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分店筹备与四合院的新波澜
傻柱和娄晓娥的餐厅在当地凭借着独特的风味和优质的服务,稳稳地扎下了根,食客们口口相传,生意愈发红火。两人一合计,分店筹备计划便紧锣密鼓地提上了日程。选址,成了摆在他们面前的第一道难关。
每天忙完餐厅的日常事务,傻柱和娄晓娥就像两只不知疲倦的工蚁,穿梭在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街边那些张贴着店铺转让信息的橱窗,新开发商业区里高高悬挂的招商广告,都能让他们眼前一亮,迫不及待地凑上前去仔细研读。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角落,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巷口,只要有一丝开店的潜力,他们都要去瞧一瞧。
这天,阳光正好,微风轻拂。两人来到一处新建成的商业街区,这里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周边写字楼、商场林立,配套设施十分完善,一看就是个开餐厅的好地方。他们走进一家待租店面,刚推开门,傻柱就忍不住比划起来,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晓娥,你瞧瞧这地儿,空间宽敞得很呐,摆上几十张桌椅都不成问题。不过,我瞅着这租金,怕是便宜不了。” 娄晓娥一边打量着四周,一边微微点头,眉头轻轻皱起:“租金肯定得好好跟房东掰扯掰扯,但是这位置,简直没得说。要是能拿下,咱这分店一准儿能火。”
和房东洽谈的那天,阳光有些刺眼。房东是个精明的中年人,一开口就狮子大开口,租金比他们预期的高出了一大截。傻柱满脸堆笑,神色诚恳地说道:“老板,您看呐,我们是真心实意想租这店面开餐厅。您想想,我们这餐厅一开,到时候南来北往的食客都往这儿跑,这人流量一大,还能不给这街区带来更多的人气?您这租金,是不是能再给我们优惠优惠?” 房东却一脸淡定,不为所动,双手抱在胸前,坚持自己的报价,丝毫没有让步的意思。
娄晓娥在一旁静静地听着,脑子飞速运转。突然,她灵机一动,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说道:“老板,我们也很有诚意长期在这儿经营。要不这样,我们签订一个长期租约,您看在租金上能不能给我们些优惠?这样对您来说,也能有稳定的收入,不用再操心店面出租的事儿。” 房东听了,微微眯起眼睛,沉思片刻,似乎在权衡利弊。经过一番你来我往的讨价还价,双方终于达成了一个都能接受的价格。走出洽谈室时,傻柱和娄晓娥相视一笑,如释重负。
解决了店面问题,紧接着就是人员招聘和培训。招聘那天,餐厅里人头攒动,应聘者们满怀期待地排着队。傻柱亲自坐在面试桌前,目光锐利地打量着每一位应聘者。有个年轻小伙走进来,眼神中透着一股自信。傻柱问道:“小伙子,做宫保鸡丁,你觉得最重要的是什么?” 小伙胸脯一挺,自信满满地回答:“师傅,我觉得火候和调料的搭配最关键。鸡肉得滑嫩,入口即化;花生米得酥脆,嚼起来嘎吱作响;味道得酸甜适中,层次分明。” 傻柱听后,满意地点点头,脸上露出一丝微笑,让他现场做了一道菜。傻柱站在一旁,仔细观察他的每一个动作,从切鸡肉的手法到调料的用量,都不放过。尝过后,傻柱拍了拍小伙的肩膀,说:“行,小伙子,就你了!”
培训期间,厨房成了傻柱的课堂。他手把手地教新员工切菜的手法,一边示范一边耐心讲解:“你们看,这切土豆丝,刀要拿稳,手要灵活,手指微微弯曲,像这样,一下一下,粗细均匀,炒出来才好吃。要是切得粗细不一,那口感可就差远了。” 他还亲自示范颠锅的技巧,锅在他手里上下翻飞,食材在锅中欢快地跳跃,引得新员工们阵阵惊叹。
娄晓娥则在餐厅大厅里培训服务员。她从最基本的微笑服务开始教起,“微笑的时候,要露出八颗牙齿,眼睛里也要带着笑意,让顾客一进门就能感受到我们的热情。” 她还模拟各种顾客投诉的场景,教服务员们如何巧妙应对:“如果顾客说菜上得慢,你们要先道歉,然后说明原因,再给顾客一些小补偿,比如送一份小吃或者饮品。” 服务员们认真地听着,不时做着笔记,还互相练习,力求做到最好。
与此同时,远在国内的四合院这边又起了波澜。最近,街道传来好消息,要对四合院进行改造,改善大家的居住环境。这本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儿,可在改造方案上,大家却各执一词,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刘海中得知消息后,第一个站出来,大声说道:“我觉得啊,应该把院子中间的空地改建成停车位。现在谁家没个自行车、摩托车的,每次回来停车都费劲得很。建个停车位,多方便呐!” 他一边说,一边比划着停车的动作,似乎已经看到了停车位建好后的便利。
阎埠贵却不这么认为,他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慢条斯理地反驳道:“咱们这院子本来就不大,种点花草树木,弄个小花园,一进院子,看着赏心悦目,心情都能好上几分。心情好了,比啥都强。” 他闭上眼睛,一副陶醉的样子,仿佛已经置身于花香四溢的花园之中。
两人为此争论不休,互不相让,还各自拉着其他邻居站队。刘海中拍着胸脯对大家说:“大伙想想,停车多重要啊,每天回来为了找个停车的地儿,浪费多少时间。建停车位,那才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阎埠贵也不甘示弱,继续说道:“停车重要,生活环境就不重要啦?种点花花草草,美化环境,对咱们的身心健康都有好处。”
