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垚眼珠骨碌一转,四两拨千斤地笑道:\"嬷嬷,奴婢就像深巷里的野花,连晋阳公主的衣角都见不着。可宫里老嬷嬷们总把这话编成歌谣似的念叨,说如今圣上捧在掌心的小久主子,眉眼生得像照着小兕公主的模子刻出来的!这话当真是'月亮掉进井里——看得见摸不着',奴婢实在好奇得紧。\"
易嬷嬷轻哼一声,早看穿这丫头在绕圈子套话,却也不好驳了面子:\"皇家血脉如同陈年佳酿,代代都酿得出风华。小久骨子里的贵气,可不就是当年兕子的翻版?\"
玲嬷嬷夸张地咂舌:\"要我说啊,这李大人的人生就像开挂的话本!一路'过五关斩六将',活脱脱是老天爷追着喂饭吃的主儿!也难怪各位主,当年拿他当庙里的金罗汉——供着捧着稀罕得不行!\"
小垚模仿着小主子平日说话的语气,绘声绘色地说道:\"那可不是!当年他与卫国公李靖并称 ' 战神双杰 ',名震天下。隋末年间,他与瓦岗军合作,风头无两;后来辅佐大唐开国,南征北战、开疆拓土,立下的功劳更是无人能及!\"
易嬷嬷眼睛一亮,夸张地竖起大拇指:\"的确很哇塞呀!战场上那可是妥妥的大拿!不过话说回来,他平日里除了舞刀弄枪,可有啥别的爱好?\"
一旁的玲嬷嬷撇着嘴,满脸嫌弃地冷哼:\"我说易嬷嬷,你这都什么新鲜词儿?'很哇塞'、'大拿',难不成是当年跟着晋阳公主学的'兽语'?好好的话偏要说得像打翻了调料罐子,酸不溜秋!\"
小垚却心领神会——她家小主子最喜这般新奇说法。她眨着眼睛,兴致勃勃地接话:\"您说的是李大人吧?这位爷可不止会打仗!人家在医学上也是把好手,还参与编修了世界上最早的药典《唐本草》呢!听说他还写过一本《脉经》,只可惜这'沧海遗珠',如今遍寻不着,不知散落到哪儿去了……\"
清嬷嬷连连摇头,惋惜之情溢于言表:\"哎哟,这可真是'断线的风筝——找不回来了'!想来定是被哪个'偷天换日'的有心人藏起来了。不过说起来,这位'文能执笔着药典,武能上马定乾坤'的李大人,当真称得上'多才多艺的里脊肉儿,文武兼备的小狼君儿'!也难怪晋阳公主当年把他视作'凌烟阁中最亮的蜀黍',崇拜得紧呢!\"
易嬷嬷听闻遗失的经书的事,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手指绕着帕子边角悠悠开口:\"你家那位小主子,去年那场闹剧可真是够瞧的!\"
小垚下意识地攥紧衣角,回忆如潮水涌来。她强扯出个笑,眼角弯成月牙,眼底却藏着后怕与侥幸——若不是那场意外,自己哪能从乡野丫头摇身变成宫里的宫女?
\"咱那位小祖宗哟,活脱脱是顽皮小猴子转世!\"话刚出口,她心里\"咯噔\"一声,暗叫不妙,慌忙偷瞄嬷嬷们的脸色。
小垚见众人只是饶有兴致地听着,才悄悄松了口气,续道:\"去年李大人仙逝,小主脑袋一热,瞒着全宫上下,也有本事,竟然溜出了宫门……等大家反应过来,她早闯进李府,把府上搅得鸡飞狗跳,跟遭了龙卷风似的!\"
易嬷嬷眯起眼睛,眼底闪过算计的光,突然伸手亲昵地拍了拍小垚的手背,声音甜得像掺了蜜:\"这么胆大妄为的事儿,多少人跟着提心吊胆啊?不过,你能讨得小主子欢心进了宫,定是有些过人之处!快跟姐姐们说说,你家小主究竟为啥非要往李府闯?\"她说话时嘴角含笑,可那笑意却不达眼底,倒像是在猫逗耗子般等着小垚上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