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雨还在下,济世堂内弥漫着一股药草特有的潮湿气息。张若兰站在窗前,看着院中被雨水打湿的草药,眉头微皱。
\"这些金贵药材怕是要遭殃了,\"思雨端着一盘晾晒了一半的人参片走过来,\"要不要想办法救一救?\"
\"先放着吧,\"张若兰转身,目光落在案桌上摊开的账册上,\"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处理。\"
账册是从赵成德的住处搜出来的,记录着过去半年的商品往来。表面上看是普通的海商账目,但经过白衣堂的人仔细比对,发现了不少蹊跷之处。
\"你发现什么了?\"沈明轩从内室走出来,手里还拿着那个写满暗号的小本子。
\"有几笔账很可疑,\"张若兰指着账册,\"这里记载的'海味'数量远超正常贸易量,而且都发生在近三个月。最奇怪的是,这些货物的去向都很模糊。\"
沈明轩凑近看了看:\"确实不对。按照海商的习惯,即便是私下交易也会留下暗记,但这些记录完全没有收货方的信息。\"
\"我让人查了那几天的港口记录,\"张若兰说,\"正好都是阴雨天,视线不好,很适合偷偷转运货物。\"
思雨在一旁插话:\"会不会是分批运送的军火?\"
\"聪明,\"张若兰赞许地看了她一眼,\"我也是这么想的。那批被我们截获的军火,可能只是整个计划的一小部分。\"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白衣堂的弟子快步走进来,身上的蓑衣还在滴水。
\"张堂主,\"弟子压低声音,\"发现了新的线索。\"
\"说。\"
\"我们在赵府的地窖里找到了一些信件,都是用特殊墨水写的。经过处理后,发现了一些有趣的内容。\"
弟子从怀中取出几封信,张若兰接过来仔细查看。这些信件表面上看是寻常的商业往来,但用药水显现后,却露出了另一层含义。
\"七月十五......\"她喃喃自语,\"原来如此。\"
\"发现什么了?\"沈明轩问。
\"他们在计划一次大规模的行动,\"张若兰的表情变得凝重,\"七月十五是中元节,沿海各地都会举行祭祀活动。趁着这个机会......\"
\"声东击西?\"沈明轩立即明白了她的意思。
张若兰点头:\"而且不止一处。这些信件提到了好几个港口,显然是要同时行动。\"
\"那我们要不要通知官府?\"思雨问。
\"不行,\"张若兰摇头,\"现在还不能打草惊蛇。赵成德虽然死了,但他背后的人显然还在运作。如果打草惊蛇,反而会打乱我们的计划。\"
\"你有什么想法?\"沈明轩问。他很清楚,张若兰出身江湖,在这种局面的处理上往往比官府的手段更加灵活。
\"我准备下一盘棋,\"张若兰眼中闪过一丝精芒,\"既然他们要声东击西,那我们就将计就计。\"
她走到墙边的地图前,指着几个港口:\"这些地方都是他们可能的目标。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让他们以为自己的计划还在正常进行。\"
\"然后呢?\"
\"然后,\"张若兰嘴角露出一丝笑意,\"我们就布下一个更大的局。\"
张若兰取出一张白纸,开始在上面画着什么。沈明轩和思雨凑近一看,只见纸上逐渐浮现出一个复杂的部署图。
\"首先,\"张若兰指着图上的几个标记,\"我们要在这些港口安插眼线。不是普通的探子,而是真正的商人。\"
\"用真正的商人?\"思雨有些不解。
\"没错,\"张若兰解释道,\"白衣堂这些年在各地都有合作的商号。让他们适当增加一些购销活动,既能打探消息,又不会引起怀疑。\"
沈明轩点头:\"确实高明。正常的商业往来最不引人注目。\"
\"但这只是第一步,\"张若兰继续道,\"最关键的是要找到他们的货物中转点。这种大规模的军火,不可能直接运到目的地,一定有临时存放的地方。\"
她从案头取来一份舆图,仔细查看着沿海的地形:\"根据赵成德的账册,这些货物大多是在夜间转运。考虑到船只吃水的深度,能停泊大船又适合夜间活动的地方并不多。\"
\"我知道几个可能的位置,\"思雨突然说,\"上次整理医案的时候,我看到一些走私药材的记录。那些人常用的藏匿点,说不定就能用来储存军火。\"
