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李嘉诚,原本在爪哇岛经营着几个港口从事着南洋海洋贸易。
在南洋列岛之中,也算是数一数二的地头蛇,坐地虎,手下也积累了几百条船,几千户家庭以我为生,我也是十分的骄傲,自己能打下偌大的基业。
奈何时不我待,原本我的小日子过得那叫一个美滋滋,风生水起的,只不过自从大明朝在一次对外开放之后,我再一次见识到了中原帝国的威力。
原本同为商业上竞争对手的许才佬就是因为率先向明朝投降,不仅成为了明朝皇帝的狗。
更是把积累多年的财富以及经营多年的港口上交给明朝政府之后,不仅获封总督,更是世袭总督之位。
对于遭遇如此不公平的行为,李嘉诚心中对于明朝的不满愈发深重明显。
于是乎,他做出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
把港口贩卖出去。
对啊,只要我背靠一个国力不输于大明的雄主那样子大明皇帝就制裁不了我。
当然,彼时如同大明一般有足够强悍实力的国家还是几乎不存在的但弱上一两个等级的还是有的。
其中马哈木作为曾经的漠北枭雄,如今三败燕王朱棣,能与大明的方王发动两次战争,足可看见他自身实力雄厚浑厚。
当然,如今的李嘉诚对马哈木尚处于考察期,不知是否要不要真的投资马哈木?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随着说书先生的话音落下,在场的听众突然发现他们一直都在茶馆之中,未曾远离。
“老先生,你说呢?燕王是否真的七擒七纵马哈木了吗”
“当然是我编的了”
对于老先生的这番说辞在场的听众一脸愕然不可置信地看着老先生眼神之中难以掩藏着失望。
“哈哈,当然且不说,在下所述是否真实,但是。那燕王朱棣确实是有三擒三纵马哈木”
这是一个无法争辩的事实,至于在此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情,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消息。然而,我认为,那个马哈木如,他似乎并没有放弃内心的野心和欲望。我相信,迟早有一天,他会像一阵狂风一样席卷而来。
当然,也存在另一种可能性,那就是他可能会一去不复返。就像当初汉斯孝武皇帝在未知的情况下所遭遇的那些匈奴人一样,在被卫霍两位将军大败之后,他们也是一路向西迁移过去。
然而,关于这些匈奴人的最终下落,至今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成为了人们口中的空谈。甚至,我们有些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在谈论聊天时,会把他们向西迁移的故事强行安在那残暴的元朝蒙古鞑子成吉思汗的头上。
如今的大明已经崛起,国力强盛。对于曾经打压并入主中原长达 100 多年的元朝这个蛮族,大明朝廷从上到下都怀着深深的愤恨。尤其是在大明初期,打击元朝、打压暴元绝对是一种政治正确。
因此,在这个时期,对于元朝的各种编排和诋毁尤为盛行。
随着说书先生的退去,原本的酒馆再一次恢复热闹。
对于那些生活闲适、财富充裕的达官显贵们来说,听一听评书可以算得上是一种放松方式。然而,要说最能让人彻底放松的,还得数扬州瘦马那温柔婉转的吴侬软语。
“小殿下,这些东西您可不能听啊,免得玷污了您的耳朵。”一旁的侍从赶忙劝阻道。
要知道,古人往往比现代人更早地成熟起来,尤其是像朱文奎这样,如今已脱离皇宫束缚的小太子,更是如同脱缰野马一般,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新奇感。
“大伴,你闪开!”朱文奎不耐烦地挥了挥手,“父皇如今不在,好不容易让我出来玩耍这大半年,现在好不容易有机会放松一下,连听个歌曲都不行吗?”
尽管如此,此时的朱文奎虽然听着小曲,却依然感到索然无味。毕竟,他平日里听惯了高雅的雅乐,对于这种通俗的乐曲一时半会儿还难以适应。
疯玩半天的朱文奎小太子,一时间离了管束还一时半会接受不了。
总是感觉有那么一股子不对劲,但说又说不上来哪不对劲,只是觉得10分得有11分不对劲 。
当然对于小太子如此的疯狂活泼,隐藏在暗处的锦衣卫也是十分无语,他们不知道他们的皇帝吧,这小太子逼到什么程度上了。
在得知小太子到来的时候原本远在西南的锦衣卫祁同伟,也赶忙出来护送小太子。
“祁指挥,你们不是现在在西南吗?咋跑到这里来了?”
“你这话说的,这可是护送太子的任务,我怎么能错过呢?”
事实上,自从诸葛亮附身的于谦职转仓鼠之后,基本上是把当地的事务安排的井井有条。当然名义上这都是蜀王朱椿的功绩。
作为这件事情的见证者,其同为自然清楚,蜀王身旁那小神童于谦的牛逼之处,并且也是打心眼里佩服于谦。
甚至西南局锦衣卫内部都把于谦称作小诸葛了,更何况自从降服了,隐藏在深山里的那帮当年被诸葛亮降服的蛮夷之后。
有一个传言在西南权贵圈里传了开来,那便是于谦就是圣子,还有一些更加夸张的说法说于谦就是当年诸葛丞相的转世。
当然对于以上的这些说法,其同为并没有考虑,反正如今西南那边有。于谦这名神童在管理也算井井有条锦衣卫,他也安插不进去,在与遇见的斗争中不幸落了下风,最后被踢出局了。
也因此于谦在皇帝那里也是留下了名声,甚至成为刘阿斗相父培养计划的重要参选人之一。
“老祁,听说蜀王府那边出了一个神童。怎么样?你亲眼看过没?给咱们兄弟介绍介绍,让我们这些匹夫也看一看。神童到底神在什么地方”
“没错,毕竟连陛下都关注的神通肯定有牛逼之处,但是到底怎么牛逼?不说清楚的话,兄弟们手下的那帮兔崽子们也在叫嚣着呢”
相比原本时空的于谦于少保。
这方时空的于谦于少保成名实在是太早太过迅猛,其中有许多因素,除了诸葛亮的谆谆教导,让年幼的瑜伽变得更加离谱之外,还少不了各地士大夫的渲染以及推波助澜。
不管他们内心怎么想,反正于谦于少保彻底成为了大明当代几百万青年儿童眼中的眼中钉肉种子。
也成为大明无数家长眼中的天才儿童。更是牛娃与鸡娃的代名词,是别人家的孩子登峰造极的神话 ,如果大明就有网络的话,那么关于于谦的神童设计一定会是流量榜上第1号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