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了能合理出兵,调动羽林卫,洛阳这把火放得着实是有些仓促。
所谓忙中出错,事后想起来,也觉得这计策既冒险,又四处漏风。
只要有心追查,不难找出线索。
但他之前走了蹇硕的门路,朝中有他打点遮瞒,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麻烦。
可是吕逸已经看穿了这里的门道,就容不得他轻视了。
等于自己有个把柄被吕逸死死攥在手上。
曹操从不优柔寡断,知道无法抵抗,索性很光棍的认栽。
从他和吕逸短短的相处,心里竟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
他愿意赌一把,吕逸或许会利用自己,但不至于害自己。
自己现在什么都没有,唯一的功劳还是吕逸有心让给他的,这么大的赢面,难道还不值得拼一把吗?
所以他果断地提出愿意听吕逸的吩咐,已经做好了被吕逸漫天要价的准备。
却不料吕逸只是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没想好,想好了一定告诉你!”
曹操苦笑了一下,不确定的利息,搞不好代价远超自己的想象。
吕逸现在只想尽快回到广宗。
张角伏诛,大事已定,曾经因为上一世记忆而生出的对卢植处境的担心,渐渐淡了许多。
历史上,卢植因为长期和黄巾军相持不下,这才被抓了把柄下狱,可现在谁不知道他是卢植派回来的救兵?
黄巾军现在群龙无首,信仰崩塌之下,张宝和张梁哪里还能维持军心。
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而吕逸终于可以脱开身,做自己一直想做的事情了。
他心里不禁有了期待,不知道这些时日,留在卢植那里的五千降卒会被训练成什么样。
不可能指望立刻变成精兵,但这些经历过战火洗礼的降卒,总比重新招募的乡兵要强上许多。
只要善加利用,在塞北打过几仗之后,成长速度绝对值得期待。
他已经慢慢开始筹划几支精锐部队了。
关羽给他安排个虎豹骑,以最精锐的骑兵为主。
张飞给他安排铁骑营,重甲长矛,所向披靡。
高顺安排陷阵营,重甲步兵,无坚不摧。
张辽可以带射声营,他早就眼红骑射无双的射声营了,张辽箭术不是长项,但问题不大,他可以教啊,再把箭术过人的曹性从吕布身边要过来就齐活了。
历史上曹性可是把夏侯惇射成独眼的神射手,留在吕布那里最多算锦上添花,自己带着那才是人尽其才。
还有典韦,弄个虎士营出来,进能斩将夺旗,退能拱卫中军。
不能忘了赵云,历史上他跟着刘备一辈子没被重用,还要受二世祖刘禅的闲气。
在吕逸这里完全不可能,白马义从千里奔袭,万军从中,七进七出的奇迹他怎么可能闲置!
到时候六路精兵纵横天下,内有戏志才运筹帷幄,把握大势,外有徐福排兵布阵,算无遗策,简直完美。
先平塞北,再回中原,太平盛世仿佛就在眼前一般,搞不好还能提前两千年开始建设社会主义...
吕逸越想心里越美,竟忍不住笑出声来。
曹操却满怀心事,有一搭没一搭地在和关羽他们聊着天。
众人开拔,把兀自生着闷气的皇甫嵩晾在了当场,朝着广宗缓缓进发。
皇甫嵩无奈,现在一个烂摊子仍在眼前,不管吧,洛阳和颍川近在眼前,恐怕还要生乱。
管吧,心里又着实咽不下这口气。
颤颤巍巍的陈纪拼了老命这时候才赶到,看见眼前的场景也忍不住一声长叹。
“义真兄,放下吧,现在已经不是你我可以左右的了!”陈纪劝道。
“老夫也想放下,可...”皇甫嵩欲言又止。
“咱们只能管好眼前!”陈纪坚持道,“大将军那里还需早些提醒,否则过几日朝会之时,只怕要天翻地覆了!”
“哎...只能如此了!”皇甫嵩终于认命似的长叹一声,指挥人马开始收拢溃兵,一面派人去都亭报讯。
荀彦是从洛阳火起才开始惊觉的,这才匆匆忙忙去找荀彧。
他满心焦急,即便是用脚指头想,也知道此时此刻出了这样大的纰漏,必然不是空穴来风。
没想到荀彧却完全不为所动,只是淡淡地吩咐他,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
荀彦苦思冥想半天,实在是没明白自己到底该做什么。
这时候却听到城外隐隐传来喊杀声阵阵。
这才突然醒悟,恐怕是长社决战已经开始了。
他倒是没有怀疑吕逸,毕竟在他看来,吕逸手上最大的战力就是自己的射声营。
只是既然自己近在咫尺,怎么也要争取一下。
正要冲出去,却只听见荀彧一声叹息。
荀彦茫然地看着这个年轻的叔叔,荀彧却懒得解释什么。
还是郭嘉看不过去,幽幽说道,“鸿飞,一动不如一静啊!”
“时不我待,再静下去,岂不误了大事?”荀彦脱口而出,
“文若先生让你做该做的事情,难道你还不明白?”郭嘉只得又解释了一句。
“难道不该参战?”荀彦疑惑不解地问道,“那我回来干什么?”
“你回来自然是省亲...”荀彧恨铁不成钢地说道,“现在亲人见完了,就该去复命!”
“啊!我不是...”荀彦下意识地要辩驳,却终于醒悟过来。
“那城外...”只是还有些不甘心的说道,“那可是张角啊!”
“跟咱们没有关系!”荀彧冷声说道,“你的功劳在广宗!还不动身,更待何时?”
荀彦还是没有听明白,他知道的太少了。
一步慢,步步慢,现在他只能追在吕逸后面。
想到这里,他忍不住又问道,“那吕逸...”
“别管他!”荀彧摇了摇头,说道,“现在你离他越远越好!”
“可家主您不是还把戏志才先生举荐给他了吗?”荀彦茫然地问道。
“愚蠢!”荀彧忍不住怒目而视,斥道,“戏志才不姓荀!”
“哦...”荀彦见家主面色不善,终于把满肚子疑问生生吞了回去,魂不守舍地告辞离去。
房里荀彧长叹一声,“奉孝啊,荀家后继无人,如何是好?”
“天下大乱,庸碌一些也不是坏事...”郭嘉笑着安慰道,“总比皇甫嵩和卢植他们要好一些,木秀于林,大风将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