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国外分店的开业与四合院的喜事连连
距离第一家傻柱餐厅国外分店开业的日子越来越近,整个筹备团队都像上了发条的机器,运转得一刻不停。傻柱和娄晓娥更是忙得脚不沾地,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眼睛里布满血丝,却依旧神采奕奕,满心都是对分店开业的期待。
在食材采购上,傻柱下足了功夫。为了让外国食客品尝到最正宗的中国味道,傻柱坚持从国内采购部分关键食材,再通过冷链运输到国外。他亲自跑遍了北京城的各大食材供应商,每到一处,都仔细查看食材的品质、新鲜度,和老板们反复议价,力求以最合适的价格拿到最好的食材。像那做烤鸭必不可少的填鸭,他更是一家一家养殖场地去看,走进鸭舍,查看鸭子的生长环境,摸摸鸭子的羽毛,询问饲料的配方,还亲自品尝鸭肉,就怕有一点差池影响了烤鸭的口感。
“老板,您这鸭子可得给我挑最好的,这可是要运到国外去,代表咱中国美食的招牌。咱可不能砸了这招牌,您说是不?” 傻柱一脸诚恳地对养殖场老板说道,眼神里满是坚定。
员工培训同样不是件轻松的事。国外的员工对中国菜的烹饪技巧和服务礼仪知之甚少,傻柱和娄晓娥商量后,安排了国内餐厅的厨师和服务员骨干前往国外,进行手把手的教学。从最基础的握刀姿势、切菜的力度和速度,到复杂的火候掌控、调料的精准配比,再到如何热情周到又不失分寸地服务顾客,每一个细节都被反复打磨。
“切菜的时候,这刀要拿稳,动作要利落,看清楚我示范的动作。手腕发力,这样切出来的菜才均匀,口感才好。” 厨师老王一边示范,一边耐心地对外国员工说道,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而在四合院,棒梗儿的婚礼筹备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秦淮茹和贾张氏这对婆媳,为了婚礼的细节争论得面红耳赤。秦淮茹深知家里经济条件有限,想着婚礼办得简洁大方就行,把钱花在刀刃上,以后小两口过日子也能宽松些。贾张氏却不这么想,在她心里,棒梗儿是她的心头宝,是老贾家的独苗,这婚礼一定要办得热热闹闹、风风光光,不然怎么在街坊邻居面前抬起头。
“妈,咱们还是实际点,婚礼办得太铺张,以后日子还得过呢。棒梗儿和小芳刚结婚,正是需要钱的时候,咱不能把钱都花在这一场婚礼上。” 秦淮茹苦口婆心地劝道。
“不行,我就这一个孙子结婚,怎么能不办得隆重些,不然别人该笑话咱们了。咱老贾家可不能丢这个脸。” 贾张氏脖子一梗,态度十分坚决。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谁也说服不了谁,气氛越来越紧张。最后还是聋老太太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走了过来。
“都别吵了,办婚礼是好事,别因为这点事伤了和气。咱就取个中间,既不铺张浪费,也得把该有的礼数都做到。大家和和气气的,比啥都强。” 聋老太太的话就像定海神针,让两人都冷静了下来。在聋老太太的调解下,两人终于达成了一致。
婚礼的日子越来越近,棒梗儿和小芳手牵着手,穿梭在大街小巷,忙着挑选结婚礼服。他们逛了一家又一家婚纱店,店里的婚纱琳琅满目,看得人眼花缭乱。小芳试了一件又一件婚纱,每穿上一件,都像换了一个人,美得让人移不开眼。棒梗儿则在一旁耐心陪伴,眼睛里满是爱意,时不时给出自己的意见。
“这件婚纱好看是好看,就是裙摆太大了,会不会不方便?我怕走路的时候不小心踩到。” 小芳穿着一件华丽的大裙摆婚纱,在镜子前转了一圈,有些担忧地说道。
“我觉得还好,你穿着特别漂亮,像个公主一样。要是觉得裙摆不方便,咱们可以让裁缝改改。” 棒梗儿笑着回应,眼神里满是宠溺。
就在棒梗儿和小芳沉浸在幸福之中时,四合院又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许大茂最近新买了一辆自行车,那可是他攒了好久的钱才买下来的,宝贝得不得了。每天下班回来,都要把自行车擦得锃亮,还专门找了个角落停好,生怕被别人碰着。
这天,刘海中急匆匆地从外面回来,手里拎着一堆菜,不小心撞到了自行车,把车刮花了一道口子。
“许大茂,实在不好意思,我不是故意的,我赔你钱。” 刘海中一脸愧疚地说道,心里懊恼极了。
“这可不是钱的事儿,我这新车还没骑几天呢,你就给我刮花了,你知道我多心疼吗?” 许大茂一听,脸瞬间就黑了,心疼得直跺脚。
两人为此争论了起来,声音越来越大,你一句我一句,互不相让。易中海和阎埠贵正在院子里下棋,听到争吵声,赶忙过来劝解。
“多大点事儿,都别吵了。刘海中既然说了赔,就按价赔偿,大家都是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别伤了和气。” 易中海放下手里的棋子,严肃地说道。
“是啊,都退一步,别因为这点小事破坏了咱们四合院的和谐。大家都是一家人,有什么不能好好说的。” 阎埠贵也在一旁附和。
在大家的劝解下,许大茂和刘海中终于冷静下来,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商量赔偿的事,最后达成了和解。
国外分店开业当天,傻柱和娄晓娥一大早就赶到现场。餐厅门口张灯结彩,红色的中国结高高挂起,彩色的气球随风飘动,门口还摆放着几盆盛开的鲜花,充满了喜庆的氛围。外国的顾客们早早地就排起了长队,队伍从餐厅门口一直延伸到街道拐角,大家都对这家充满神秘东方色彩的餐厅充满了期待。
