,整个案件的过程就交代完了。
接下来,就是之前提到过的哈尔滨新闻发布会。刘鑫在会上把自己的遭遇说了出来,痛斥这伙人的暴行。再然后,马建华也被逮捕,她帮忙办户口的。这件事,牵扯了非常多的人,他们也没能逃脱制裁,全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了处理。但是可以查到的信息有限。
而专案组组长许建国也受到了嘉奖,很快他就调去了哈尔滨松北区分局,成了副局长。
接下来就是审判了。2013年5月23日,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作出判决:团伙4人全部被判处死刑。其中,吴宏业还没等到执行就病发了。不过,剩下的3人提出了上诉。
时间来到2016年的2月份,省高院对一审作出了改判:杨树斌和张玉良维持死刑判决,戢红杰改为无期徒刑。
好了,哈尔滨911特大持枪杀人案全案结束。咱们简单回顾一下:
对于杨树斌来说,他的残忍暴力或许是出场自带,但是张玉良的蜕变真的令人唏嘘不已。
一个90年代少有的大学生,相信当时他去哪都会是焦点,可他偏偏选了这条不归路。最令人费解的是,他最后居然还嗜杀成性,多少有点让人感叹。
不得不说,挣快钱真的会让人上瘾,即使是玩命的生意。所以,很多人一旦走错了路,就很难再回头。
法律教导人向善,引导人们走向正道。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离不开法律的规范。人人生来平等,法律也赋予了人们一定的权利。
没有绝对的权利,也没有绝对的自由。自由来源于法律的约束,任何人都要在法律范围内去行使自己的权利。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及私有财产,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去主宰他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