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又有什么不允许的呢?老和尚?”
在看见来到皇宫的姚广孝的时候,朱阿斗也站了起来,恭迎着为自己好世书的首席谋士。
原本的佛家经过1000多年的不懈包装成功成为了国内第一教派,如今香火繁盛,又有百万僧众,已经成为明朝内部一股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再加上太祖爷曾经当过一段时间的和尚,在佛教子弟有心包裹之下,仿佛太祖爷成为皇帝,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甚至手下为什么能聚拢起那么多的文臣武将百万大军都是如来佛祖在背后为太祖爷进行操盘,或者说太祖爷就是如来佛祖在人世间游历的弟子
只不过如今功成身退,重回西天极乐净土享乐去了。
事实上,当你真的牛逼的时候,与你有没有关系的人和势力都会想办法挨上关系,戴高帽子是比较流行的手段,当然我说的是古代。
只不过最近皇帝老了,又把屠刀放在这些和尚身上。
任何朝代当和尚,你得需要有一个身份证,这玩意的学名名叫渡碟,有了你就是正规的,合法的,合理的,合情的。
没有的话那你就是假冒的,那你将遭遇来自帝国的钢刀。
当然他们名义上还是和尚,所以想要合理合法的淘汰,那就必须得通过考核,所以阿斗就一不小心把这个考核的难度稍微调高了那么亿点点。
也就是一个指尖宇宙的难度而已。
于是乎,原本能有一大半通过的,结果成为了绝大多数不通过。
甚至那些通过的也只不过是略微蒙对几题才侥幸通过的。
很好,没有通过朝廷的考核,那你就不配当和尚不配获得朝廷的认证,所以你从哪来就回哪去,然后想办法给老子多多交税。
什么你出来的太久,以至于忘了来时路?
那也没毛病,朝廷的好多工程正需要充分的劳动力,你们便以此产生去那些工程上谢罪吧,用自己的行动来展示自己前半生生所学的佛法也未尝不是一件美事。
当然对于这些尸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和尚来说,这多么是一件残酷的剥削,所以他们选择了剥削别人。
一开始通过超能力的方式,让那些原本就为这些和尚的佛是耕种的佃农们去代替他们到工程处里施工。
只不过这种事情很快就被有心人举报出来,直接惹了皇帝震怒。
阿斗他本来就只是想搞钱而已。
只是想让这些和尚为大明的繁荣富强抛头颅洒热血而已。直到耗尽自己的最后一丝血肉罢了,他有什么错?
结果他竟然被欺骗了,如此之深,所以他不忍了,磨刀霍霍向和尚。
这时候几名德高望重的老和尚原本还想再一次跟阿斗谈判,至少不要随意杀戮。不要毁了他们的寺庙,不要毁了他们的经文。
但弃在眉上的阿斗,不听不听。
无奈只好把另外一位老和尚,而且还是朝廷功臣的姚广教请了出来,希望他能出来看在同门的面子上帮忙。
“这怎么能允许呢?”
在得知了同门的遭遇之后道衍。
从心里表示爱莫能助,不过他毕竟是真的佛家子弟,对于这种教派到了覆灭之时,他不能不出手。
无奈他只能选择出山,再一次从小寺庙里走了出来,来到了这应天城的皇宫之中。
尽管他隐居在寺庙里,但他在官员的名录上依旧是高官,更何况立有军功,始终处于锦衣卫的监视之中,他前往应天的这段路程自然是被皇帝知晓的。
“哈哈,道衍法师快做吧”
几名小太监,端茶水上来
“多谢陛下,如陈所料不错的话,这应该是陛下最新在湖培育的那十几株龙井吧”
“不错不错,来尝一尝。”
“不知法师到此所来,有何计教与咱”阿斗再一次的摆出了一副好学生的模样,耐心听课。
于是乎,道衍和尚一边给阿斗讲起了佛法,另一边又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强行塞进去,希望能忽悠住这个以仁义开明自称的君王。
“好了,老和尚没必要再说了”
“咱呢,也不是不讲道理之人,咱清楚你此次过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我把他们放了”
“但是有些事情不上称四两轻,上了称千斤重”
“咱如今都严格规定了这些和尚的考核,如果贸然终止,那不就是朝令夕改吗?那么咱所建立的威信又何去何从呢?”
一个帝国一个皇帝,都需要经营自己的微信做维持帝国的重要手段,威信不可缺失。
一旦缺失,那么就很容易有小人从这个角度来进行攻击,当然未必能让这个人倒塌,但癞蛤蟆趴脚面,不搞人却恶心人。
一些被恶心到极致的情况下,也有可能会丧失理智,当然这属于十分极端的情况下。
“陛下此言有误,对于皇帝而连朝令夕。改不会影响皇帝的威信,因为在关键的时刻,正确的选择,往往不会被人理解。”
“不过陛下老衲也并非空口无凭,而是有三策来劝陛下”
熟悉的上中下三策。
对于眼前的老和尚阿斗半听半不信。
用现代化讲就是规范化和尚选聘竞争上岗流程,不仅考察自身的经典的解读,与日常行事,香客的路人缘更是一个重点。
同时为了顺应朝廷对于商业的创造对于赚钱的渴望,老和尚打算选择几个寺庙为试点,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成立商行带动当地的民众,其实也就是寺庙下辖佃农门致富。
同时进一步的降低和尚对于佃农的剥削,在进行严格的管控监督。
一旦有哪个寺庙敢逾越这条界线,那么那个寺庙自然而然成为了儆猴的鸡。
同时,对于具体的细化工程,姚广秀也紧赶慢赶搞出了几十条好几千字洋洋洒洒的内容,如果全都讲解的话,那就费时间了,现在他把这件事交出来并且带头搞这件事由上而下查,相比由下而上,在效率上好了一些。
“同时避一下对于那些佛像微臣还是希望陛下能够对其进行妥善安置保管”
臣知道
最近民间有一句话深深让陛下感觉不爽
三清只需泥土身,佛陀何必金身塑。
对于这件事未曾不进行反驳,当然最主要的是源于在佛道两家神话最初的人设塑造之上,具体的早已解说不清,反正陛下,微臣愿意为陛下从上到下,从内而外。将佛教中室打扫得干干净净,保证不会再出现那种欺行霸市,肆意发放贷款的行为。
如今大明商行,虽然已经成立,但是目前在收益上远远没有达到虾仁给刘阿斗画的那张大饼。
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佛门的和尚也经营着放贷的这门业务,何其可笑。当然这种不是一般的小寺庙能够经营完转的业务,但是对于那些传承数百年威震一方的古刹却是有这本事。
更有一些恶徒经营着人口贩卖的活计,对此就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