随着一阵欢快的音乐响起,傻柱和娄晓娥共同为分店剪彩。傻柱穿着一身笔挺的西装,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我宣布,傻柱餐厅国外第一家分店,正式开业!” 傻柱的声音洪亮而有力,充满了喜悦和自豪,在空气中久久回荡。
顾客们鱼贯而入,餐厅里瞬间热闹起来。服务员们穿着整齐的制服,热情地引导顾客就座,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一道道精心制作的菜品被端上餐桌,浓郁的香气弥漫在整个餐厅。外国顾客们看着这些色香味俱佳的美食,眼睛里满是好奇和惊喜,纷纷拿起筷子,小心翼翼地品尝起来。
“这味道太神奇了,我从来没有吃过这么美味的食物。每一口都像是在舌尖上跳舞,太美妙了。” 一位外国顾客一边吃着宫保鸡丁,一边兴奋地说道,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
“是啊,这家餐厅真的太棒了,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美食的魅力。不仅仅是味道,还有这独特的文化氛围,都让人陶醉。” 另一位顾客也附和道,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与此同时,四合院这边棒梗儿的婚礼也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婚礼当天,四合院被装饰得喜气洋洋,大红的喜字贴满了每一扇门,彩色的彩带随风飘动,院子里还搭起了一个简单的舞台,上面摆满了鲜花。亲朋好友们纷纷前来祝贺,大家有说有笑,整个院子充满了欢声笑语。
棒梗儿穿着笔挺的西装,胸前别着一朵鲜艳的红花,精神抖擞,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小芳穿着洁白的婚纱,头披长长的头纱,宛如仙女下凡,美得让人窒息。两人手牵着手,在众人的祝福声中,缓缓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棒梗儿,以后你可得好好照顾小芳,不能让她受委屈。她是个好姑娘,你要珍惜。” 秦淮茹含着泪,对棒梗儿说道,眼神里满是不舍和担忧。
“妈,您放心吧,我一定会好好对她的。我会努力让她幸福的。” 棒梗儿坚定地回答,紧紧握着小芳的手。
婚礼上,大家纷纷送上祝福。傻柱和娄晓娥也从国外赶了回来,为棒梗儿和小芳送上了最真挚的祝福。
“棒梗儿,恭喜你啊,以后要好好过日子。有什么困难,尽管跟柱子哥说。” 傻柱拍着棒梗儿的肩膀说道,脸上满是欣慰。
“谢谢柱子哥,也祝你们的餐厅越来越好,让中国美食走向全世界。” 棒梗儿笑着回应,眼中充满了感激。
婚礼结束后,四合院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但大家的心中都充满了喜悦和幸福。傻柱的餐厅在国外取得了初步的成功,棒梗儿也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开启了人生新的篇章。
然而,生活总是充满了各种意想不到的挑战。就在傻柱和娄晓娥准备进一步拓展国外市场时,他们收到了一些负面评价。有顾客反映,部分菜品的改良让它们失去了原本的特色,虽然迎合了当地口味,但却少了中国美食的灵魂。还有顾客提出,餐厅的服务虽然热情,但在一些细节上还不够专业,比如对菜品的介绍不够详细,不能让顾客更好地了解菜品背后的文化和故事。
傻柱和娄晓娥看到这些评价后,陷入了沉思。他们知道,要想让餐厅在国际市场上长久立足,还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于是,他们再次召集员工,商讨改进方案。
“我们不能只追求迎合当地口味,而失去了自己的特色。我们要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 傻柱皱着眉头,对员工们说道,眼神里透露出坚定和决心。
“对,服务方面也要加强培训,让顾客不仅能品尝到美味的食物,还能感受到我们专业的服务。我们可以准备一些详细的菜品介绍资料,或者安排专人给顾客讲解。” 娄晓娥也补充道,认真地看着每一位员工。
在四合院,随着棒梗儿和小芳的婚后生活开始,新的问题也逐渐浮现。小芳和秦淮茹、贾张氏在生活习惯上存在一些差异,偶尔会产生一些小摩擦。
“妈,我觉得咱们做饭可以少放点油,这样更健康。现在都提倡健康饮食呢。” 小芳委婉地对秦淮茹说道,脸上带着一丝微笑。
“这可不行,少了油,菜哪有味道啊。我们老贾家做饭一直都是这样,吃了这么多年也没啥问题。” 秦淮茹笑着回应,但语气中也透露出一丝坚持。
这些小摩擦虽然不大,但如果不及时解决,也可能会影响家庭的和谐。于是,棒梗儿充当起了和事佬,在中间调解。
“妈,小芳也是为了大家的健康着想,咱们可以慢慢调整。现在时代不同了,饮食观念也得跟着变变。小芳,我妈做了一辈子饭,一下子改可能不太习惯,咱们多体谅体谅。以后咱们可以一起研究一些新的菜谱,既健康又美味。” 棒梗儿耐心地说道,一手拉着妈妈,一手拉着媳妇。
在棒梗儿的调解下,小芳和秦淮茹、贾张氏的关系逐渐融洽。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时,欢声笑语不断,温馨而幸福。
傻柱和娄晓娥在解决餐厅问题的同时,也关注着四合院的变化。他们知道,无论是餐厅的发展,还是四合院的生活,都充满了挑战和机遇。但只要大家团结一心,相互支持,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四合院的故事,也将在这充满烟火气的生活中,继续书写着新的篇章,见证着每一个人的成长和幸福。