张若兰眼前一亮:\"对,这些地方都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思雨,你把那些记录找出来。\"
思雨快步去取医案,沈明轩则若有所思:\"不过,光找到储存点还不够。关键是要知道他们究竟要干什么。这批军火如此之多,不可能只是为了普通的走私。\"
\"我也在考虑这个问题,\"张若兰说着,取出一个特制的罗盘,\"你看这个航线图。如果他们真要在中元节行动,必定会选择月色最好的时候。那天正好是满月,潮汐也很适合航行。\"
她在地图上画了几道线:\"从这些港口出发,考虑到风向和洋流,他们最有可能的目标是......\"
\"东洋。\"沈明轩接过话头,\"他们是想把这批军火运到东洋去。\"
\"没错,\"张若兰神色凝重,\"而且根据情报,最近东洋那边确实不太平。多个大名在暗中集结兵力,似乎在筹划什么大动作。\"
\"所以这批军火......\"
\"很可能是要支持某个势力,\"张若兰说,\"一旦让他们得手,不仅会影响东洋局势,对我们的海防也是极大的威胁。\"
就在这时,思雨抱着一摞医案记录回来了。她一边翻找一边说:\"父亲,我记得去年有个吃错药的病人,就是在月浦那边的偏僻渔村发现的。当时记录显示那里地形隐蔽,还有......\"
她的话还没说完,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嘈杂声。张若兰快步走到窗边,只见一个商人打扮的人正在和白衣堂的弟子争执。
\"怎么回事?\"她问。
\"是汪老爷派来的人,\"弟子回报,\"说是有重要消息要当面禀报。\"
张若兰和沈明轩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警惕。上次的事件之后,汪直表面上与白衣堂合作,但究竟是否可信,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让他进来吧,\"张若兰说,\"不过......\"她看了看思雨,\"你先带着医案去内室,我们可能需要仔细查看。\"
思雨虽然年幼,但很懂事地点点头,抱着医案退下了。
那商人进来后直接跪地行礼:\"汪老爷派小的来报信,说是发现了一件怪事。\"
\"说。\"张若兰示意他起身。
\"最近有个叫'福顺号'的商船,经常在夜里出港,\"商人压低声音,\"表面上是运送海货,但船上的人都很陌生,不是本地的水手。\"
\"福顺号......\"张若兰翻开账册,\"这个名字在赵成德的记录里出现过。\"
\"不止如此,\"商人继续道,\"那船每次出港,都会先往南走,绕过一个偏僻的小岛,然后才转向东边。很反常。\"
沈明轩若有所思:\"故意绕远路,是为了避人耳目?还是......\"
\"我明白了,\"张若兰突然说,\"他们是在掩护另一艘船。\"
见两人不解,她解释道:\"福顺号的反常行动是烟幕,真正的军火是由另一艘船运送的。他们利用福顺号引开注意力,好让真正的船只安全通过。\"
\"这么说,我们截获的那批军火......\"
\"可能只是明面上的诱饵,\"张若兰说,\"真正的大宗货物还在暗处运作。\"
商人补充道:\"还有一件事。那福顺号上有个年轻人,据说是倭国商人,但说的却是我们这边的方言。\"
\"会说本地方言的倭国商人?\"沈明轩眉头一皱,\"会不是是......\"
\"通音。\"张若兰接过话头。通音是专门为海外势力传递情报的密探,精通多国语言,往往隐藏在商队中。
\"把福顺号最近的航行时间都记下来,\"她吩咐商人,\"另外,那个年轻人的样貌特征也要详细记录。\"
商人领命而去,张若兰则开始在地图上标注新的位置。
\"你准备怎么办?\"沈明轩问。
\"首先要确认那个小岛的位置,\"张若兰说,\"那里很可能就是他们的中转站。不过......\"她略一沉吟,\"现在还不能打草惊蛇。\"
\"要派人盯着福顺号?\"
\"不,\"张若兰摇头,\"那样太容易被发现。我准备用一个更隐蔽的方法。\"
她取出一封信笺,快速写了几行字:\"这是给宁波白衣堂的密信。让他们找一艘渔船,假装在那片海域打渔。这样最不引人注意。\"
\"要是遇到危险呢?\"
