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映出一幅幸福美满的画面。
不久之后,墨羽寒接到圣旨,要他即刻进宫面圣。晏清歌细心地为他整理好朝服,眼中满是关切与期待。
墨羽寒进宫后,皇帝高坐在龙椅上,满脸笑容。“墨羽寒,你此番立下赫赫战功,朕要重重嘉奖你!”墨羽寒恭敬地跪地谢恩。皇帝赐给他黄金万两、良田千顷,还加官进爵。
墨羽寒带着荣耀归来,京城的百姓夹道欢迎。街道两旁挤满了人,欢呼声响彻云霄。墨羽寒骑在高头大马上,向百姓们挥手示意,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回到侯府,亲朋好友纷纷前来祝贺。侯府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晏清歌站在门口迎接,看到墨羽寒归来,眼中满是喜悦。“羽寒,今日你可是京城的大英雄。”墨羽寒牵起她的手,“这荣耀也有你的一份。”
晚宴上,众人欢声笑语。一位老友举杯道:“墨将军,今后可要多多提携啊。”墨羽寒微笑着回应:“大家同朝为官,自当相互照应。”
然而,荣耀的背后也不乏嫉妒的目光。一些官员私下里议论纷纷,对墨羽寒的受宠心怀不满。
一天,墨羽寒在朝堂上提出加强边疆防御的建议,却遭到了一些官员的反对。他们认为此举耗费巨大,且会引起邻国的不满。墨羽寒据理力争,“边疆安稳乃国之根本,若不未雨绸缪,他日必生祸端。”最终,皇帝权衡利弊,支持了墨羽寒的建议。
为了落实防御工事,墨羽寒常常忙得不可开交。晏清歌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时常为墨羽寒准备夜宵,陪他一起熬夜。
“羽寒,莫要太累了,身体要紧。”晏清歌轻声说道。
墨羽寒握住她的手,“清歌,我要为百姓谋福祉,让这太平盛世长久延续。”
在墨羽寒的努力下,边疆的防御日益巩固。但他也因此树敌不少,有人在皇帝面前进谗言,说墨羽寒拥兵自重。
皇帝心生疑虑,召墨羽寒进宫。墨羽寒跪在殿前,“陛下,臣一心为国,绝无二心。”皇帝沉默片刻,“朕暂且信你,但你需小心行事。”
晏清歌得知此事,忧心忡忡。“羽寒,官场险恶,我们需更加谨慎。”墨羽寒点点头,“清歌放心,我自有分寸。”
此后,墨羽寒行事更加小心,同时也努力结交一些正直的官员,共同为朝廷效力。
在一次宫廷宴会上,墨羽寒偶然结识了一位来自边疆的使者。使者对他的功绩赞不绝口,并透露了一些边疆的重要情报。墨羽寒凭借这些情报,再次向皇帝进言,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边疆发展的政策。
皇帝龙颜大悦,对墨羽寒的信任又加深了几分。那些嫉妒他的官员们见状,也不敢再轻易妄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墨羽寒在朝廷中的地位越发稳固。他不仅在军事上有所建树,还在政治上展现出了卓越的才能。
然而,就在这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京城周边地区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水灾,百姓流离失所。墨羽寒主动请缨,前往灾区救灾。
晏清歌在侯府组织人手,准备物资,支援墨羽寒的救灾工作。
在灾区,墨羽寒看到了百姓的苦难,心中悲痛不已。他带领士兵们日夜奋战,抢修堤坝,分发救灾物资。
晏清歌也来到灾区,与墨羽寒并肩作战。“羽寒,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度过难关。”墨羽寒看着她坚定的眼神,心中充满了力量。
经过数月的努力,水灾终于得到了控制,百姓们开始重建家园。墨羽寒和晏清歌的善举传遍了京城,百姓们对他们感恩戴德。
(目前约 2800 字,距离 5000 字还有一定差距,还需要继续为您创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