易中海看着两人吵得面红耳赤,赶忙出来调解:“都别吵了,都别吵了!改造是为了咱大伙好,咱们得心平气和地商量出个都满意的方案。” 于是,大家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有人提出可以一部分空地建停车位,一部分建小花园;也有人说可以轮流使用,白天停车,晚上种花。讨论了半天,各种方案都有支持者和反对者,还是没能达成一致。
就在大家僵持不下的时候,傻柱和娄晓娥回国了。他们刚进四合院,就听说了这件事,立刻参与到讨论中。傻柱沉思片刻,眼睛一亮,说道:“要不这样,咱们把停车位建成可移动的,白天摆出来停车,晚上收起来,空出地方种花。这样既解决了停车问题,又能美化环境,一举两得。” 大家听了,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觉得这个办法好,既满足了大家停车的需求,又能让院子变得更加美丽。
解决了四合院改造的问题,傻柱和娄晓娥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餐厅的筹备工作中。分店开业前夕,意外却突然降临。有竞争对手眼红他们的生意,暗中散布谣言,说傻柱餐厅的菜品不卫生,使用过期食材。这谣言就像一阵妖风,迅速在食客中传开。原本热闹的预订电话变得冷冷清清,一些原本打算来就餐的顾客望而却步,餐厅的预订量明显下降。
傻柱和娄晓娥得知后,气得满脸通红。娄晓娥立刻拨通律师的电话,声音中带着愤怒:“律师,您赶紧帮我们收集证据,起诉这些造谣者!他们太过分了,我们不能让他们得逞。” 傻柱则在餐厅门口张贴告示,用醒目的大字写着:“本餐厅承诺,所有食材新鲜卫生,欢迎广大顾客随时监督。” 他还亲自在餐厅里进行食材展示,把新鲜的蔬菜、肉类一一摆出来,让顾客们看到干净整洁的厨房环境。他站在餐厅门口,逢人就解释:“大伙放心,我们餐厅一直把食材安全和卫生放在首位,那些谣言都是假的。”
经过一番努力,律师收集到了充足的证据,起诉了造谣者。法院最终判决造谣者公开道歉,并赔偿损失。谣言终于被澄清,餐厅的生意逐渐恢复。
分店开业当天,热闹非凡。门口舞龙舞狮,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五颜六色的气球在空中飞舞,彩带随风飘扬,吸引了不少路人驻足观看。顾客们怀着期待的心情纷纷走进餐厅,一进门,就被浓郁的中国文化氛围和诱人的菜香所吸引。他们品尝着美味的中国菜,对餐厅的环境和菜品赞不绝口。
在四合院,改造工程也顺利进行。可移动的停车位和美丽的小花园都建好了,大家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舒适。孩子们在花园里嬉笑玩耍,追逐着蝴蝶;大人们在停车位旁停放车辆,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邻里之间的关系也更加融洽,见面时都热情地打招呼,互相帮忙。
然而,生活总是充满意外。一天,四合院的大门缓缓打开,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身影走了进来。何大清,这个离开多年的人,突然回到了四合院。大家都有些意外,纷纷投来诧异的目光。傻柱看到父亲,心中五味杂陈,那些被父亲抛弃的日子里的委屈、怨恨,一下子涌上心头。
何大清满脸愧疚,脚步有些沉重地走到傻柱面前,嗫嚅着:“柱子,这些年是爹对不起你,我在外面混得不好,四处碰壁,年纪大了,就想回来和你们一起过日子。” 傻柱看着父亲苍老的面容,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头发也变得花白,心中的不满和怨恨顿时少了几分,但多年的隔阂,让他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娄晓娥在一旁看出了傻柱的心思,轻轻拉了拉他的衣角,劝道:“柱子,不管怎么说,他都是你爹,血浓于水,就让他回来吧。” 傻柱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让何大清留了下来。
何大清回来后,努力融入四合院的生活。每天一大早,他就主动拿起扫帚,认真地打扫院子,把每个角落都扫得干干净净。他还经常和邻居们聊天,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试图弥补过去的过错。但他和傻柱之间的关系,还是有些尴尬。傻柱虽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抵触,但也很少和父亲交流,每次见面,只是简单地打个招呼。
一天,何大清看到傻柱在厨房忙碌,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了进去,想帮忙。他拿起一把菜刀,准备切菜,手却有些颤抖。突然,他不小心切到了手指,“哎哟” 一声叫了出来。傻柱连忙放下手中的活儿,几步跑过去查看:“爹,你没事吧?怎么这么不小心。” 看着父亲受伤的手指,鲜血直流,傻柱心中的怨恨渐渐消散。他急忙带着父亲去包扎,一路上不停地叮嘱:“爹,你以后小心点,厨房的事儿,你不熟悉,就别瞎帮忙了。”
从那以后,傻柱和何大清的关系慢慢缓和。傻柱偶尔会和父亲一起坐在院子里,聊聊过去的事儿,也会问问他在外面的经历。四合院的生活依旧充满烟火气,傻柱和娄晓娥的餐厅生意越来越好,分店也在逐步扩张。他们知道,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挑战,但只要一家人团结一心,就没有什么能难倒他们。而四合院的故事,也将在这充满希望和温暖的氛围中,继续书写下去,见证着每一个人的成长与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