\"所以要找最好的水手,\"张若兰说,\"我记得宁波分堂的赵三,年轻时就是闯海的好手。让他带队最合适。\"
正说着,思雨从内室出来:\"张姨,我找到那条医案了。\"
\"念给我们听听。\"
思雨翻开医案:\"去年七月,有个姓钱的商人误食毒物,是在月浦东边的无名小岛上发现的。当时记载说那岛四面环礁,只有南面一个小港口能停船。岛上有废弃的渔房,经常有商船在那里避风。\"
\"环礁......\"张若兰眼前一亮,\"这就对了!普通商船不会选择这种地方停泊,太危险。但如果是想要躲避耳目,却是个绝佳的藏身处。\"
她在地图上仔细寻找,很快找到了那个小岛的位置:\"难怪要绕路,这里确实是个天然的屏障。\"
\"要不要先派人去查探?\"沈明轩问。
\"不,\"张若兰胸有成竹,\"既然找到了他们的中转站,接下来就要布一个大局。\"
她看向窗外渐渐暗下的天色:\"时间还够,从现在到中元节还有一个月。足够我们布置一张天罗地网。\"
就在这时,外面又传来脚步声。一个白衣堂弟子快步进来:\"张堂主,港口那边来人报信,说是发现了赵成德的一个亲信。\"
\"在哪里发现的?\"张若兰立即问道。
\"在东门外的一家酒楼,\"弟子回报,\"那人叫杨虎,是赵成德的贴身护卫。本来早就该跑了,却偏偏这时候现身。\"
\"有意思,\"张若兰眼中闪过一丝精芒,\"他是在等人?\"
\"很可能。据暗哨回报,他一直在酒楼二楼的雅间里坐着,时不时往外张望。\"
沈明轩插话:\"会不会是个陷阱?\"
\"不管是不是陷阱,都要查个清楚,\"张若兰迅速做出决定,\"你立刻回去,让人继续盯着,但不要轻举妄动。另外......\"
她从袖中取出一块令牌:\"把这个交给醉仙楼的杨寡妇,让她按计划行事。\"
弟子领命而去,思雨好奇地问:\"张姨,杨寡妇是谁?\"
\"一位很厉害的高手,\"张若兰笑道,\"表面上是开酒楼的寡妇,实际上是我们白衣堂的重要成员。\"
她转向沈明轩:\"待会你装扮成商人,去东门外的酒楼打探。杨虎虽然没见过你,但肯定知道你的大名。让他看到你在场,一定会有所反应。\"
\"那你呢?\"
\"我去会会杨寡妇,\"张若兰说,\"她在地头经营多年,对这一带的水性最熟悉。如果要在近海布置,少不了她的帮助。\"
夜色渐浓,雨势却小了许多。张若兰换上一身普通妇人的装束,撑着油纸伞出了门。思雨原本想跟着去,被她拦住:\"你留在这里,如果有人来报信,立刻让人通知我。\"
醉仙楼位于码头附近,是本地最大的酒楼之一。虽然已是深夜,楼中仍然灯火通明,不时传出阵阵笑语声。
\"客官请进,\"门口的小二热情迎接,但在看到张若兰出示的令牌后,立即换上一副谨慎的表情,\"楼上请。\"
二楼的偏厅里,杨寡妇正在品茶。她看上去四十出头,风韵犹存,举止间带着几分豪爽。
\"张堂主大驾光临,有失远迎。\"她起身相迎。
\"杨姐别客气,\"张若兰在她对面坐下,\"这次来是想请你帮个忙。\"
\"但说无妨。\"
张若兰简单说明了情况,杨寡妇听完后沉吟片刻:\"那个无名小岛我知道。确实是个藏身的好地方,而且......\"
她压低声音:\"最近确实有不少生面孔在那片海域活动。我家酒楼的客人中,就有人提起过怪事。\"
\"什么怪事?\"
\"说是夜里经常看见一些小船在岛边游荡,打着渔船的旗号,却不见打渔。还有人说,岛上经常有火光,但靠近了又看不见人。\"
张若兰眼睛一亮:\"果然有问题。杨姐,你在这边经营多年,水上的路道想必很熟?\"
\"那是自然,\"杨寡妇略带得意,\"这十年来,但凡有船只进出,都逃不过我的眼睛。\"
\"那就太好了,\"张若兰说,\"我需要你帮我做几件事......\"
与此同时,东门外的悦来酒楼。沈明轩装扮成一个富商,正在二楼用餐。从他的位置,正好能看见对面雅间里的杨虎。
那是个四十来岁的精壮汉子,一直在焦急地等待着什么人。期间已经喝了好几壶酒,但始终不见预期的人出现。
就在这时,楼下传来一阵骚动。原来是几个酒客喝醉了生事,吆五喝六地闹着要打折。
\"这位爷,\"小二陪着笑脸,\"我们这是正经酒楼,价钱向来公道......\"
\"公道?\"一个醉汉挥舞着酒壶,\"把你们掌柜的叫来!\"
沈明轩注意到,杨虎听到动静后明显紧张起来,频频向楼下张望。但见只是普通的酒客闹事,又略显失望地坐回原位。
