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在产房内紧咬双唇,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滚而下,身体因剧痛而不断颤抖、扭曲着。
每一次宫缩带来的疼痛都如潮水般汹涌袭来,几乎要将她吞噬。
然而,她凭借着顽强的毅力苦苦支撑着。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几个时辰如同漫长的噩梦一般折磨着她。
终于,伴随着一声婴儿的啼哭,一个皱巴巴的小公主被甄嬛给生出来了。
但此刻的甄嬛却早已心如死灰,甚至连月子都无心调养。
她目光空洞地望着窗外,想起被流放的家人,她只想逃避这宫廷纷争、寻求内心宁静的净土。
就在这时,甄嬛做出了一个决定——将刚刚出生的女儿托付给敬妃冯若昭抚养。
消息很快传到了皇上耳中,他原本心中有所犹豫,但想到敬妃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便准备点头应允。
然而,事情却在瞬间发生了转折。
正当皇上欲开口之时,端妃齐月宾急匆匆地来到了碎玉轩。
只见她面色苍白,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急切与哀求。
原来,端妃听闻甄嬛打算送女之事后,也前来恳请皇上让自己来抚养这位小公主。
皇上见到端妃如此模样,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愧疚之情。
毕竟这些年来,端妃深居简出,为他承受了许多委屈。
在端妃的恳求下,皇上最终还是改变了主意,答应了她的请求。
而端妃之所以如此执着于抚养甄嬛的女儿,其实另有隐情。
曾经,甄嬛答应过帮助她夺得温宜公主的抚养。
可是后来种种变故,使得甄嬛未能兑现诺言,端妃认为,既然甄嬛无法履行当初的承诺,那么如今以她的亲女儿作为补偿也是未尝不可的事。
再一点,这也是端妃对甄嬛的报复。。。。
就在当日,年世兰知道了齐月宾接手抚养起了甄嬛的女儿胧月公主。
她当即唤出了系统,并下达指令要求给齐月宾施加一道倒霉符。
年世兰心中暗自思忖着,如今甄嬛即将离开皇宫,前往甘露寺修行。
然而,没有了甄嬛,以皇后的心性,定会想尽办法来对付自己以及自己的孩子。
想到此处,年世兰嘴角微微上扬,计上心来,于是乎,年世兰让系统给皇后下肥胖丹。
只要服下此丹,便会在不知不觉间令人身形逐渐发胖,且难以控制体重的增长。
而对于其她可能与自己作对之人,年世兰则决定先观察一番,待到她们真正冒犯到自己时,再根据具体情况斟酌使用何种丹药或是符箓。
自从有孕以来,年世兰时常动用定向传送符将胤礽从咸安宫传送至翊坤宫内陪伴左右。
而有时兴致一来,她甚至还会亲自将自己传送到咸安宫去与胤礽相聚。
此刻,胤礽正乖乖地待在翊坤宫中,温柔地陪伴着年世兰。
只见他小心翼翼地伸出手,轻轻地抚摸着年世兰那已经隆起的腹部,满脸关切之色。
然而,当目光落在年世兰那明显比其他孕妇同期更为突出的肚子时,胤礽不禁皱起了眉头,疑惑地开口问道:“兰儿,孤怎么觉得你这才怀胎六月,可这肚子看起来却比人家八月身孕的还要大呢?”
听到这话,年世兰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狡黠的笑容,娇嗔道:“你猜猜!”
胤礽眨了眨眼,想了片刻后试探性地说道:“该不会……是你平日里吃得太多了吧?”
年世兰:“嗯哼!”
胤礽见状,追问道:“难道真被孤说中了不成?”
年世兰再也按捺不住,猛地翻了个大大的白眼,赌气似的扭过头去:“当然不是啦,哼,我不想理你了!”
胤礽满脸惊喜地将她轻轻地拥入怀中,温柔地说道:“难不成是双胎?”
年世兰娇嗔地白了他一眼,嘴角微微上扬道:“你说呢!若不是双胎,我又怎会让你来猜呢!”说着,还故意挺了挺自己那大得吓人的肚子。
胤礽心疼的抱着怀里的人儿,轻声说道:“兰儿,真是辛苦你了!”
自从年世兰有孕之后,他就决定动用先帝临终前交予他的那支暗卫,悄悄地守护在年世兰的身边,以防万一。
也只有这样,他那颗一直悬着的心才能稍稍放下一些。
果然,那些心怀叵测的后宫嫔妃们无时无刻不想着加害于她,就连平日里入口的饭菜以及身上所穿的衣物,都可能被他人做过手脚。
幸好先帝留给他的人都不是废物,都给他一一排查了,可即便如此,胤礽心中仍旧担忧不已。
甄嬛带着崔槿汐离开皇宫,前往甘露寺修行,晨钟暮鼓间,她们的身影隐没于佛门净地。
时光悠悠流转,两个半月转瞬即逝,在一个天色尚有些朦胧的早晨,翊坤宫内还笼罩在一片静谧之中。
突然,一声痛苦的呻吟打破了这份宁静,年世兰猛地从睡梦中疼醒,她下意识地捂住腹部,心中瞬间明白,自己这是要生了。
“海棠,快,快来扶本宫去产房,本宫要生了!”年世兰强忍着疼痛,急切地呼喊着。
声音在翊坤宫的寝殿内回荡,透着几分慌乱。
海棠听到主子的呼喊,惊得睡意全无,鞋子都差点穿反,连滚带爬地冲进内室。
她一边扶着年世兰,一边高声叫嚷:“来人呐,快,娘娘要生了!”
这一嗓子,如同在平静湖面投下巨石,翊坤宫瞬间热闹起来。
太监和宫女们烧烧水的烧水,端水的端水,脚步急促,溅出的水花洒落在地上。
有的则迅速朝着养心殿和景仁宫的方向奔去,去通知皇上和皇后。
一时间,翊坤宫的长廊上,人影匆匆,脚步声、呼喊声交织在一起。
此时,正值嫔妃们前往景仁宫给皇后请安的时辰。
那前去通知皇后的宫女,一路小跑冲进景仁宫,气喘吁吁地跪地禀报:“皇后娘娘,华妃娘娘要生了!”
这话一出口,殿内的嫔妃们都露出惊讶的神色,纷纷交头接耳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