\"有意思,\"沈明轩在心里暗笑,\"他在等的人,应该会用类似的方式制造混乱。\"
果然,没过多久,又有一群人闯进酒楼。这次的阵势明显更大,领头的是个虬髯大汉,二话不说就掀翻了几张桌子。
杨虎的反应很快,立即起身下楼,似乎要去看个究竟。但就在他转身的瞬间,沈明轩注意到他悄悄将一个小包袱塞在了窗框的暗槽里。
沈明轩不动声色地继续用餐,同时注意着楼下的动静。果不其然,那场闹事很快就平息了。虬髯大汉一伙人莫名其妙地离开,仿佛从未出现过。
杨虎回到雅间,明显心事重重。他又等了片刻,终于按捺不住,起身结账离去。
等他走后,沈明轩才慢慢踱到那个雅间。窗框的暗槽里,果然藏着一个油纸包裹的小包袱。他小心地取出来,里面是一封信和一块玉佩。
\"事情果然没这么简单,\"他将东西收好,正要离开,突然注意到桌上的茶杯。杯中残留的茶叶,似乎有些不同寻常。
正在这时,楼下又起了骚动。这次是真的有人打起来了,酒楼里乱作一团。趁着混乱,沈明轩悄然离去。
回到济世堂时,张若兰也刚回来。两人交换了各自的发现。
\"玉佩?\"张若兰接过那块温润的白玉,仔细端详,\"这个款式......\"
她突然停住,脸色微变:\"这是东瀛大名家的信物。\"
\"你认得?\"
\"前些年和倭国商人打交道时见过类似的,\"张若兰说,\"每个大名家族都有自己特殊的纹样。这块玉佩上的纹路,应该是九州有名的岛津家。\"
\"岛津家......\"沈明轩若有所思,\"我记得他们一直和明朝有贸易往来。\"
\"没错,但最近情况有变,\"张若兰说,\"据说岛津家在暗中扩充军备,似乎在准备什么大动作。这块玉佩出现在这里,恐怕不是巧合。\"
她打开那封信,却发现是用倭文写的。正要找人翻译,思雨突然说:\"让我看看。\"
\"你懂倭文?\"张若兰有些惊讶。
\"在医案里见过,\"思雨说,\"去年有个倭国商人生病,带来了一本药方,我就跟着学了一些。\"
她仔细看了看信件:\"上面说......七月望夜,会有大批货物到达。让接应的人准备好'冰盒'和'火引'。\"
\"冰盒和火引?\"沈明轩皱眉,\"这是暗语吧。\"
\"肯定是,\"张若兰说,\"我倒是注意到信纸的材质很特别。\"
她将信纸对着灯光,发现纸面有细密的暗纹。这种特制的信纸,在遇到特定药水时会显现隐藏的文字。
\"正好,\"沈明轩从怀中取出那个茶杯,\"你看看这个。\"
张若兰接过茶杯,仔细查看杯中的茶渣:\"这是......\"她的眼神突然凝重起来,\"是'照水香'。\"
\"照水香?\"
\"一种特殊的香料,\"张若兰解释,\"可以让某些隐形的字迹显现。难怪杨虎一直在喝茶,他是在等茶水的温度和浓度都达到合适的程度,好显现信中的秘密。\"
\"可惜让他等了个空,\"沈明轩说,\"不过,这反而给了我们一个机会。\"
张若兰立即明白了他的意思。她取来一盏清水,将茶渣浸泡,然后小心地将信纸放入水中。
果然,纸面上渐渐显现出新的字迹。正要仔细辨认,外面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出事了!\"一个白衣堂弟子闯进来,\"杨虎死了!\"
\"什么?\"张若兰和沈明轩同时一惊。
\"就在刚才,他被人发现倒在东门外的小巷里,\"弟子喘着气说,\"身上有剧毒发作的痕迹。\"
张若兰看了看手中的信,又看看茶杯:\"有人要灭口。\"
\"不对,\"沈明轩突然说,\"你们说,如果杨虎真是来传递消息的,为什么要用这么复杂的方式?直接见面岂不是更安全?\"
\"除非......\"张若兰眼前一亮,\"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在传什么消息。\"
\"没错,\"沈明轩说,\"他只是个棋子。真正的联络人,可能一直在暗中观察。而现在......\"
\"对方已经拿到了想要的东西,\"张若兰接过话头,\"所以杨虎就没有利用价值了。\"
她快步走到窗边,望着渐亮的天色:\"事情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这不仅仅是一起军火走私案,背后牵扯的,恐怕是一个更大的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